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1年4月25日 · 天下雜誌461期. 發布時間:2011-04-25. 瀏覽數:29857. 後ECFA時期,MIT(Made in Taiwan)正當紅。 國際品牌開始與台灣廠商,攜手打造MIT產品,反攻國際市場。 今年五月黛安芬一款訴求穿了體溫會降一二七涼感內衣」,在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和上海五國同步上市。 這款藍、綠、黑等單一色系內衣不太像黛安芬一向性感、流行的風格,卻是黛安芬突破性十足的產品,因為每件內衣上都可看Materials come from Taiwan(原料來自台灣)的標籤。 「這是黛安芬全球有史以來第一次,」台灣黛安芬總經理康翔泰口中的第一次是,全球黛安芬一向採總部設計,區域生產中心制,這款內衣卻是頭一次由單一分公司主導設計,全程在地生產,反銷到其他國家。

  2. 2011年4月25日 · 四十年前華歌爾黛安芬兩大品牌包辦台灣內衣市場九 %,但這比率逐年縮水愈來愈多人進來分食市場台灣黛安芬總經理康翔泰指出十月開始台灣內衣市場將會再增一個競爭者日本平價服飾品牌Uniqlo優衣庫)。 台灣的變化,也是世界的變化,純做內衣的新競爭者之外,GAP、Uniqlo、ZARA等成衣業者也加入內衣市場的競爭。 競爭生態改變之外,消費習性、銷售對象、通路、成長動能的來源,統統都變了。 面對變遷,老牌內衣業者黛安芬和華歌爾的態度,有遲疑,有改變。 一、習性變了:服貼舒適vs.流行時尚. 京都河原町針對年輕族群開設的OPA購物中心,華歌爾旗下低價品牌Peach John專櫃,粉紅色系、小花、圓點狀的內衣,一件只要台幣幾百元,吸引不少打扮時尚的年輕女性駐足。

  3. 2011年4月25日 · 亞洲重舒適歐美重流行,」台灣優質內衣聯盟理事長陳信逢一語點出華歌爾在台灣長期穩居內衣龍頭地位的關鍵台灣內衣市場由華歌爾與黛安芬集團旗下品牌二分天下瓜分超過七成市場其中華歌爾更勝一籌市佔率高出黛安芬七個百分點 ...

  4. 2010年9月22日 · 這棟華爾街日報稱做內衣蓋的大樓主人華歌爾社長塚本能交極其低調甚少公開露面。《天下雜誌歷經半年交涉成為日本以外第一家深入內衣王國採訪的亞洲媒體德國的黛安芬是全球內衣市場的龍頭

  5. 2011年4月13日 · 在台灣從來沒有賣過一件女性內衣農家子弟出身的王文宗卻在大陸自創內衣品牌歐迪芬」,創下一年狂銷三百萬套內衣佳績是什麼樣的產品創新讓一件動輒兩千元台幣的內衣能在對岸熱賣? 文. 江逸之. 天下雜誌397期. 發布時間:2011-04-13. 瀏覽數:30803. 北京市最高檔的新光天地百貨公司二樓,在佔地百餘坪的女性內衣專區,十多個國際品牌激烈廝殺。 其中,歐迪芬總是門庭若市,專櫃小姐不斷地為客人介紹內衣,動輒一件近兩千元台幣的內衣,客人毫不手軟地買上好幾件。 「歐迪芬在中高價女性內衣市場很強勢,」新光天地副總經理甘添信觀察。 在北京、天津的華北地區,歐迪芬已是第一大品牌,打敗了華歌爾、黛安芬等國際知名品牌。

  6. 2011年4月19日 · 主導這項零加班改革政策的關鍵人物就是日本黛安芬社長吉越浩一郎根據日本財經雜誌Voice報導黛安芬是一八八六年成立於德國的女性內衣品牌一九六四年在東京成立日本分公司吉越浩一郎在一九八六年剛加入日本黛安芬時公司整體業績表現很差當時德國總公司派來的董事長一年至少駐紮日本三個月以上以密切關注經營情況。 然而,吉越浩一郎於一九九二年就任社長之後,情況開始改觀。 在吉越的領導下,日本黛安芬不僅從虧損躍升到連續十八季業績成長,營收甚至是德國總公司的兩倍。 德籍董事長駐日的時間愈來愈短,如今一年只需到日本視察幾天即可。 從「晨間會議」開始. 吉越浩一郎的企業管理改革成效,使他入選《日本經濟新聞》所評選的「二 四年平成百大企業家」。

  7. 2015年10月13日 · 更重要的是,這些台南布料不只是拿獎,還開發了全球最頂尖的客戶──從耳熟能詳的露露檸檬(Lululemon)、UA(Under Armour),到Burberry、Coach、Ralph Lauren、Tommy Hilfiger 、Zara母集團印地紡(Inditex)的高檔品牌Massimo Dutti甚至連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祕密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