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1年2月23日 · 其中位於桃園觀音的大潭藻礁是全球少數僅存的現生淺海藻礁至少歷時5000至7500年才得以形成豐富生態養育近百種生物包括保育類的柴山多杯孔珊瑚綠蠵龜台灣白海豚等獲國際保育組織Mission Blue列為東亞第一個生態希望熱點中油三接選在桃園外海 環團控藻礁被判死刑影片因網路問題無法播放。...

  3. 珍貴的大潭藻礁生態. 桃園大潭藻礁是全台規模最大且最完整的礁體根據環團資料至少有7600年歷史才能生長到如此壯闊的面積在生態結構上藻礁擁有更綿密的多孔性結構提供了魚蝦好的生長環境蟹類豐富度甚至高於墾丁國家公園的潮間帶同時也是候鳥的食物補給站大潭藻礁的地質特殊形成不易且生物多樣性高也在2019年被國際知名海洋保育團體Mission Blue列入保存獨特生態系統希望熱點。 對於藻礁而言,海岸建設、工業廢水污染和淤砂掩埋,都會影響生長,也會影響到此棲息的生物,進而影響整個生態系,若中油興建新的天然氣接收站,勢必會破壞目前的藻礁景觀。 被污染的藻礁。 /圖片來源:珍愛桃園藻礁. 能源VS生態的取捨.

  4. 文章專區. 2017-09-01 全球稀有的大面積藻礁地形桃園藻礁生態特性與保育 573 期. Author 作者 劉靜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副研究員。 藻礁 生態保育. 聽到藻礁我們會聯想到礁岩上長滿了藻類但是如果這些藻類不鈣化的話其實並不會造礁因此真正的藻礁是指可以鈣化的石灰藻經年累月堆積形成的礁體。 可鈣化的石灰藻在海洋裡面並不罕見,但是現生由可鈣化的石灰藻建造成大面積藻礁地形,在全世界就相當稀少。 臺灣的東南海岸有著蜿蜒的珊瑚礁地形,而臺灣的西岸,一般的認知就是綿延的沙丘交錯河口的泥灘地,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態系。 然而在臺灣的西北海岸,同樣有著發達的沙丘地形,卻連結者藻礁海岸,這是一個奇特的生態系,混合有著沙灘和礁岸兩種截然不同的生物群聚。

  5. 2021年11月18日 ·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副研究員劉靜榆 指出藻礁的生長條件及生態系有其獨特性學者在此紀錄到一級保育類動物柴山多杯孔珊瑚紅肉ㄚ髻鮫以及白海豚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多位學者曾指出因工業污染填海造陸海岸人工化所造成的棲地破壞已使得近75%桃園藻礁生態消失呼籲 政府應迅速將目前僅存白玉連接大潭到新屋這段健康的藻礁公告為國家級的自然遺產。 中研院研究員陳昭倫 指出 ,要保留生態功能,唯一的方法就是立即停止三接興建工程,並將4公里內的水體與礁體劃設為海洋保護區。 公投反方主張. 對於保護藻礁的回應,2021年鄭文燦於臉書 發文 :「2015年,我要求農業局委託中央大學進行藻礁調查,中央大學報告結論並未建議將大潭海岸劃設為自然保留區。

  6. 2021年12月14日 · 以魚類甲殼類為食的裸胸鯙」,在大潭藻礁生態系裡似乎真的不怕餓肚子因為這裡除了沙蝦草蝦還有兇猛酋婦蟹」、「細足鈍額蟹」、「日本岩瓷蟹」、「薄誓岩瓷蟹」、「鈍齒短槳蟹……多種蟹類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在與科學家學生志工到大潭藻礁採樣時留下紀錄白天能看見蜑螺珠螺阿拉伯寶螺等無脊椎動物不停穿梭。 」入夜後,大潭藻礁展現完全不同的生態樣貌:「凶猛酋婦蟹,有著紅白相間的眼睛 與暗紅色的背甲,在露出水面的藻礁體間穿梭,數量之多,宛如廚房流理台上爬行的蟑螂一樣。 有的嘴裡叼著魚、有的啃食著新鮮透抽、更有大隻酋婦蟹拖著小隻的,上演親族相殘戲碼。 」而生物能吃飽,人就不挨餓。

  7. 桃園沿岸長達27公里的藻礁保育與開發在中油公司於大潭村興建第三天燃氣接收站港口環評案逐漸成為了各方爭議的熱點除了環團質疑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與實際開發量體落差與各項程序問題之外其中一個最大的爭議是對於欲被開發成工業港的大潭藻礁是否生態仍是完好生物多樣性仍高以及利用移地復育的方式進行開發之後藻礁的保育與復育可能性。 因此,基於釐清爭議,主管藻礁保育業務的農委會於5月26日邀請多位學者一起現勘大潭藻礁的生態與多樣性,但是在一番辯論之後,農委會副主委還是宣布仍具爭議性,擇日再開專家會議會勘。 而6月5日環保署環差專案會議亦是在「大潭藻礁生態不良,生物多樣性低,可以移地復育」的爭議之中,吵吵結束,擇日再開。 然而,事實是否真的是如此呢?

  8. 2022年4月3日 · 大潭藻礁是桃園沿岸的一處生態伊甸園每到傍晚這片看似平凡的礁岩就會變得生機勃勃並吸引大量魚類甲殼類與無脊椎動物前來有別於一般由珊瑚蟲形成的珊瑚礁大潭藻礁是以殼狀珊瑚藻為主要的造礁生物經由其體內鈣化作用沉積碳酸鈣所建造之生物礁體目前估計已有有超過7600年的歷史。 每年3至4月是殼狀珊瑚藻生長最旺盛的時候,那時原本烏黑的礁岩就會轉為紅通通一片。 藻礁的多孔結構是許多海洋生物的完美棲地,包括最近發現的柴山多杯孔珊瑚( Polycyathus chaishanensis )。 這裡同時也是多種裸胸鯙、螃蟹,殼狀珊瑚藻和綠蠵龜的重要棲地。 此外,這裡更可能是數種鯊魚的重要孵育場,其中包括 瀕臨絕種的紅肉丫髻鮫( Sphyrna lewin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