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6月24日 · 只要爸爸心情不好,就是罵媽媽跟嘉佩出氣。家裡的經濟靠嘉佩的母親打三份 ... 在無數家庭故事中,我們常看到成為父母靈魂 伴侶的小孩,他們離不開父母,也無法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成為了父母的守護者。但父母終究生命有限,當父母離開 ...

  2. 2000年1月1日 · 哈佛醫學院繼續教育數年前首開「心靈與醫學治療」的課程,將宗教界學者與醫學權威齊聚一堂,討論治療疾病與病痛時,心靈力量的角色。 目前全美約有60所醫學院都開了與此相關的課程,與5年前只有3所醫學院開課的情況,不可同日而語。 心靈治療其實存在已久,甚至早在現代醫學進展前。 例如原始部落中,巫師(shaman)有治療族人疾病的力量。 心靈(spirituality)的拉丁文字根是spiritus,意思是呼吸(breath),意指生命的呼吸。 沈思、冥想、禱告、宗教儀式與其他心靈方式,具有釋放人類心裡最深層的生命壓力,以及能補世俗的醫療介入所不及的程度。

  3. 2015年2月2日 · 長輩願在機構過世,是我們的光榮. 多數安養機構忌諱談死,有些機構卻逆向操作,幫長輩的人生畫下圓滿句點。. 新北市雙連安養中心執行長蔡芳文永遠記得這一幕:兩個女兒一左一右陪著癌末的母親,親她的臉頰,陪她在安息室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

  4. 2021年1月20日 · 給大人看的電影《靈魂急轉彎》:生命中的火花,其實是那些讓你心動的經驗. 2020年因為一場意外的疫情(也許是宇宙寫好的腳本),整個世界、幾乎所有人類都面臨著計畫打亂、重新洗牌、省思自己人生定位和生命輕重緩急的時刻。. 還好,這時候我們 ...

  5. 2015年11月1日 · 特色內容. 首頁 / 健康焦點 / 醫療 / 長照. 瀏覽數 185,515. 在老人照顧機構善終,為什麼那麼難? 阿公重病纏身,生命已接近終點,卻一再被護理之家送去醫院急救,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只能用淚水表達無言的抗議。 許多長輩最後的家其實在安養護機構,為什麼安養護機構卻是推動善終被遺落的缺角? 如何自求多福,為住在機構的長輩和將來的自己爭取善終? 2015-11-01. .文 / 張靜慧. .出處 / 康健雜誌. .圖片來源 / 陳德信. 字級. 收藏. 分享. 「阿公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曾跌倒、骨折,行動不便。 住進我們護理之家後,常常進出急診。 幾年前他多重器官衰竭,又救回來。 後來吞嚥困難,裝上鼻胃管。 他天天流淚……」 台灣的安養護機構有太多這樣的長輩。

  6. 2015年1月27日 · 2015-01-27. .文 / 黃淑文.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Unsplash. 字級. 收藏. 分享. 大學畢業後,我經歷了父親、師長、好友、學生各種死亡的創痛,每一次告別都很痛苦。 一直到這兩年,我才找到方法療癒生死無常的創傷。 佛法有一種修行叫「白骨觀」,也就是透過觀想一個人的遺骸,思維死亡,了解生命無常。 一直到現在,只要一想到爸爸過世前全身插管的遺容和從火化場的冰櫃拉出學生遺體的那一刻,心裏還是痛得很難受。 這個痛苦,就成為我修持「白骨觀」的動力。 每次觸景傷情,又要往悲傷的洞裡鑽時,我就提醒自己,我所看到的遺體是逝者今生的「業報身」,他們的靈魂已經開啟新的旅程,擁有新的人身。

  7. 2023年7月31日 · 台灣知名畫家 克里斯多 (Crystal )娓娓道出設計《小森拾光》的初衷,並透露這套牌卡是集結自己13年來的心靈旅程之結晶。 感性的藝術家遇上理性的心理師,激盪出《小森拾光》 時光回到13年前,當時的克里斯多報考研究所失利,讓一向品學兼優的她跌入前所未有的人生谷底,因而踏上畫畫之路,從此受到廣大畫迷的喜愛;但在功成名就之際,她卻對人生產生了迷惘,於是展開長達3年的探尋答案之旅,最終在花蓮駐村期間豁然開朗。 圖片來源/嘖嘖 . 克里斯多說:「當你接受自己、成為自己之時,彷彿有股力量由內而生,把自己點亮了,然後照亮周圍的一切! 這也是我們將這套心靈牌卡稱為《小森拾光》的原因。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