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2日 · 市面上正式測量 EQ 的方法很少是免費的,《情商 2.0》(Emotional Intelligence 2.0作者情緒智商測驗機構 TalentSmart 共同創辦人特拉維斯.布拉德貝里(Travis Bradberry)分析了自家機構中,數百萬受試者的數據,歸納出 11 種低 EQ 的人可能會有的

    • 學不會,是因為我不夠聰明? 遇到做不好、學不會的事,「不夠聰明」「智力有限」往往成為理由,但其實這只是你不想更努力的藉口。 智力不變的迷思起源於智商測驗(IQ),它的發明者阿佛烈.比奈(Alfred Binet)表示,智商測驗不是衡量先天智能,而是測量目前的學術能力,它無法測量創造力和情緒智商(EQ)。
    • 學得慢,是因為我們只開發 10% 腦力? 使用 10% 腦力的說法,是一種迷思。 《腦力全開》指出,科學家在研究受創腦部時發現,不論從是什麼活動,我們頭腦的全部都會作用,即使睡覺也一樣。 另一個常見迷思是,長久不使用一部分的大腦,就會看到大區域的頭腦退化,但實際上,除非發生腦部疾病,否則並未看到這種現象。
    • 努力讀書、學習新知識,一定會進步? 我們都聽過「知識就是力量」,然而這句話的來源原文是:「知識的目的是力量;使用定理是為了架構問題;最後,所有的推測是在執行某個行動或要做的事。」 它的意思是, 知識很重要,但「執行」,才能使知識具有力量。 《一讀一行》作者柳根瑢以自己為例,讀了很多勵志書,生活卻沒有改變,直到發覺自己根本沒有照著做,才強迫自己讀一本書要改變一個習慣。
    • 有些人就是天賦異稟,學習比一般人更快、更輕鬆? 截拳道創始人李小龍以獨門武術寸勁無敵於世,沒人會否認他是一代宗師、武學奇才。 但研究他的成長背景,會發現李小龍生於舊金山,他拜師詠春拳大師葉問時,常被中國徒弟嘲笑;讀私立學校時,因為黃皮膚而遭受歧視;在美國開班授課時,又受當地華人脅迫,武功不能傳給非華人。
    • 總是很著急?很難想像原來焦慮是件好事,但其實認為精神病學家 傑瑞米.柯普蘭(Jeremy Coplan),大部分的廣泛性焦慮疾患(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者,他們的智商也比一般人要來得高,這些對於「未來、未知」容易感到緊張的人,其實能夠考慮到更多細節。
    • 從小就有閱讀習慣?在2014年英國愛丁堡大學 的早期發展研究中心(TED),曾發表一篇針對近2000對雙胞胎做的「早期閱讀」研究,結果發現雙胞胎中較早開始培養閱讀習慣的孩子,在語言推理、智能跟解決問題能力上,表現得比他的兄弟姊妹來得傑出。
    • 是個左撇子!每年8月13日是世界左撇子日,美國《時代周刊》甚至曾經盤點了世界10大左撇子名人,比方美國前總統貝瑞克.歐巴馬(Barack Obama)、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或是藝術大師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 從小就學習音樂?有大量的研究佐證「音樂訓練可以提高語言與執行能力」,關鍵在於學習音樂(或樂器)需要高度專注跟自我控制力。在心理學家西爾萬.莫雷諾(Sylvain Moreno)曾進行 一項研究,他找來48位4到6歲的兒童,他將這群孩子分成兩組,分別學習電腦視覺藝術與音樂知識課程,兩組同樣維持每天一小時、每週五天,為期四周的課程訓練。
  2. 2024年5月6日 · 了解自己的心智功能,但 MBTI 測驗結果與「能力」無關 「MBTI 只能測你的心智傾向,評量不出智商、能力好壞,以及價值觀。

    • 情緒意識。這是一種感知情緒的能力,你可以訓練自己了解自我的感受,以及這些感受生成的原因,從中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情緒意識最容易培養,比如,留意自己生活周遭的事件,在沮喪的時候特別留意造成沮喪的情緒根源,慢慢釐清理解自己在哪個時候需要依賴他人,自己堅持的價值觀和目標是什麼。
    • 情緒管理。能在壓力之下保持情緒穩定,並迅速的恢復。像是沮喪或憤怒時,認知到情緒,平靜的處理一時情緒,配合環境繼續完成手頭工作,不影響任務。
    • 適應力。針對環境的變化,你可以變換自己的情緒去適應挑戰,不怕變動快速的環境。
    • 成就感。追求工作上的卓越表現,很重視正面回饋,讓成就感成為進步的動力。
  3. 2013年6月18日 ·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一個人的智慧並非恆常固定,我們會變得多聰明,與我們的處境息息相關。 事實上,你能夠決定自己要變得多聰明。 公司雜誌(Inc.)網站的專欄作家潔西卡‧斯蒂爾曼(Jessica Stillman表示不管你曾做過的IQ測驗結果是高分或低分你都能透過以下方法讓自己變得更聰明。 1.處境讓我們變聰明. 可能是生理或心理的情境,例如健康的生理狀況讓我們頭腦清楚、我們藉由長期模仿學習來形塑自己的行為;在心理壓力較大的情況下,我們會激發出更多的潛能、更高的注意力與更好的成就。 2.信念讓我們變聰明. 史丹佛的心理學家認為,人的心理狀態有兩種形式:固定型與成長型。

  4. 2023年1月9日 · 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常務理事朱建平指出,MBTI 測驗結果適用在團隊發展成員會發現A 類型性格的人,有可能跟 B 類型性格的思考方式完全不同,需要彼此理解。 「這是了解對方大致上的特徵、傾向的工具。 」朱建平說,MBTI 16 型人格測驗是一種分類關鍵是用來自我提醒每個人都是差異化的獨立個體遇到問題時不要每次都以自己為中心出發。 同時他也建議, 這套系統「不適合」用在招募上。 如果招聘前先做這個評量,應試者很容易展現「傾向性」,例如應徵業務員,就描述自己是外向性格,反而會失焦。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