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係為一種強調教師專業成長的形成性評鑑,係為了讓教師了解自己教學之優缺點及原因,並從不斷的自我了解與省思中,獲得專業成長及提升教學品質(教育部,2009)。 由此可知,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歷程中,教師不僅是「受評者」,而是「研究者」、「行動者」與「學習者」之角色,藉由不斷的專業學習與成長,以促進教師專業知能的發展。 教師評鑑方式聚焦在教師自我評鑑與同儕評鑑(顏國樑,2003),自我評鑑是教師評鑑中最普遍的方式,且就其教師運用評鑑工具,就自己的專業知識及表現與信念上,搜集整理資料且進行反思。 在同儕評鑑上主張以教師同儕為評鑑者,透過教學觀察與回饋,就其教學表現與資料進行專業對話,進而彼此學習與支持(張德銳,2008 )。

  2.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係以教師專業發展為目的形成性教師評鑑。. 本文從實踐本位教師學習的觀點,檢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實施問題,並從教師、學校、教育行政機關等三方面,建議未來實施方向。. 亦即,在教師方面,宜本諸多元開放的態度,善用自評進行教學省思 ...

  3.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目的在於協助教師專業成長、增進教師專業素養、提升教學品質,以強化學生學習成效。 依據本部補助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要點的規定,各校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方式,分為教師自我評鑑(自評)與校內評鑑(他評),由評鑑推動小組安排評鑑人員進行定期或不定期評鑑。 評鑑時則得採多元途徑辦理,包括:教學觀察、教學檔案、晤談教師及蒐集學生或家長對教學的反應等;而其中晤談教師及蒐集學生或家長對教學的反應,可經由問卷或訪談等方式完成。 這些評鑑方式與途徑都是基於尊重教師專業及學校自主之精神,所以規畫多元的評鑑及回饋作業,以達成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追求攜手合作、專業成長之意旨,並落實本部提升教育品質之政策目標。

  4. 一、教師專業發展經費的整合與現況. 教育部為協助教師專業發展,增進教師專業素養,提升教學品質,以增進學生學習成效,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以下簡稱師藝司)自2006年開始實施《教育部補助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要點》,評鑑內容包括課程設計與教學 ...

  5. 一、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意 教師專業發 展(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係指教師在 教學期間,主動積極參與提升專業的學習活動,也是教師自我反思 的成長歷程(呂錘卿,2000)。教師專業發展不僅能提升教師個人專

  6. 其他人也問了

  7.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內涵在於,企圖瞭解教師教學績效及特色,提供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辦理教師相關研習活動或教育改革之參考,協助教師發現教學的困難與問題,與教師共同謀求可行的改進之策略方案,提升教學品質,激勵教師教學成效,強化自我成長,以創造優質的 ...

  8.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主要精神有六:1.以教師專業發展為主軸;2. 鼓勵學校申請試辦, 教師自願參加;3.引領學校行政走向教學領導以及學校本位視導與評鑑;4.鼓勵教師以自我省思及同儕專業互動為成長手段;5. 以教學和班級經營為主要成長內涵;6.期待學生的學習表現和成效能獲得有效提升。 而本研究所稱之「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即指教育部目前為協助教師專業成長, 增進教師專業素養,提升教學品質, 增進學生學習成果,所推行辦理之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計畫。 ( 二) 本研究所指之「 現況」, 為各學員就近從臺中市( 14 所)、 彰化縣(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