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LINE. 挑鹽古道山影狐蹤) 路況回報 1則. ??? 步道狀況. 2021-05-08. 通往飛牛牧場的路徑有大量倒木阻礙通行. 查看所有回報. 挑鹽古道為清朝時期修築的官道往來苑裡通霄銅鑼之間將通霄所生產的海鹽運至銅鑼故有挑鹽古道之名稱由於地處濕滑泥濘的山坡在地方善心人士捐助下舖設卵石階梯1237階梯形如彎曲的礱鉤」 (去稻穀外殼的工具),故有「礱鉤崎」之稱,是古道的特色之一。 踩著圓潤的大石頭在油桐、相思林間穿梭,樹蔭蔽日、古意盎然,緬懷先民篳路藍縷之艱辛。 基本資料. 交通方式. 路線地圖. 人文生態. 相關GPX. 所在縣市. 苗栗縣銅鑼鄉,苗栗縣通霄鎮. 里程. 1公里. 步道類型. 郊山步道. 步道型態. 雙向進出. 海拔高度.

  2. 挑鹽古道位於苗栗丘陵東界的銅鑼斷層上屬於砂礫層台地古道上的植生屬低海拔闊葉混合林以相思樹油桐榕樹為主筆筒樹及蕨類也很豐富每年四至五月間桐花盛開白色桐花鋪滿步道美不勝收是相當有名的賞桐步道。 主題標籤. 自然生態 山城步道. 相關資訊. 電話: 886-37-982130. 營業時間:每日開放. 地址: 苗栗縣銅鑼鄉九湖村挑鹽古道. 旅遊地圖. 周邊景點. 周邊餐廳. 周邊住宿. 地圖快搜. 挑鹽古道>苗栗文化觀光旅遊網.

  3. 2017年5月17日 · 2017-05-17. 沿著前人的腳步. 尋訪古道中桐花的蹤跡. 苗栗銅鑼挑鹽古道. 分為上下段的挑鹽古道. 短短1公里的森林小徑. 點點雪白桐花點綴著. 讓這條古意小徑. 有了不同於平日的活絡氣息. 挑鹽古道. 距離銅鑼天空步道不遠. 在賞完天空步道的桐花後. 便步行前往一探究竟. 看看挑鹽古道的桐花花況如何. 若將車子停在天空步道的停車場. 沿著苗38步行前往. 大約需要15~20分鐘的路程. 便能抵達挑鹽古道的上段入口. 苗38沿途只有些許的桐花. 稍微可惜. 若想更省時的話. 也可以直接開車到挑鹽古道入口處. 一旁有一小塊空地可停車. 但由於道路狹小. 其實不太建議. 入口處一旁還設有觀景臺. 向外望去. 能看見遠方些許的桐花蹤影. 沿著挑鹽古道開始這天的旅程.

  4. 挑鹽古道. 台灣-苗栗縣. 位於銅鑼鄉九湖村和通霄鎮南和里為清朝道光年間所修築的官道藉以連接苑裡通霄銅鑼之間期中將通霄所產之海鹽運至銅鑼而有挑鹽古道之稱。 每遇下雨,黃土雨水夾雜,濕滑泥濘的斜坡,著實舉步維艱、寸步難行。 清同治四年 (1865),在地方善心人士,捐資出力,始有卵石鋪梯,道長1237階,因彎曲如「礱鉤」,而稱為「礱鉤崎」。 從崁頂以下陡降千餘公尺,其間山林綠意、古意盎然,頗有思古之幽情。 挑鹽古道從通霄鎮南和里至銅鑼鄉九湖村,分為上、下兩段,下段入口位於通霄鎮通往銅鑼鄉的苗38線4.5公里處,全長約300公尺,至苗38線5.5公里處出來,再前進100多公尺便可接「挑鹽古道」上半段,全長約700公尺;此外,飛牛牧場亦有小徑可通往古道入口。

  5. 地址: 苗栗縣銅鑼鄉九湖村. 景觀特色挑鹽古道是清朝時期連接通霄銅鑼的運輸要道兩地自古以來有多條橫向的道路運送物資往來挑鹽古道是其中之一因此又稱作挑鹽古道」。 交通資訊: 自行開車中山高下苗栗公館交流道→接72快速道路→下苗栗交流道→中平大橋→13省道→依九華山指標前行→即可到達。 二高下通霄交流道→再轉121號縣道→依指標前進,約10分鐘可抵達。 TravelKing旅遊王為你詳細介紹挑鹽古道,舉凡景觀特色、營業時間、參觀費用、交通路線,以及可順遊的鄰近景點等豐富資訊,還有旅遊挑鹽古道建議住宿的精選飯店及線上訂房服務。

    • 苗栗縣苗栗市新英里6鄰新英76號
  6. 地址: 苗栗縣銅鑼鄉九湖村挑鹽古道. 連絡電話: 886-37-982130. 開放時間: 每日開放. 交通資訊: 自行開車:1.通霄段入口:由二高下通霄交流道,再轉121號縣道,依指標前進,約10分鐘可抵達。 2.九華山入口:自中山高速公路三義交流道下,接台13線北行往銅鑼方向,途中有茶壺標誌(約在42.5公里處)左轉穿越鐵路地下道,經過樟九大橋左轉上山,約2公里即抵達九華山。 苗栗縣通霄鎮天氣. 景點類型. 遊憩類 古蹟類 自然風景類. 位於銅鑼鄉九湖村和通霄鎮南和里,為清朝道光年間所修築的官道,藉以連接苑裡、通霄、銅鑼之間,期中將通霄所產之海鹽運至銅鑼而有挑鹽古道之稱。 每遇下雨,黃土雨水夾雜,濕滑泥濘的斜坡,著實舉步維艱、寸步難行。 清同治四年 (1865),在地方善心人士,

  7. 苗栗縣 通霄鎮 挑鹽古道. 開放時間 : 每日開放. #戶外踏青. 當地天氣. 22 ~ 29 °C. 降雨機率. 70 % 環境空氣品質指數AQI. 39 良好. 日出時間. 05:00. 日落時間. 18:49. 位於銅鑼鄉九湖村和通霄鎮南和里,為清朝道光年間所修築的官道,藉以連接苑裡、通霄、銅鑼之間,期中將通霄所產之海鹽運至銅鑼而有挑鹽古道之稱。 每遇下雨,黃土雨水夾雜,濕滑泥濘的斜坡,著實舉步維艱、寸步難行。 清同治四年 (1865),在地方善心人士,捐資出力,始有卵石鋪梯,道長1237階,因彎曲如「礱鉤」,而稱為「礱鉤崎」。 從崁頂以下陡降千餘公尺,其間山林綠意、古意盎然,頗有思古之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