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line. twitter. 內容提供/ 《鄉間小路》 文、圖片提供/ 曾威. 下課鐘聲響起,校園內充滿朝氣的笑鬧聲,學生們帶著畫本、跨過水溝,坐在田邊寫生,一旁便是林聖和黃麗惠攜手打造的「御圃有機農. 場」。 「校長辦公室就在那裡。 」林聖指著溫室旁的一棟建築物,開玩笑地說:「校長都會看我們有沒有認真工作。 享受刺激到腳踏實地,轉折的從農之路. 林聖從農前,原本在家族的豬肉冷凍食品工廠工作,下班後則化身為期貨高手,享受刺激的金錢遊戲,還曾得過證券公司全國年度期貨操盤比賽獎金。 但高風險產品的錢賺得快,去得也快。 黃麗惠笑著分享先生的「輝煌」戰績,「有一次睡前還有400萬,醒來剩不到4萬塊。 林聖也說:「那時候我在大公司當主管,收入不錯,但賺的錢全賠在期貨市場裡了。

    • 不只生態,更要「經營」永續
    • 模式化管理提高生產效益
    • 精修細節,讓員工更輕鬆
    • 團隊合作,創造同心文化
    • 聯絡資訊

    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時生的團隊成員如曾楞瑄、張展偉2位幹部都早已是老班底,過去10多年來與李惟裕在各有機農場間學習,包括曾是全國最大的有機農場「巨農」、八八風災後由鴻海集團斥資5億興建的「永齡農場」等。也曾一起飛到中國成都,管理過500公頃的大型農場,可說經驗豐富。 2年多前,他們再到官田開疆闢土,後來張智濠、葉孟達、林聖儒等青農,則藉由農民學院平臺,陸續加入見習。一段時間後,時生的青農們進一步以申請「百大青農」作為組織團隊的動機,操作農場組織經營,並就近請李惟裕擔任陪伴師。 從農場會議室的大面窗望去,數十棵欖仁樹圍繞一座明鏡般的埤塘,映出農場中的豐富生機;副場長曾楞瑄更為多數動物都取了名字,言談中盡是對這片土地的熱愛。李惟裕說明,「時生永續農場」的名字來自《論語》陽貨篇:「四時行焉,百物生...

    以永續經營為目標後,面對國外大農進逼,團隊也開始思考自身定位,認為唯有提高品質和良率,才有競爭力。相較於以往經手的大規模農場,李惟裕表示時生的規模較小,也沒有豐厚資金,但團隊卻能由過去經驗累積、濃縮的成果,致力於用有效率的方式,達到「週年生產、穩定供貨」。 時生的生產效率體現在精簡的人力安排上——生產部分,農場青農幹部共6人,各自負責田間生產、包裝後處理、銷售及排程等,加上田間操作人員約5人,便能撐起全年200噸的產量。要做到這種成果,李惟裕指出,靠的是長期採用的模式化管理。 自李惟裕經營第1座有機農場以來,便讓農場的所有狀況都「有跡可循」,包括投入成本、人力績效,作物預估產量及實際產量等,皆以圖、表記錄追蹤,方便各部門精準掌握產量、規劃生產期程。 團隊中負責採後處理的林聖儒,就讀嘉義大學園...

    根據既有經驗,隨時針對田間現狀精修工作流程,則是時生團隊的另一個特色。林聖儒指出,相較於一般農場員工照指令走的受僱者心態,時生的幹部們被鼓勵針對現有SOP及問題,提出更有效率的解方。大到動輒影響數百斤產量的種植、採收流程,小到一趟路該一次拿完多少東西,都在檢討範圍內。 訂出合理的職務安排,除了能提高工作效率,更能提升員工對工作的成就感及認同感。這點,擔任作物生產管理組長的張智濠感觸最深。來到時生前,張智濠在庇護農場帶領身心障礙者進行田間生產,但後來遇到瓶頸;雖然花錢買了農藥肥料,生產成效卻有限,更讓他過意不去的,是自己不知道怎麼針對田間需求,做出有意義的工作分配。 「講難聽一點是在浪費他們的時間、消耗人力。」張智濠說,無論是誰,老是被指派做沒成效的工作,也會厭煩、沮喪,但他相信每個人都有適合...

    從時生的運作模式也可發現,專業分工、團隊合作是讓一切得以運作的根本。相較於臺灣眾多青農各自投入農業戰場,時生的青農皆表示不打算自己創業,主要原因是,在長期經營的考量下,他們看不見單打獨鬥的未來。 張展偉認為,獨自奮鬥的成本太高、利潤太低;而林聖儒就過去觀察,指出多數家族企業式的小農場,限於人力無法擴張規模,利潤幾乎沒有增加的可能,甚至會隨成本增高而下降。他認為,唯有藉由團隊合作,讓每人專注於所長,才能創造整體最高效益。 李惟裕也指出,像時生這些沒有家族資源的農業學徒,必須「打團體戰」,整合彼此能力,共同運作一個農場,才能達到效果。他也建議青農們腰要夠軟,放下各自為政的自傲,傾聽團隊成員間的建議,以獲取最大利益。 相較於眾多小農在供貨上的不穩定性,通路商普遍傾向較有規模的生產者,團隊模式也因此...

    時生永續農場 營業時間:平日08:00~17:00 電話:06-579-3147 地址:臺南市官田區南廍里118鄉道1.2公里處 (本文轉載自《鄉間小路》2017年8月號,Vol.43 幕後花絮) 1. 標籤 2. 百大青農 3. 有機 4. 臺南 5. 驗證 6. 永續經營 7. 青出於農 8. 官田 9. 時生永續農場 1. facebook 2. line 3. twitter

  2. 20240315. 以牛角製作「配方」是生機互動農法最為人所知的作法之一,然而配方對生機互動農法也僅是「藥引」角色,並非萬靈丹。 文.圖/孫承萱(三元生活實踐社共同創辦人、北海道心泉自然學校) 成長於都市,喜愛人學與靈性科學的獨特觀點,將BD農法的學習視為生命的志業,熱愛與人工作,目前正透過農場的開創與耕耘一步步實踐生活的藝術。 編按:生機互動農法(Biodynamic agriculture, 簡稱BD農法),是工業革命後最早有意識實行的有機農法之一,創始至今年恰滿百年,倡導運用牛糞製作堆肥以及牛角配方來農作。 臺灣很受歡迎的自然酒,不乏生機互動農法葡萄園的作品,也買得到BD農法品牌德米特認證的蔬果汁、咖啡、橄欖油等。

  3. 由台灣養蜂協會主辦的「全國國產龍眼蜂蜜評鑑」今年恢復辦理,評鑑成績今(9)日揭曉,今年全臺總計有119名專業蜂農報名龍眼蜜評鑑,其中包括何文當、黃丞璽等12名蜂農的龍眼蜜獲得「特等獎」榮耀,另外有95位蜂農的龍眼蜜獲「頭等獎」。 去年因暖冬龍眼樹不開花,蜂農無蜜可收,造成「全國國產龍眼蜂蜜評鑑」停辦,今年龍眼樹開花恢復正常,但中南部盛花期遇到降雨,且到4月中旬仍有強烈大陸冷氣團南下,低溫致使龍眼花泌蜜量不足,龍眼蜜依然歉收,產量只有常年的3成左右。 今年龍眼蜜評鑑總計有119名蜂農報名,相較前年224名參與,即減少約一半。 龍眼蜜評鑑分為兩階段,第1階段「初評」以儀器檢測蜂蜜品質,第2階段邀請蜂蜜專家學者15人擔任評審委員,進行色香味品評。

  4. 去年開始首先採用i-plants來管理玉米生產的鮮綠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熊亞萍表示,旗下玉米生產總面積有500多公頃,總共100多位農民,為了使用i-plants系統,全部都有配備平板,不只能提早做好病蟲害管理,還可以去溯源土壤的狀況,達到農企業管理農產品的品質。 熊亞萍說明,i-plants能連通農試所的土壤資料庫,檢視公司合作的每一塊農地。 「如果它這塊地就是不適合種玉米,我們就會勸農民轉種別的作物。 」另外,透過i-plants,也可以通知農民多久之後要採收,讓農民可以提早準備。 透過i-plants管理系統,產銷兩端都能清楚看到生產作物的土地資料跟種植日期。 提升消費端食農教育,不再只是看紙筆數字.

  5. 第1次試種,謝晉遠嘗試在露天環境種植草莓,但不幸遇上霸王級寒流及連續降雨等天災,產量與期望值相去甚遠,讓他深刻體認到,要提高產值與品質,除了栽培技術,還需要搭配設施以降低生產風險。 產季結束後,謝晉遠便申請經費準備搭建草莓溫室,並規劃自動化給水及肥料系統以管控植株生長,同時達到省工目的。 由於當初選種的桃園4號易長出畸形果,堅持品質與規格的謝晉遠便在第2年改種蘋果草莓與新品種水蜜桃草莓。 其中,水蜜桃草莓淡粉紅色的外表,以及帶有水蜜桃的香味與口感,讓它一上市就立刻成為熱銷商品;蘋果草莓的甜度與香氣雖不如市面上常見的桃園4號與桃園1號(豐香),但病蟲害較少也容易照顧。

  6. 全國農業金庫正式開業於2005年5月26日,除了建構農業金融體系,也輔導、協助農會和漁會信用部事業發展,辦理農、林、漁、牧融資及穩定農業金融。 業務方面,包括金融服務、專案貸款及農業貸款;其中,青年從農創業貸款屬於政策性專案農貸,提供給全國農漁牧18歲以上至45歲以下的青農,只要符合表格內容一項(表一),即可申請。 一般青農最高貸款額度為500萬元,周轉金最高貸款額度為100萬元,百大青農最高貸款額度為1,000萬元,周轉金最高貸款額度為200萬元。 一般青農貸款的年利率多次調降,從2012年10月1.5%,截至2018年4月已調降至0.79%。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