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5日 · 產出的頁岩油或是作為 燃料油 使用,或是透過添加 氫 ,和去除 硫 和 氮 等雜質來 升級 ,以符合 煉油廠 的原料規格要求。 [1] 提煉頁岩油的工作通常在地面上進行異地ex situ)製程),挖出 油頁岩 ,再運到加工設施中處理。 現代製程中有在油頁岩所在的當地加熱,再透過 油井 抽取的做法(稱為原位( in situ )製程)。 [2] 對這種製程的最早描述可追溯到10世紀。 英國 王室在1684授予第一個正式的提煉工藝專利。 提煉作業和創新在19世紀開始普遍。 當大量常規石油儲量在20世紀中葉被發現後,頁岩油產業因而萎縮,但到21世紀初,由於高油價,加上有新的開發及探勘技術,導致人們重新對其燃起興趣。 截至2010年,在 愛沙尼亞 、 巴西 和 中國 仍有長期的提煉作業存在。

    • 為什麼要去太空中進行太陽能發電?地面太陽能的困境
    • 太空種出的電要怎麼運回地球?
    • 宇宙太陽能離我們有多遠?
    • 宇宙發電廠符合經濟效益嗎?

    台灣要選擇哪種能源配比,各方論點各有道理。而同樣的問題,不只是台灣,對世界各國來說都是爭論不休的議題。面對這樣的困境,竟然有人提議往太空探索,去太空中進行大規模太陽能發電,並將能量傳回地球,成為宇宙太陽能電廠,一舉解決所有能源問題。可是就算不去太空,在地面上的太陽能近年來成長迅速,安裝量和產量都持續增加,為什麼非得跑到太空中去做一樣的事呢? 雖然太陽能板的設置成本近年來降低很多,能不能穩定發電卻要看老天臉色,而且需要的佔地面積廣大。世界上只有少數幅員廣大,日照充足的國家可以打造 GW 等級的太陽能發電廠,像是印度,中國,以及中東地區。許多地方例如台灣,多以民間業者小規模發展為主,很難建設大規模的太陽能發電廠,如果要大規模使用農地、魚塭、屋頂種電,也有許多問題等待解決。 不過只要把太陽能搬到外...

    你可能會好奇,在太空中收穫這麼多太陽能,要怎麼運回地球給大家使用呢?難道要存在電池裡再回收嗎?科幻大師艾西莫夫早在 1941 年就想過這個問題了。在他的短篇小說《理性》中,各個太空站會再收集太陽能之後,用微波光束將能量傳送至不同行星,也就是遠距無線傳輸能量。 雖然這種技術在當時屬於科幻情節,但現在的我們知道這樣的技術在原理上可能辦到的。在我們介紹無線獵能手環那集,我們有提到電磁波傳遞能量的問題,就是能量會以波源為中心向外發散,並且能量隨著距離快速衰減。想要高效率傳輸能量,如果不想接條線,就必須使用指向性的波源,將能源都集中到一點。 現在,我們使用多個天線組成陣列,並調整他們的相位,讓各個天線發出的微波產生干涉,形成筆直前進的單方向微波束,將能量精準發射到遠處的一個點。除此之外,因為選擇的電磁...

    從美國、英國、歐盟到日本,都已經放話要加入這場全新的太空能源競賽。領跑者之一是日本的太空機構,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JAXA,預計在 2025 年前後展開從太空向地面送電的實驗,並在 2030 年左右開始試運轉宇宙太陽能機組,是有生之年就能看到的成果! 這個時程也不是信口開河,日本在 1980 年代左右便開啟了宇宙太陽能計畫。經過數十年的規劃與研發, JAXA 已在 2015 年進行地面測試,成功將電能傳輸到 55 公尺外的接收天線,驗證遠距傳輸能量的可行性。這個實驗相當重要,因為在發射成本的問題解決之後,宇宙太陽能要面對的下一個難題,就是如何有效地從外太空軌道遠距送電。雖然我們已經知道可以透過干涉的方法,讓微波束直線前進,但實際運作時,還是會有一個很小的發散角,不會完全平行。 失之毫釐。差...

    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 EIA 的資料,1GW 發電容量的發電廠,傳統燃煤發電廠的初期建設成本,大約是一千億台幣,核電廠大約是兩千億台幣。那宇宙太陽能呢?每 1kW 的發電需要二十公斤的材料,1GW 就需要兩萬公噸。目前 SpaceX 獵鷹重型火箭運送每公斤材料進入軌道,需要三萬台幣。也就是說,光是將設備全部送上太空的運輸成本,就需要六千億的驚人花費。再加上太陽能板與相關設備的建置成本,以地面型太陽能發電廠為參考的話,大概還要多花500億台幣。而 JAXA 方面的預估,打造第一座 1GW 宇宙太陽能至少需要一兆兩千億日圓,雖然比我們用獵鷹重型火箭預估的還要低,但仍是一筆龐大費用。 那宇宙太陽能真的只是將鈔票往太空撒,空有理想的計畫嗎?當然不是,有兩個讓科學家不放棄的理由——首先是未來建造成本一定...

  2. 2020年8月25日 ·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次的油價戰及負油價事件背後都與頁岩油有關近年來美國因頁岩油的成功使石油日產量最高達到1310萬桶其中頁岩油產量多達960萬桶約佔70%。 文:翁榮南(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地質博士,長期從事油氣探勘及有機地球化學研究,曾任台灣中油公司探採研究所所長) 2020年年初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簡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 為了控制疫情,各國紛紛祭出鎖國、封城及限制外出等防疫措施,嚴重影響經濟活動,衝擊石油市場。 波蘭討論恢復頁岩氣開採計畫、降低美國天然氣進口,是否有助於舒緩歐洲能源危機? 國際油價每桶70美元站上2年高點,今年仍難以復甦到疫情前水準. Tags: 頁岩油. 石油. 油田. 頁岩油氣. 負油價. 油價戰.

  3. 美國頁岩油改變全球局勢. 頁岩油可能造成油品間的失衡. 編按:美國最大的油管營運商 Colonial Pipeline 於當地時間 9 日遭到駭客攻擊,不得不暫停所有管線服務。. 由於 Colonial Pipeline 供應了逼近美東 50% 的燃料運輸需求,使美國政府運輸部對東岸 18 個州以及特區 ...

  4. 頁岩油開採作業於19世紀後期在 澳大利亞 、 巴西 和 美國 建立。 中國 、 愛沙尼亞 、 紐西蘭 、 南非 、 西班牙 、 瑞典 和 瑞士 則在20世紀初開始生產頁岩油。 由於20世紀中葉在 中東 發現常規油田導致油頁岩產業中的大部分進入停滯狀態但愛沙尼亞和中國東北部仍持續開採直到21世紀初。 [11] [14] [15] 為應對世界在21世紀之交不斷上漲的石油價格,美國、中國、澳大利亞和 約旦 又重新啟動、探勘或是更新開採的作業。 [15] 開採和提煉過程 [ 編輯] 主條目: 頁岩油開採. 頁岩油是把油頁岩透過熱裂解、氫化或熱溶解而提煉出的產物。

  5. 其他人也問了

  6. 頁岩油氣的開採有賴水平鑽井及液裂技術由於頁岩的緻密性單井的生產率快速下降產量有限必須不斷大量鑽井維持產量開發成本相對於傳統油氣尤其是中東許多的油田昂貴許多然而由於油價下滑開發商也被迫精進技術優化生產作業模式

  7. 近年美國頁岩油頁岩氣的成功開採,已引發各國尋求技術發展頁岩氣的熱潮,由於頁岩氣具備蘊藏量大屬乾淨能源等優勢,這個潮流勢必將影響未來數()年全球能源供需鑒於美國及世界各國發展頁岩能源之發展態勢,將對我國能源政策及相關產業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政府部門及()關業者須及早因應規劃,方能在此波能源版圖大洗牌中穩步發展。 本文旨在探討頁岩油、頁岩氣的商業化應用後,對全球經濟及各國能源新布局之連帶影響,期透過頁岩能源版圖的變化,初步觀察對我國能源供應及相關產業發展之影響,並探索可能之對策。 * 本文參加經建會2013 ∗∗ 作者為經濟發展處專員。 年研究發展作品評選,榮獲產業及人力政策類優等獎。 Min-Hsiu Wu.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