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 天前 · 氣象署分析,目前熱帶太平洋東部海溫持續下降,反聖嬰現象有發展的趨勢,根據歷史統計資料顯示,聖嬰發展年台灣的夏季可能更加炎熱,颱風生成位置則較靠近台灣;針對未來一季展望,經檢視該署及各國數值模式預報結果,預估今年7至9月台灣氣溫偏高 ...

  2. 2024年6月3日 · 反聖嬰現象是指熱帶太平洋的大片海洋表面溫度下降,此外還有風、雨和大氣壓力的變化。在許多地區,特別是在熱帶地區,反聖嬰現象會帶來與聖嬰現象相反的氣候影響,聖嬰現象會使海洋表面升溫,導致世界某些地區出現乾旱,並在其他地方引發大雨。

  3. 2024年4月22日 · 台灣大學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今(22日)在臉書粉專《 林老師氣象站 》發文指出,美國國家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4月研究指出,聖嬰現象的訊號已近尾聲,非常有可能會在今年的4至6月轉為中性狀態,而發生的機率超過80%。 林得恩續稱,反聖嬰現象隨後將再度接手,預測評估今年6至8月形成的機率再提升為60%,9至11月發生的可能性也從原先的77%再提升至82%,「整體來看,聖嬰肇生的機率愈來愈大。 他也說明反聖嬰現象對台灣天氣的可能影響:「根據過去歷史事件的統計分析,反聖嬰現象肇生時,當年臺灣夏天及隔年春雨的降雨量都會減少,秋季在東北部及東部的降雨量也會增多,冬天到隔年春季氣溫會比較低。 另一方面,西北太平洋颱風生成數量會減少,但一旦生成後,通常都會比較靠近台灣。 延伸閱讀.

  4. 2 天前 · 反聖嬰現象 氣象署:夏季更加炎熱,颱風正常至偏少.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 (113)年至目前為止,西北太平洋僅有2個颱風生成,較氣候平均值 4.3 個少,依據過去統計資料,西北太平洋6至12月約會有21至25個颱風生成,鄰近台灣颱風個數平均約 ...

  5. 2024年2月9日 · 聖嬰現象天氣模式在亞洲造成乾熱天氣,並使美洲部分地區降雨高於平常水準。 氣象預報中心每月預報顯示,反聖嬰現象在6月到8月之間形成的機率為55%。 惠譽解決方案(Fitch Solutions)研究部門BMI大宗商品分析主管周德里(Sabrin Chowdhury)說:「反聖嬰現象恐影響美國小麥及玉米的產量,以及拉丁美洲大豆和玉米的產量,包括巴西。 印度氣象局(India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一名官員則說:「反聖嬰現象的形成有利於印度雨季。 一般而言,季風會在反聖嬰年期間帶來豐沛雨量。 全球最大稻米出口國印度去年由於雨季降雨減少,限制這項主要作物出口。 全球小麥第2大出口國澳洲的小麥產量同樣遭受打擊,東南亞棕櫚油種植園和稻田的降雨也低於正常水準。

  6. 2024年2月16日 · 反聖嬰下半年恐反撲 氣象專家曝影響:夏天降雨會減少. (圖/翻攝自Facebook/林老師氣象站). [周刊王CTWANT] 聖嬰現象的訊號近期雖然已接近尾聲,但氣象專家林得恩指出,今年下半年反聖嬰有再反撲的跡象,反聖嬰現象發生時,當年夏天及隔年春雨的 ...

  7. 2024年6月11日 · 氣象專家賈新興分析,中國南方進入降雨好發期,聖嬰現象減弱中,預估9月至11月有超過5成的機率轉為反聖嬰現象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