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1984年,《 蓬萊島 》雜誌刊出一篇文章〈梅可望當家,東海沒可望〉,其中提到滬祥所寫的《新馬克斯主義批判》其實是「以翻譯代替著作」,涉及學術抄襲,馮滬祥因此控告該雜誌社毀謗。
  1. 其他人也問了

  2. 馮滬祥 (1948年5月8日—2021年9月25日), 臺灣 政治人物 , 籍貫 瀋陽市 ,生於 上海市 ,曾任 教師 、 國大代表 、 立法委員 。. 馮滬祥早年 反共 ,後來支持 中國統一 [1] ,並曾涉及 臺大哲學系事件 、 蓬萊島雜誌案 。. 晚年因為 性侵 其菲籍看護,且試圖讓 ...

    • 思想與主張
    • 臺大哲學系事件
    • 「以翻譯代替著作」案
    • 性侵菲傭被判有罪定讞
    馮滬祥是哲學家方東美的學生,在中國哲學的論述上延續其「中國本位」的角度,儘可能地用中國人的論述模式去闡示中國哲學的內容。
    1988年在高級軍官團哲學研討會表示「對共黨千言萬語只要記住一句話:『共黨絕不可信。』打也罷、不打也罷,就是不與他談判。」
    馮滬祥是中華文化優越論者,如此的思想背景使其反對台灣獨立運動,即其思想中反對台灣應與中華文化切割的說法(去中國化)。馮滬祥於1993年離開中國國民黨並加入新黨,曾代表該黨擔任國民大會代表與立法委員各一屆。鮮明的反臺獨言論是其從政以來的標誌,他也是反對前總統李登輝的代表人物之一。

    模板:Main 1972年12月4日, 國立臺灣大學大學論壇社舉辦「民族主義」座談會,哲學系副教授陳鼓應與當時就讀於哲研所的馮滬祥發生爭論,陳鼓應指馮為「職業學生」。會後,馮滬祥具文向校長閻振興反應,陳鼓應等老師和一些學生因此遭到學校處分及警備總司令部的調查。 1973年6月,馮滬祥參加理則學期末考試,結果六題全錯,被任課講師楊樹同給了零分,使他無法順利畢業。馮滬祥卻威脅楊樹同必需讓他及格,語中竟提及「系務將整頓」之事。馮四處具狀陳情未果,之後有召集諸位老師核對,確定為零分。 馮滬祥於7月2日不顧自己是學生身份,以平輩語氣,寫信給楊樹同老師,還充滿了威脅的語氣:模板:Quote 1974年3月,馮滬祥於哲學系緊急座談會中,再度宣稱遭打壓,「愛國學生」遭到迫害。台大哲學系召開會議,重新閱卷,確...

    模板:Main 1984年,《蓬萊島》雜誌刊出一篇文章〈梅可望當家,東海沒可望〉,其中提到馮滬祥所寫的《新馬克斯主義批判》其實是「以翻譯代替著作」,涉及學術抄襲,馮滬祥因此控告該雜誌社毀謗。法院一審判決毀謗罪成立,雜誌發行人黃天福、社長陳水扁、總編輯李逸洋三人皆被判處徒刑一年。「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於1985年2月正式成立「馮著評鑑委員會」,由林宗光、張旭成、張富美、蕭聖鐵、蕭欣義、林天民和田弘茂等七名教授組成。他們共花了四個月時間,寫出了一份兩百多頁的「馮著『新馬克斯主義批判』評鑑報告」,詳細指出馮著裡何處以翻譯代替著作,何處抄自哪一本書的什麼地方等等,證明指稱馮滬祥「以翻譯代替著作」確有其事實的根據。但臺灣高等法院置報告於不顧而於1986年5月二審定讞,依舊判決陳水扁等人有罪,惟將刑期...

    2004年,馮滬祥的菲律賓籍看護蘿絲(Rose),向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報案,指控馮滬祥於2004年1月23日下午4時許在其住處趁農曆春節大年初二家人都外出之際,性侵做完家事剛洗好澡的被害人得逞。被害人驗傷報案後,馮滬祥妻子彭業萍隨即拿新台幣80萬元給被害人,表示做為兩年工資再加上遣散費及年終獎金,再加上紅包,還代買機票希望她立即回菲律賓。蘿絲於是簽下和解書,放棄先前對馮之控訴,也放棄民事、刑事的可能控訴,之後返菲。 惟《刑法》之強制性交罪已於2001年改為公訴罪(非告訴乃論罪),士林地方法院檢察署以蘿絲下體採集之DNA與馮相符等理由,依「妨害性自主罪」嫌起訴馮滬祥。馮的三名女兒,包括長女馮復華、次女馮國華、三女馮文則同時因涉作偽證被士林地檢署依偽證罪起訴。馮本人則宣稱「這是民進黨陳水扁政府...

  3. 馮滬祥 (1948年5月8日—2021年9月25日), 臺灣 政治人物 , 籍貫 瀋陽市 ,生於 上海市 ,曾任 教師 、 國大代表 、 立法委員 。. 馮滬祥早年 反共 ,後來支持 中國統一 [1] ,並曾涉及 臺大哲學系事件 、 蓬萊島雜誌案 。. 晚年因為 性侵 其菲籍看護,且 ...

  4. 2023年6月19日 · 為了聲援蓬萊島雜誌,北美洲臺灣人教授協會(NATPA)特地組成「著評鑑委員會」,由林宗光、張旭成、張富美、蕭聖鐵、蕭欣義、林天民和田弘茂等七名教授學術標準仔細檢閱馮滬祥發表的論文,最後提出長達兩百多頁的評鑑報告,明確指出馮滬祥 ...

  5. 2023年10月13日 · #蓬萊島三君子,當年因為七個字「以翻譯代替著作」指控馮滬祥而入獄 (翻攝自 《百年追求卷三,民主的浪潮》)

  6. 內容摘要︰ 本案內容包括東海大學哲學系主任馮滬祥其著作「新馬克思主義批判」遭黨外雜誌「蓬萊島」批評指稱為「以翻譯代替著作」,並對其做出人身攻擊,致使馮對該社高層陳水扁等人提出誹謗罪之訴訟,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駐美國代表處及芝加哥辦事處

  7. 田弘茂教授參與7人鑑定小組,證明溤滬祥著作確實抄襲他人而末註明出處。 田資政早年文革時期曾去訪中國、與長榮集團張榮發總裁結緣甚旱、參與1990年國是會議的籌備到2000年成為第一位台灣人的外交部長、外長任內突破美國5人黑名單的限制、與歐盟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