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7年9月12日 · 在化學結構上,鑽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元素組成單質晶體。那鑽石怎麼形成的?1,形成原理:科學家們經過對來自世界不同礦山鑽石及其中原生包裹體礦物研究發現,鑽石的形成條件一般為壓力在4.5-6.

  3. 自然界形成的金剛石一般形成於地球內部高溫高壓的環境,後來被 火山 噴發等 地殼構造運動 帶到地表,因此許多金剛石發現在火山附近。 現代工業可在高溫高壓下生產金剛石,稱為「合成金剛石」。 物理性質 [ 編輯] 金剛石的 莫氏硬度 為10;由於硬度最高,鑽石的切割和加工必須使用金剛石粉或 雷射 (比如532nm或者1,064nm 波長 雷射)來進行。 金剛石的 密度 為3.52g/cm 3 , 折射率 為2.417(在500奈米光波下), 色散率 為0.044。 工業用途 [ 編輯] 由於金剛石的硬度極高且 導熱性 極高,用於 沙紙 、 鑽探 、研磨工具之上,可以用來切削和刻劃其他物質,以及 大型積體電路 等散熱板上。

  4. 鑽石是如何形成的?. 大自然通過至少四種方式形成天然鑽石,這些方式迥然不同,但都令人讚嘆不已。. 然而,如今世人所看到的鑽石,幾乎都誕生自同一種方式。. 1 of 1. 01. 1. 埋藏地底深處. 天然鑽石於地底深處承受極端高壓和高溫的環境下形成。. 深藏於地底 ...

  5. www.diamondgia.com.tw › article鑽石形成

    鑽石的形成. 鑽石是天然礦物,鑽石的硬度來自於其驚人的晶體結構和強力的化學原子鍵。 當岩石在極高熱之下熔解,就會釋放出鑽石的碳原子,這些原子在適當的環境、溫度和壓力之下就會結合,開始形成鑽石。 最早形成的鑽石可以追朔到9億900萬年前,有些甚至估計有42億5千萬年的歷史。 礦物豐富的火山石──金伯利岩或金雲火山岩就是最主要的鑽石管道,含有鑽石的沉積物再離開原來沉積的地方到達另一個地方,被稱為第二次沉積,例如,納米比亞的鑽石是從原來南非的礦床沿著橙河旅行一千公里到達納米比亞。 小鑽石或「奈米鑽石」也可以在隕石中找到,形成時間比太陽系更早。 這些鑽石可能來自超新星,也就是星塵,與神話傳說中鑽石是眾神的眼淚,成為科學與詩的交匯點。 (來源: DeBeers Jewellery) 彩鑽形成.

  6. 2023年6月10日 · 鑽石的形成. 鑽石是由碳元素所組成,形成於地表下極度高溫高壓的環境,變化多端的溫度和壓力影響下,創造出世上最硬的物質—鑽石,經由劇烈的上升作用抵達地球表面,直到被人挖掘重見天日,經過切磨和磨光,展現出璀璨的無限光芒。. 科學家們發現天然 ...

  7. 鑽石中每一個碳原子和周圍臨近的4個碳原子彼此間以共價鍵鏈結,形成正四面體的網狀超穩固結構,是造成鑽石超高硬度的主因。 另外一種和鑽石互稱為同素異構體的石墨,雖然同是純碳,但它的晶體結構和性質與鑽石有天壤之別。 石墨具有像雲母般的層片狀結構,每一層中碳原子彼此間是以強力的共價鍵鏈結,因此石墨的碳層本身十分強韌,但碳層之間僅仰賴微弱分子鍵相吸,彼此很容易滑動導致低硬度。 石墨是層片狀結構,每一層中碳原子彼此間的共價鍵鏈結十分強韌,但碳層之間僅仰賴微弱分子鍵相吸。 (圖/Benjah-bmm27 ) 鑽石與石墨在自然界中的穩定條件(壓力和溫度)也不同,鑽石要在幾萬大氣壓下才能形成,而石墨適應於較低壓力。 倘若把石墨加壓到鑽石的穩定範圍,石墨就會轉換成鑽石;反之在較低壓力下,鑽石就傾向於變形成石墨。

  8. 人造鑽石是如何形成? 人造鑽石的製造方法有兩種:「高溫高壓」(HPHT)和「化學氣相沉積」(CVD),兩者均模擬地表下100多公里、巨大壓力和熱力形成天然鑽石的環境。 高溫高壓(HPHT) 第一顆人造鑽石是由高溫高壓技術製成。 這種技術是利用一顆鑽石種子(大約和人髮一樣粗的鑽石碎片)放置於溫度達至攝氏1,500度高溫並已加壓的密封艙室內。 這操作令碳原子溶解,然後一層層地覆蓋在種子表面,在數星期的時間內便可製成鑽石原石。 化學氣相沉積法(CVD) 化學氣相沉積法此技術相對較新,是將鑽石種子置於充滿富碳氣體(例如甲烷)的艙室內,利用電離法將氣體內的碳原子分離出來,這些碳原子會附於種子表面,一層層地形成鑽石原石。 利用化學氣相沉積製造的鑽石原石,比用高溫高壓法所形成的原石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