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7日 · 1. 頻尿: 常常會感到口渴導致飲水量增多,加上胎兒壓迫膀胱,導致孕婦感到頻尿,上廁所次數增加。 2. 口渴和口乾: 血糖升高以后,身體會反射性要求補充水分,以稀釋血糖濃度,因此會常感到口渴及口乾。 3. 食量增加: 懷孕期間食量的增加是正常的現象,但某些妊娠糖尿病患者異常的飢餓感和食慾增加,可能與血糖有關。 4. 疲勞感: 血糖導致能量無法有效利用,一些孕婦可能會感到持續的疲勞和虛弱感。 5. 肢體麻木或刺痛: 血糖可能影響神經系統,導致肢體麻木、刺痛或像針刺一樣的感覺。 6. 視力模糊: 血糖可能影響眼部組織,導致暫時的視力模糊。 三、妊娠糖尿病,要注意高風險族群! 妊娠糖尿病的症狀可能很輕微,孕婦不好判斷。

    • Babylike
  2. 2024年4月15日 · 性早熟是指小小年紀就出現第二性徵,邱巧凡醫師指出,性早熟定義為女孩8歲前出現乳房發育或長出陰毛,10歲前初經來潮;男孩在9歲前出現睪丸長大、陰莖長大、長陰毛等,發生率女孩明顯高於男孩。

  3. 2021年3月24日 · 醫師分享乳癌治療策略. 照護線上 更新於 2021-03-24. 看留言討論.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提到癌症的時候,大家經常會以「癌症第幾期」來思考嚴重程度,但是隨著醫學進步,我們對於癌症特性已有更新的認識。 澄清醫院乳房醫學中心葉大成醫療長指出,根據現在較新的觀念,我們不該把「乳癌」一概而論,需要進一步深入到分子醫學的層級,找出讓乳癌快速生長的關鍵,再依據癌細胞不同的受體、特性,做出適當的分類。 精準治療,對抗乳癌. 乳癌患者接受切片檢查後,醫師可從病理報告中了解患者乳癌細胞的重要特性,包括雌激素受體(ER)、黃體激素受體(PR)、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癌症生長指數(Ki-67)等,並根據這些特性來區分乳癌的亞型。 不同乳癌亞型的惡性度不同,治療策略也不同。

  4. 2019年1月19日 · 癌症中的「原位癌」,定義零期的癌症,其惡性程度低,通常經過適當的治療,90%以上是能被治癒的,因此在某些癌症險中是除外不賠的。 癌症險最常見的理賠糾紛為癌症的併發症,因為有的保單理賠侷限於癌症本身,所以要注意保單條款中是否有將併發症納入理賠範圍內。 推薦閱讀:保險有買沒有懂? 搞懂三重點不當冤大頭. 罹癌後不必再繳保費. 確定罹癌後,緊接著是一連串治療,為了得到適當的休養,很可能會暫停工作而沒有收入,為了避免繳不出保費使保單失效的情況發生,挑選具有「癌症豁免」條款的癌症險,於罹癌後即可不用繳納保費,依然享有保障! 有的癌症險若是沒有此條款,建議另外購買豁免附約,加強保障。 推薦閱讀:超實用! 五招擊破實支實付醫療險,理賠免煩惱. 初次罹癌理賠金要.

  5. 2022年6月13日 · 台大雲林分院婦幼中心副主任蔡政憲,最近在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舉辦的兒童感染心冠肺炎重症研討會中分享到一個案例,這名6歲男童在5/21開始發燒,出現畏寒、嘔吐、眼睛上吊、用力咬舌及兩手、身體僵硬的情況,父母趕緊在晚上11點時將孩子送醫,當時孩子已經休克,情況相當危急。 蔡政憲表示,男童過去健康狀態良好,只有過敏性鼻炎及氣喘,並沒有長期使用藥物,但也沒有注射過疫苗,經過檢查後,醫師發現男童除了左下肺發炎外,還有急性腦水腫,顱內壓持續升高,同時必須仰賴呼吸器,更出現危及的猛爆性肝炎,醫師緊急為男童進行「洗肝」,經過一週的治療之後,孩子終於在8天睜開眼睛,還可以哭著找爸爸媽媽,算是脫離了險境。 作者\黃軒醫師.

  6. 2020年8月6日 · 根據研究,胎兒患有染色體片段缺失/重複發生在高齡產婦和非高齡產婦的機率幾乎完全相同,都高達1/1000以上的風險,但一般非高齡孕婦都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和寶寶面臨的風險,所以反而更容易意外生出帶有染色體片段缺失異常的寶寶。 根據美國醫學遺傳學暨基因體學會 (ACMG; 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 在2016年發表的臨床建議,有不少常見的特定染色體缺失/重複已能透過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進行篩檢。 現在有許多關注胎兒健康的孕婦(無論高齡與否),都會選擇以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NIFTY PLUS或 NIFTY PRO),做為產前篩檢的主要檢查項目,為寶寶的健康做最完整的把關。 更多健康資訊,請上《 華人健康網 》

  7. 2019年3月29日 · 俗稱 「漸凍人」 ,為台灣僅次於海洋性貧血之第二帶因率之自體隱性遺傳疾病,世界各國的發生率約為1/10000 ,亦即台灣每年出生的新生兒當中約有 25 個就有一位罹患此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