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臺中市 林之助紀念館 相關

    廣告
  2. 立即預訂可慳更多,Agoda®一直保證最低價! 我們全天候為你提供協助,出走都唔會注定一人! ...

    • 香港

      超值酒店,神秘優惠

      先訂後付,節省更多!

    • 先訂後付

      Agoda.com最低價格保證

      火速預訂,免費取消!

搜尋結果

  1. 20210901. 千元鈔背面左下角的植物,經曾彥學鑑定發表為新種「塔塔加薊」;這些珍貴植物可能有賴方舟計畫保護,曾彥學也希望國人多認識國內原生植物。 圖片提供/曾彥學. 臺灣土地面積3萬多平方公里,有逾5千種維管束植物,單位面積擁有的植物種類比日本、菲律賓高。 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所長曾彥學表示,環境改變造成物種消失,目前有五分之一植物亟待「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搶救,明年將在全臺建置6個保育場域,除了保種,透過展示區設置讓國人認識臺灣珍貴植物。

  2. 臺灣森林物種多樣性高但並未獲得善用林務局107年底委託中興大學盤點臺灣森林中具有園藝景觀蜜源及保健等潛力的各類植物並在國有林區內採種育苗希望透過推廣種植臺灣原生的森林植物以減少使用外來種植物做為景觀或園藝植物的機會 ...

  3. 20230915. 「112年林業及自然保育有功表揚大會」明(16)日登場,表揚15位有功人士,並頒給3個團體推動野生動物生命教育楷模獎。 圖為官田水雉,此次獲得表揚的邱彩綢及黃瑞彰皆曾參與其保育工作。 (豐年社資料照,攝影/林青峰) 素有綠色奧斯卡之稱的112年林業及自然保育有功表揚大會16日登場有維護森林資源與國土生態推動野生動物保育及維護生物多樣性臺灣林業永續的重要推手等共計15位有功人士。 並頒發推動野生動物生命教育楷模獎,感謝為生態保育認真付出的3個團隊。 農業部次長杜文珍、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署長林華慶將對有功人士及團體致敬。 科技偵查成打擊盜伐利器 檜木也能比對DNA.

  4. 臺北植物園裡的腊葉館興建於1924年是全臺灣最古老的植物標本館整建後今天重新開放除了展出前人一路從竹簍到登山背包的採集裝備演進史還有許多珍貴的標本鎮館之寶包括臺灣植物學之父早田文藏以Taiwania命名的臺灣杉模式標本讓臺灣二字走上國際舞台堪稱腊葉館裡的翠玉白菜植物園也特別重塑了早田文藏及另一位重要的植物採集者佛里神父雕像即日起開放民眾參觀。 臺灣首座植物標本專門建築. 腊有乾燥的意思,植物腊葉後才能成為標本,早期日本統治時代,臺灣的腊葉標本都收藏在臺灣博物館,卻在20世紀一場大火中遭摧毀,1924年日本人在植物園裡西側,另蓋一棟腊葉館,臺灣從此有了專門儲藏腊葉標本的建築。

  5. 第九屆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頒獎典禮。 (圖片提供/水保局提供) 農廢再生,實現永續梨想. 不起眼的樹幹枝條也能成為精品賣到國外104年時參與水保局大專生洄游農村計畫徐振捷和夥伴林羿維在臺中市后里高接梨產區社區深蹲當時正值採收期後農民焚燒農棄物時的黑煙令他們轉念思考有沒有對環境更友善的做法。 於是,以梨樹廢棄枝幹為素材,造型獨特、渾然天成的梨煙筆在他們的巧思與創意下誕生,不僅發展梨煙品牌、成立「梨理人工作室」,更拿下臺中市10大伴手禮第1名肯定,打開行銷知名度,之後展開一連串農棄物收集與運用的實踐與行動。 「以設計讓梨樹廢棄物再生只是手段,我們真正期待改變的是農村長久以來處理農棄的習慣,希望實現永續共好。

  6. 林務局自2019年4月施行林業多元輔導方案、推動林下經濟以來,已陸續開放段木香菇、木耳、森林蜂產品、臺灣金線連及臺灣山茶等品項,在一般林業用地及所有保安林地栽培經營。 在維繫森林生態與森林覆蓋的前提下,林務局再度開放林下經濟新增馬藍及天仙果。 林下經濟可栽培作物品項迄今共7項。 馬藍Strobilanthes cusia)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大菁、山藍,但並非「臺灣馬藍」(Strobilanthes formosanus Moore),是臺灣早期出口的重要經濟作物之一,近年在地方文創推廣下,傳統藍染工藝再度興盛,運用藍染製作衣帽服飾、購物袋、圍巾等各類文創商品,受到社會大眾喜愛,因此全臺各地又興起種植與利用的熱潮。

  7. 農委會將於明年農曆年前頒獎表揚。 農委會輔導處副處長陳怡任今(21)日表示,神農獎評選考量區域及產業的衡平性,農產、漁產、畜牧業各產業均有得主,對產業貢獻度是評選委員重視的項目,鄉鎮市區或農會推薦報名,完成資格審查、評選,推薦至直轄市、縣市政府,經過地方政府評選後再推薦至農委會各區農業改良場,各區農業改良場評選再推薦20位候選人到農委會,由農委會完成全國評選作業。 輔導處表示,縣市政府總計推薦57位名單到各區農業改良場,改良場再從中評選出20位神農獎及模範農民的候選人,農委會的評選委員會由副主委、業務單位主管及外聘學者專家(各農學院院長)組成,依據「致力農業產銷技術創新及對農業與農村永續發展有具體貢獻」標準投票選出神農獎及模範農民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