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蔡明亮 (1957年10月27日 — ),是一位出生於婆羅洲 砂拉越 的臺灣 電影 導演 ,其電影在國內外各大重要影展獲得重大獎項,是在國際間享有高知名度的 電影作者 ,為台灣電影代表人物之一 [1] ,曾在歐洲三大國際影展獲得多個重要獎項,包括以《 愛情萬歲 ...

  2. 蔡明亮 (1957年10月27日 — ),是一位出生於婆羅洲 砂拉越 的臺灣 電影 導演 ,其電影在國內外各大重要影展獲得重大獎項,是在國際間享有高知名度的 電影作者 ,為台灣電影代表人物之一 [1] ,曾在歐洲三大國際影展獲得多個重要獎項,包括以《 愛情萬歲 ...

  3. 2023年11月8日 · 【2023金馬獎】專訪行者蔡明亮:電影是影像與時間的藝術. 蔡明亮的作品《日子》歷經柏林影展泰迪熊獎,也進到美術館展覽,這場為期三年的巡迴,如今終於在年底要回歸到電影院;而另一部「紀錄片」《何處》則是入圍到第 60 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名單。 By nicole lee. 2023年11月8日. 蔡明亮的作品《日子》歷經柏林影展泰迪熊獎,也進到美術館展覽,這場為期三年的巡迴,如今終於在年底要回歸到「劇情片」的歸屬之處,電影院;而另一部「紀錄片」《何處》則是入圍到第 60 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名單之中,將與許鞍華的《詩》、林正盛的《撼山河 撼向世界》、趙德胤的《診所》與王兵的《青春》做競獎,被影迷們狂讚紀錄片組才是真正的金馬60「死亡之組」。

  4. 2023年11月3日 · 蔡明亮的電影以「反電影工業/市場」為目標而進行著,並樹立極具個人風格的電影美學。 在訊息傳播越發快速的今日,他的電影節奏與製程也越慢。 (攝影/KRIS KANG) 他的電影不是娛樂,蔡明亮堪稱是鏡頭語言與隱喻的高手,極簡台詞、少量剪輯、定格長鏡頭,讓每一段鏡頭如實地在觀眾眼前發生,感受實實在在的時間流逝。 如此與市場背道而馳的路並不好走,蔡明亮在很年輕時就知曉這件事了,畢業於文化大學戲劇學系影劇組的他算是體制內出來的人。 他人生中第一份領到薪水的劇本是寫給兒童節目用的,一篇6000元,寫得很開心,接著開始寫一連串單元劇、連續劇,過程中編而優則導。

  5. 2023年11月8日 · 那年,在中山堂見證蔡明亮在台北電影節放映的《不散(4K修復版)》+電影記憶的即興創作,放映結束,親眼看著蔡明亮點名石雋、楊貴媚等人和觀眾致意,中山堂倏地化為《不散》中的福和大戲院,蔡明亮召喚的是對電影的愛、老舊戲院的情懷,《不散》是蔡

  6. 2021年10月13日 · 蔡明亮洗盡鉛華的影像美學,正在影響、創造人們觀看電影的方式。 《日子》電影劇照。 圖/IMDb. 蔡明亮進一步解釋與美術館的火花:「如果沒有遇到美術館,我可能還傻傻一直在拍同樣的東西。 開始跟美術界合作,我的工作方向改變了,不純粹是拍電影,我同時也做裝置、展覽等等的創作。 對於蔡明亮而言,美術館是無所忌憚的創作場域,能天馬行空,能不受拘束,與電影院截然不同,蔡明亮坦然地說:「 在台灣、東南亞甚至是整個亞洲,接觸電影的人大都是在電影院,不會在美術館,但是歐洲可能早就有美術館放映電影。 我想要模糊場域的邊界,電影到底是什麼? 不應該只是在戲院放映的電影。

  7. 2019年5月16日 · 蔡明亮. 1957年生於馬來西亞,台灣新電影運動之後最具代表性的導演之一。 1994 年以《愛情萬歲》奪下威尼斯金獅獎,2013年以《郊遊》獲威尼斯評審團大獎、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近年來亦積極參與藝術與跨界創作,並推出舞台劇《玄奘》及VR作品《家在蘭若寺》。 《你的臉》 13張臉在大銀幕上逐一浮現,那是一段平靜卻讓觀者從腦中不斷撈取記憶的78分鐘。 蔡明亮究竟期待觀眾看見什麼?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