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19日 · 1876. 白髮為老年人的尊榮 「學習」能讓你活更久、預防失智. 平均每三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面對超高齡化社會來臨,應積極看待,並預防長輩可能會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圖/shutterstock) 話題時事. 字級大小: 若有天,一個人再也無法勝任熟悉事務,甚至忘了如何「自理生活」,該怎麼辦呢? 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統計,2017年 平均每三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Dementia) ,高齡化社會來臨,失智症患者也隨之增加,預估明(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屆時失智症盛行率恐呈現倍增趨勢,「預防失智」實值得你我高度重視! 了解失智症之意義所在.

  2. 2024年5月6日 · 我們如何去關懷有飲食相關困擾的人? 王建玫分享,以暴食症狀舉例,當事人可能吃完飯後,會迅速洗手間一段時間,回來時因催吐而眼角帶淚,或雖然吃很多,但身形卻沒有太大改變等,若發現這樣的弟兄姊妹,她建議 第一步是「 等候 」。

    • 自我覺察:「覺察自己的內在衝突」是重要的第一步。王仁邦說:「要回到個人的心裡去認識自己,哪些是真實的你?哪些是干擾的雜音?哪些又是防衛機制?」然而,有時當局者迷,身邊的人或許會比我們更早發現問題,因而 虛心評估他人對自己的提醒,也是一項好的學習。
    • 把握動機:人發現問題後,要能進入解決問題的過程,最重要的就是「擁有動機」;王仁邦說:「你有動機,才會開始想要處理這個問題,才會去想:我要用什麼方式、重整自己的身心靈?」
    • 設定界限:設定自己與他人之間的界限,避免被侵犯,也將有助於減少心理不一致的現象。王仁邦建議,如果自己是很難說「不」的人,可以 先找出在立界線時所感到困難的人與事件,並依據難易程度,給予1-10分的標號。
    • 專注所好:王仁邦說:「回到個人所感興趣的事,投入活動本身不是為了別人而活,不是為了什麼目的、取悅什麼人、或是想要展現自己『完美的一面』…而是單單為你所喜歡、感興趣的活動,然後藉此回到自己的心裡反省、覺察。」
  3. 2023年1月18日 · 還有一種情況是,病人返家後,沒有固定上藥、改善生活習慣,導致傷口復發。. 上述兩種比喻是教會內常見的狀況,單做醫治或釋放,都無法真正脫離罪的轄制,需要兩者同步進行,並且做好得釋放後的信仰建造工作(讀經禱告、參與聚會等)。. 因此 ...

    • 因「救恩」而得的喜樂。基督徒終極的喜樂原因,是因為有「永恆的歸宿」,是安全、安穩的地方、已為我們預備好的家鄉,更是值得嚮往的地方,那裡有產業正在等候我們。
    • 靠神而得的喜樂。詩篇16:8-9說,「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因他在我右邊,我便不致搖動。因此,我的心歡喜,我的靈快樂;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神本身是喜樂的來源,若與神對齊、活在祂的當中,祂大能的膀臂保護我們,還有什麼好擔憂的呢?
    • 與肢體相交,一同服事的喜樂。約翰一書1:3-4說,「我們將所看見、所聽見的傳給你們,使你們與我們相交。我們乃是與父並他兒子耶穌基督相交的。我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使你們的喜樂充足。」
    • 領人歸主的喜樂。路加福音15章用失羊、失錢和浪子回頭三個故事,比喻神對失喪者的心意;三個故事皆以「喜樂」結尾,因此領人歸主是值得快樂的事。耶穌說,天使為罪人悔改歡呼;天父和天使正在察看且非常關心這件事,我們豈不也該關心?
  4. 1.做自潔禱告. 聖潔才能帶出能力: 求主光照我有什麼不潔思想、情緒、行為,立刻認罪、棄罪、離罪,且為著服事事先作禁食、爭戰、得勝等等的禱告,要謹慎自守、儆醒行事。 2.善用羔羊寶血. 求主寶血潔淨、保護及遮蓋自己與家人 ,且服事前後需作息合宜,使身、心、靈、力量充沛。 (避免危險或突發奇想、心血來潮的行動及過分勞累的事。 3.與聖靈同行. 在服事與生活中, 訓練對聖靈的敏銳度,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這是場「屬靈爭戰」 ,務要儆醒禱告,但不需慌張嚴肅,讓自己保有一顆親切溫和的心來面對服事及弟兄姊妹。 4.宣告「主的掌權和主導」 穿戴屬靈的全副軍裝:救恩的頭盔、公義護心境、真理的帶子、平安福音鞋、信德的籐牌、聖靈的寶劍。 (以弗所書6:11-18)

  5. 2022年11月25日 · 大. 取得國內外2個神學院博士學位,40歲進入全職服事的洪季興牧師,多年來,進入醫院投身關懷癌末、安寧病者,陪伴病人和全家走過生命末期。 面對每一個都不容易的難關,他常自問:「若是耶穌會怎麼做? 洪季興分享,無論任何宗教信仰, 排解家庭糾紛 是主要工作,盼使病者得以安寧。 因深知, 做在一個最小的弟兄身上,就是做在主耶穌的身上! 高中麻吉同學說:「來,我們教會圖書館,一起讀書! 在升學壓力下,洪季興跟著同學到教會圖書館讀書,進而參與小組團契,非常喜愛詩歌。 然家族傳統信仰下,父母一再叮囑學業重要,不可信教。 大學時期,參觀長老教會的馬偕醫生醫務館,他深受感動,尤其,看見西方宣教士的榜樣,並常有屬靈長輩關心、代禱與扶持,成為洪季興的獻身關鍵——他,決志信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