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依據《憲法》、《憲法增修條文》及《 國防法 》規定,中華民國總統為中華民國之 國家元首 ,對外代表中華民國;中華民國總統同時也是 三軍統帥 ,行使統帥權統率全國 陸 、 海 、 空軍 ,並得依《憲法》規定行使締結條約及 宣戰 、 媾和 之權 [註 16] [50 ...

  2. 6 天前 · 參見: 中華民國國家元首. 蔣中正(左三)於南京就任為第一任中華民國總統. 1947年( 民國 36年)12月25日, 中國 在 第二次國共內戰 期間正式「 行憲 」, 國民政府 依《 中華民國憲法 》(通稱《憲法》)規定改組為 中華民國政府 、中華民國總統一職取代 ...

  3. 2024年5月30日 · 儘管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已於南京成立,然而位於 北京 的 大清政府 仍繼續存在,並以時任 內閣總理大臣 袁世凱 及其 北洋軍 為主力持續與革命黨人對抗 [4] :27–29 [6] :346 ;南京臨時政府與袁進行 議和 ,在多次談判後,袁同意支持革命黨,以換取大總統之位 [4] :28–29 [5] :1–23 。 1月20日,南京臨時政府向清政府提出《 清室優待條件 》 [5] :12 ;1月22日,孫發表聲明,只要袁世凱贊成溥儀退位,自己即行辭職,讓位於袁 [4] :29–30 [5] :12–13 ;袁得此承諾,遂加緊逼迫清帝退位。

  4. 其他人也問了

  5. 此次選舉為中華民國史上第一次和平 政黨輪替 ,政權由 中國國民黨 和平地移轉給 民主進步黨 。 此次選舉後, 陳水扁 成為中華民國行憲後首位非 中國國民黨 籍的國家元首。 此次選舉後, 呂秀蓮 成為中華民國首位女性副總統,與行憲後首位非 中國國民黨 籍的副總統。 此次選舉為中華民國史上首次當選人未取得絕對多數的一次總統直選,當選之「陳呂配」僅獲得39.3%的得票率。 此次選舉後,以 中國國民黨 與 民主進步黨 為主體的 兩黨政治 已大致底定。 宋楚瑜 因參選而退出 中國國民黨 ; 許信良 因參選而退出 民主進步黨 ; 朱惠良 因參選而退出 新黨 。 此次選舉後, 宋楚瑜 另外疇組 親民黨 。 此次選舉後,前總統 李登輝 成為中華民國第一位依照 憲法 規定之連任任期限制任滿後卸任的總統

    • 國民大會間接選舉得票率概況
    • 參見
    • 外部連結
    第一任選舉時,依照此時期之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當選票數須達國民大會代表總額(3,045)之半數。如投票未有人過此門坎,則在後次投票時票數較多者當選。
    第二任選舉時,因許多國民大會代表未隨中華民國政府遷台,達到總額(3,045)之半數的當選票數十分困難,故本次選舉皆舉行第二次投票以票數較多者當選。
    第二任選舉後將失聯之國民大會代表公告解職,使代表總數減少而容易達到半數得票門坎,不需要舉行二次投票。第三任至第八任總統及副總統選舉皆為中國國民黨候選人同額競選。
    中央選舉委員會資料庫網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菜市場政治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2003年11月1日 · 民主進步黨 (英語: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縮寫 DPP ),簡稱 民進黨 ,是 中華民國 主要 政黨 之一,也是中華民國目前的 執政黨 , 立法院 第二大黨。 成立於1986年9月28日,由 黨外運動 各團體於《 臺灣省戒嚴令 》與 黨禁 解除前整合而成。 2000年總統選舉 後首度執政,實現 臺灣歷史 及 中華民國歷史 上首次 政黨輪替 ;唯當時 朝小野大 ,未能掌握立法院過半席次及 監察院 監察委員人事案。 2016年總統選舉 後再度執政,同時在 立委選舉 取得過半席次,首度達成該黨同時掌握行政權和立法權的「 完全執政 」格局,並順利通過考試、監察兩院委員人事案 [a] 。

  7. 1988年1月,時為中華民國副總統的 李登輝 因 蔣經國 逝世而繼任中華民國總統兼 中國國民黨主席 後, 蔣中正家族 執政時代正式結束,本土 臺灣人 首次出任中華民國的 國家元首 ,臺灣社會要求政治 民主化 呼聲日益高漲。. 1990年3月,已經42年未改選的 第一屆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