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不論原來的疾病是良性還是惡性,大部分做過胃部手術的人都適應得不錯,對日常生活、飲食並無太大的影響;但也有不少病人,卻免不了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後遺症,導致日常生活、飲食的不適與不便。 這一些胃部手術後可能造成的後遺症,我們統稱為「胃術後症候群」,或是「胃切除後症候群」。 「胃術後症候群」的成因很多,主要有:胃容積變小,進食時胃部弛張不良,進食後胃部肌肉收縮不良,幽門的機能被破壞等等。 不同的術式、不同的成因,所可能造成的症狀不盡相同;所以「胃術後症候群」這個大群組裡,還包括了許多不同的「症候群」。 ...
      www.mmh.org.tw/know_health_view.php?docid=111
  1. 其他人也問了

  2. 胃切除手術後4種可能的後遺症. 胃切除手術後遺症1傾食症候群. 胃是儲存食物的倉庫胃切除手術後儲藏功能變小食物會快速進入十二指腸在進食510分鐘後容易出現頭暈冒冷汗噁心嘔吐或心悸等症狀或是進食不久後感覺肚子痛想要拉肚子稱為傾食症候群胃切除手術後遺症2消化差腹瀉. 胃原本的功能是利用胃部分泌的鹽酸、消化酵素等,將吃進去的食物分解成黏稠狀,利於消化吸收,胃切除後,胃能裝的體積變小(甚至全胃切除)、分解食物的功能變差,患者容易有消化差、脹氣及腹瀉的狀況。 胃切除手術後遺症3:貧血. 胃會分泌一種特殊的蛋白質,醫學名稱叫 內在因子 ,主要功能是協助人體吸收維生素B12及生成紅血球,因此如果缺乏內在因子,容易引起惡性貧血。

  3. 在胃切除手術後按照其切割的大小患者的全部胃或部分胃會被移除這將造成胃的食物容納量相繼減少肚子也更快覺得飽並可能會引發腸胃症狀這是因為食物可以直接到達消化道不再停留在胃中此病症被稱為胃傾倒症候群本文將剖析胃切除手術

  4. 這一些胃部手術後可能造成的後遺症我們統稱為胃術後症候群」,或是胃切除後症候群」。. 「胃術後症候群的成因很多主要有胃容積變小進食時胃部弛張不良進食後胃部肌肉收縮不良幽門的機能被破壞等等。. 不同的術式、不同的成因,所 ...

  5. 2024年3月19日 · 傾倒症候群通常在接受胃部份切除或全切除手術後出現其症狀包括上腹部疼痛心悸噁心等持續約20-60分鐘。 飲食原則上以高蛋白低醣為主,選擇易消化的食材,以少量多餐的方式進食,進食時應避免喝水或湯,飯前、飯後需休息,並保持正確的坐姿,細嚼慢嚥。 進食時不喝水或湯,水份需進餐前、後1小時或兩餐中間飲用,進餐後可平躺維持20-30分鐘,以延緩胃排空。 一、什麼是傾倒症候群. 當胃因疾病需接受部分切除或全切除手術後,或行減重手術者,術後進食時,因食物快速進入胃腸系統,腸道無法迅速處理,且體內血糖值快速的變化,傾倒症候群就有可能產生。 發生時間約在進食後30分鐘內,症狀會有持續性上腹部疼痛、心悸、噁心、眩暈、冒冷汗、飽脹感及無力症狀,持續約20-60分鐘。 二、避免傾倒症候群方法.

  6. 胃部手術後容易導致的營養相關併發症與營養照護簡介如下傾食症候群 (Dumping Syndrome)是一種複雜的生理反應在小腸近端因受到大量食物或液體的刺激而引發之症候群此症狀可能發生在全胃或部分胃切除手術及幽門成形術後發生率從部份胃切除約5%至全胃切除術後可高達40%依症狀發生與進食時間的間隔可分為三期: 初期:進食後10~20分鐘,患者感覺腹脹及噁心。 此期可能是因為食物或液體進入小腸,小腸擴張後而引起,尤其是攝取高濃度的食物,水分更易由循環系統滲到小腸中,此時 產生心跳加速、虛弱、眩暈、盜汗,需要坐下或躺下休息。 中期:進食後20~60分鐘,病人有腹部氣脹、腹絞痛、腹瀉等症狀。 這些症狀可能是因為醣類及其他食物吸收不良,在腸道中發酵而引起。

  7. 傾食症候群手術後病人攝食高糖類食物快速進入小腸造成進食後約3060分鐘出現上腹部不適腹部脹痛噁心嘔吐腹瀉等腸胃道不適的症狀稱之為傾食症候群。 因此手術後初期嚴禁醣類食物,如甜食及含糖飲料,爾後可隨病人接受程度,逐漸增加醣類的攝取;而選擇高蛋白、適量脂肪、低醣的食物,可採用少量多餐的方式,以減輕胃部的負荷,並增加營養的吸收率。 為了減緩胃排空速率,進餐時,可採半坐臥的姿勢,餐後向左側平躺三十分鐘;液體食物如湯或飲料宜在餐後一小時或兩餐間飲用。 2. 脂肪痢: 接受胃空腸吻合術的病人大約10%會有脂肪痢的狀況,可能是因胃切除後,迷走神經破壞或因胃空腸吻合術使胃內容物直接進入空腸,致膽汁及胰液的分泌減少,直接影響脂肪消化而造成脂肪痢。

  8. 2020年4月20日 · 胃全部或部分切除後要怎麼吃? 胃癌病友經過治療,如果出現一些常見的副作用,處理方式如下: 腹脹. 放慢進食速度、細嚼慢嚥,避免一次吃進過量的食物。 若有脹氣情形,宜先避開易產氣的食物(如:豆類、麵包、十字花科蔬菜及碳酸飲料〉。 餐後進行和緩的運動或走動,促進腸道蠕動。 傾食症候群. 以少量多餐方式進食,建議1天6-8餐。 食物質地以溫度適中、固態且乾性食物為主。 進餐時避免喝水、湯或飲料,可在兩餐問或餐後1小時補充水。 餐後採側臥或斜躺的姿勢,能夠延緩食物進入腸道的時間,有助症狀減輕。 避免飲用濃縮性甜食或飲料。 少喝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飲料、濃茶以及刺激性食物。 貧血. 缺乏維生素B12的惡性貧血,可依照醫師建議,口服或注射維生素B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