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顏面神經麻痺是急性發作以單側面部麻木口眼歪斜為主要症狀的疾病又稱為面神經炎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以20-40歲最為常見男女機會相等絕大多數為單側性雙側者少見沒有明顯季節性變化根據統計每年在10萬人中就有15至40個病例臨床上有嘴歪歪向健側),額頭皺紋無法上舉眼睛無法閉合或兼有顏面腫脹淚液減少耳朵疼痛耳鳴耳塞味覺消失頭痛等症狀。 顏面神經麻痺須辨別診斷2種病因. 顏面神經麻痺可區分為兩種,中樞性顏面神經麻痺及周圍性顏面神經麻痺。 兩者在診斷上的區別如下: 一、【中樞性顏面神經麻痺】常見於腦出血、腦血管栓塞、腦腫瘤等疾病,麻痺只是附帶症狀,應治療腦疾病而非治療麻痺。 其臨床表現(1)額部皺紋正常,能閉眼(2)皺眉、面部反射仍存在(3)下眼瞼下垂。

  2. 台灣新生報971121健康版專訪>顏面神經麻痺1週3各月好治療 中華名國94年11月21日,中醫藥天地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3. 2.攅竹. 【穴道名稱】:攅竹。 【身體部位】:臉部穴道。 【十二經脈】:足太陽膀胱經。 【治療效果】:清熱明目散滯活絡有明目之功主治頭痛眼科疾病顏面神經麻痺。 【穴位找法】:眉頭內側邊緣,入眉毛約一分的地方。 【穴道按摩DIY】: 1.(按摩手法):按、揉、推法。 2.(力道節奏):以雙手中指指腹,按揉穴道,由內而外依圓圈方向,按、揉眉頭再推向眉尾,10秒鐘休息5秒鐘,按揉推5分鐘後,再將雙手掌搓熱,輕輕覆蓋於眼睛上1分鐘。 3.(反覆進行時間):左、右眼各按、揉、推5分鐘,每日早、晚各1次。

  4. 2009年3月9日 · Dr.Yang常用臨床參考方劑. 撰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本文包含下列主題: 7.膽結石 8.胃酸逆流性食道炎 9.潰瘍性大腸炎 10.病毒性肝炎〈B型肝炎、C型肝炎〉. Dr.Yang常用臨床參考方劑. (5)消化系統疾病中醫療法【第二篇:7~10】. 7.膽結石. 8.胃酸 ...

  5. 腦中風是腦部血管堵塞或破裂導致血流不暢或出血引起突發性的腦局部受到壓迫局部喪失功能而留下神經障礙。 除了嚴重死亡之外,絕大多數病人,多有中風後遺症出現,喪失勞動力。 腦中風臨床有四種類型. 腦中風的學名叫腦血管疾患,又名腦卒中、腦休克、腦血管意外。 腦中風依其病理變化與臨床症狀可以分為四種類型: 1.腦出血:如高血壓合併動脈粥狀硬化,則腦血管容易破裂出血,腦壓上升,產生神經障礙,甚至昏迷或死亡。 好發於高血壓患者,肥胖者,冬天寒冷天氣及忙祿緊張亢奮的病人,很少睡眠中發作。 2.腦血栓:腦動脈硬化,血管腔狹窄,腦血流量不足或血液粘滯性增加,容易產生血栓,造成腦部缺氧性壞死。 容易發生在睡眠中或剛睡醒時。

  6. 健康醫療館 中醫不孕症科 懷孕生殖醫學 男性不孕症篇 女性不孕症篇 送子鳥成功案例及基礎體溫 好孕糖分享與寶貝合照

  7. 1.風池. 【穴道名稱】:風池。 【身體部位】:頭部穴道。 【十二經脈】:足少陽膽經。 【治療效果】:疏風解熱,聰耳明目,宣暢經絡功效。 主治頸項、耳部、眼部、側頭部、腦部疾病:如感冒、項強、頭痛、眼病、鼻炎、耳鳴、高血壓、偏癱。 【穴位找法】:脖子後大筋(斜方肌)兩旁,頭髮邊內的凹窩中。 【穴道按摩DIY】: 1.(按摩手法):按揉法。 2.(力道節奏):雙手放耳後以大拇指指腹,由下而上按揉穴道10秒鐘,休息5 秒鐘。 3.(反覆進行時間):左、右各5分鐘,每日早、晚各1次。 2.肩井. 【穴道名稱】:肩井。 【身體部位】:肩部穴道。 【十二經脈】:足少陽膽經。 【治療效果】:調理氣血,舒經、通絡、除痹功效。 主治頭痛、落枕、頸痛、肩背痛、乳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