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21日 · 本篇文章目錄. 第一類型:銀行金融類. 第二類型:公共事業類. 第三類型:民生食品類. 台灣有些投資人很喜歡存股,特別是能穩定配發現金股利的股票,長期持續買進,並將所領的股利也繼續投入,以求達到複利的效果,而常見的長期存股標的可以分為以下3類: 延伸閱讀: 你真的懂什麼叫「投資自己」嗎? 快學會「3大習慣」讓你愈花愈有錢. 第一類型:銀行金融類. 因為金融股「大到不能倒」,當銀行或保險公司經營不善時,政府幾乎都會介入,尋找其他銀行或保險公司接手,因為大型金融企業一旦破產倒閉,影響的可是數十萬人的資產。 難道存股就只要公司不會倒閉就好嗎? 當然不是,如果只要公司不會倒閉,股票不要變壁紙,那不要買股票就好了。

  2. 2024年3月19日 · 1. 原來很多人不清楚什麼是ETF. ETF是指數型基金,被動的追蹤某個指數,而這個指數是由指數公司事先編列好的,用什麼條件篩選該買哪些股票,而權重(哪支股票該買多少)該如何決定等等,在發行前都已經寫在指數規則裡了,之後經理人的操作就只能按照這規則來做。 所以他跟一般共同基金,經理人有主動權調整部位是很不一樣的。 ETF有沒有上漲的潛力,就勢必去看看他買了哪些成分股有沒有潛力,而不是憑直覺「 才剛上市應該會漲一波 」這種太過簡化的邏輯。 2. 對高股息ETF的錯誤期待. 高股息ETF的重點,應該擺放在可以配發高股息。 你藉由投資ETF,領取相對比較高的股息。 重點不應該擺放在賺取爆發力的資本利得。

  3. 2024年1月22日 · 美國總統選舉議題貫穿全年,美中關係從競合到對抗牽動台灣政經環境;而美元指數牽動新興市場資金流向,聯準會降息可期但要看實際經濟數據變化。 投資策略上,外資依美股表現增減持台灣科技股,彰顯台灣具備的科技島、半導體島特性,成長動能與景氣變化比企業絕對獲利數字重要。

  4. 2023年2月5日 · 對傳統式存股的投資人來說,比起股價的漲跌,他更關心能不能收到更多的股利(投資人當然也希望股票能夠持續上漲),能持有越多的股票,每年就能配更多的股票股利,如同包租公有更多的房子,他就能夠收到更多的房租。

  5. 2024年6月7日 · 「月營收報表」會在每月10日前,公布上個月的營收狀況;季報是3個月公布1次,當季的報表在5月、8月、11月的15日前;年報則是1年1次、在隔年的3月31日前公布。 最近很多人投資美國股票,而美股財報與台股財報不同的地方是,美股沒有月報,只有季報和年報而已。 剛才提到重要的是做比較,「月營收」數字大多是和前一個月的營收數字比較,或和前一年的同時期做比較。 譬如現在是11月底,你應該已經知道這家公司10月的營收了,所以你可以和上個月9月的營收數字做比較,或和去年同期,也就是去年10月的營收做比較。 為什麼要這樣比較呢? 與上個月比較,當然就是看有沒有成長,雖然營收高不表示獲利高,但總是一個希望可以持續成長的收入指標。 那為什麼要與去年同期相比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