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軍在洛陽附近的衡水打了一個大勝仗,收復了洛陽和鄭(今河南鄭州)、汴(今河南開封)等州,叛軍頭領薛嵩、張忠志等紛紛投降。

  2.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作於廣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天,那時杜甫52歲。 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軍在洛陽附近的衡水打了一個大勝仗,叛軍頭領薛嵩、張忠志等紛紛投降。

  3.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詩人 杜甫 的作品。. 此詩作於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春。. 當年正月 史朝義 自縊, 安史之亂 結束。. 杜甫聽到這訊息,不禁驚喜欲狂,手舞足蹈,衝口唱出這首 七律 。. 詩的前半部分寫初聞喜訊的驚喜;後半 ...

  4. 2021年11月25日 ·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賞析 - 每日頭條. 2021-11-25 由 浪翻雲ws 發表于 文化.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 劍外忽傳收薊北, 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 漫捲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 便下襄陽向洛陽。 這首詩作於唐代宗廣德元年 (763)春天。 詩篇抒寫了詩人忽聞叛亂已平的捷報,急於奔回家鄉的喜悅。 寶應元年 (762)冬季,唐軍收復了洛陽和鄭、汴等州,廣德元年 (763)正月,史朝義兵敗自殺,其部將紛紛投降,綿延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亂將告結束。 此時杜甫正流寓梓州,消息傳來,詩人喜極而揮墨,寫下了這篇「平生第一首快詩」。 開篇「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兩句,真切地寫出了詩人那種喜出望外、樂極而悲的情態。

  5. 同年十月,收復了洛陽及河陽城,史朝義往北逃,卻眾叛親離,手下紛紛降唐;到廣德元年,終於被殺,唐軍收復河北。 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至此終於平息。

  6.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賞析. 賞析一. 杜在這首下自註:“余田園在東京。 ”詩的主題是抒寫忽聞叛亂已平的捷報,急於奔回老家的喜悅。 “劍外忽傳收薊北”,起勢迅猛,恰切地表現了捷報的突然。

  7.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作於廣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天,那時杜甫52歲。 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軍在洛陽附近的衡水打了一個大勝仗,收復了洛陽和鄭(今河南鄭州)、汴(今河南開封)等州,叛軍頭領薛嵩、張忠志等紛紛投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