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近親交配可能是影響活存率的關鍵,引進日本九孔雜交. 2003年九孔成貝發生病變問題後,水產試驗所研究員曾福生花了約兩年的時間走遍全國各地採樣養殖區與鄰近海域的九孔,將這些樣本進行基因型比對,發現全臺九孔的基因型幾乎一致,這意味著只要一有 ...

    • 哪些魚類會聚集產卵?
    • 魚類聚集產卵為何需要特別保護?
    • 發展生態旅遊 創造雙贏局面

    聚集產卵的魚類通常分成兩類,一類是定棲性的魚類(resident),另一類則是短暫生活在礁區的大型魚類,又稱暫棲性或過境的魚類(transient)。定棲性魚類的體型通常比較小,聚集產卵的地點就在棲所的附近,幾乎每天或經常性且長期地在那裡聚集產卵,譬如小型的隆頭魚、雀鯛或角蝶等珊瑚礁魚類。 暫棲性或過境魚類的體型比較大,會長距離游泳,游上百公里聚集到某個地點產卵,好像朝聖一樣,通常會持續一個禮拜或兩個禮拜,這類聚集産卵也比較少見,譬如石斑丶笛鯛等經濟性的魚類,以及粗皮鯛丶臭肚魚及鸚哥魚等。有時候是僅有十幾尾的數量,但是多的時候可以達數千尾,非常壯觀。 以石斑魚為例,通常要長到5丶6歲性成熟之後,少數的母魚才會變性成為公魚,體型則會變得更大。要交配繁殖的時候,牠們就會不約而同地游到海流強勁,特...

    在IUCN(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物種保育的專家群中,有一個石斑魚及隆頭魚的專家群(Grouper and Wrasse Specialist Group)特別致力推廣這兩科魚類大型種聚集產卵場的保育。在美國則有「魚類聚集科學和保育委員會(Science and Conservation of fish aggregation, SCRFA)」民間組織,曾製作一支兩分鐘短片,介紹魚類聚集產卵的意義和重要性。 魚類聚集產卵特別需要保護的原因,主要是牠們很容易被漁民或釣友發現並一網打盡。而且石斑、笛鯛等大型魚類的壽命長丶成熟年齡晚,而且年紀越大、體型越大的魚,越能生育。因為魚和人不一樣,人有更年期,魚類沒有更年期,越老的魚越能生,所產的卵不但品質好,而且孵化率高,因此大魚更需要保護...

    最近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陳義雄老師的團隊,在協助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調查澎湖南方四島的魚類相時,發現在東吉和西吉之間的海域,出現銀紋笛鯛聚集產卵的現象,並同時提出應該劃設「完全禁漁區」的呼籲,希望漁民朋友們也能夠支持。 假使能以生態旅遊的方式,觀賞這些魚類聚集產卵的現象,魚類資源才會生生不息地永續下去。譬如菲律賓曾經有一項調查研究,發現聚集產卵的場所如果開放捕撈,每年大概只能增加4,000美元的收益,而且魚很快就被抓光了。但是如果加以保護,改以發展生態旅遊,則每年可為當地社區增加94,000美元的收入,而且魚類資源可以永續利用,這樣才是明智之舉。 1. 標籤 2. 完全禁漁區 3. 漁業廣播電台 4. 聚集產卵 5. 海洋資源 6. 生態旅遊 1. facebook 2. line 3. t...

  2. 初步證實夜光蟲大量出現為植物性浮游生物所誘發,為一自然界微生物食物網循環所造成的物種交替現象,非海域汙染生物,更不應該視為有害赤潮生物。 未來將持續進行更深入的調查研究,找出影響「藍眼淚」出現的關鍵因素,同時可以預測適合觀賞「藍眼淚」的時節。 蔣國平教授說,馬祖「藍眼淚」出現是一種自然現象,但「淚況」難以掌握,成為馬祖觀光發展之瓶頸之一。 為解決此一問題,海大自2016年7月開始進行大量培養,目前已經初步培養成功。 同時突破技術瓶頸,已經成功進行20公升水體長期養殖,未來希望達到噸級之展覽標準。

  3. 其他人也問了

  4. 家中從事漁業有百年歷史,從祖父輩就開始在萬里龜吼撈魚捕蟹,爸爸更被當地人稱為天才漁師,媽媽負責販售自家捕撈的鮮活海產。 繼承家業成為漁人彷彿是理所當然的事,但身為漁家第四代,林宗漢卻選擇走不一樣的路,執起鍋杓當廚師。 每年9至12月是龜吼漁港最熱鬧的季節,饕客爭相造訪,品嘗全臺知名的萬里蟹,「萬里蟹不是一種螃蟹的名稱,而是包含了花蟹、三點蟹、石蟳這三種海蟹。 」雖然大部分以秋蟹為主打,但龜吼漁港一年四季都能捕撈到螃蟹,漁獲種類也很豐富,像是白帶魚、小卷、扇蝦、石斑、龍蝦、海膽……林宗漢打趣的說:「現在不是很流行從產地到餐桌? 沒有比我們這裡更近的距離了。 船長主廚 漁家子弟的海派創意.

  5. 作物管理溯源,破解病蟲害成因. 根據 2014 ~ 2016 年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布市售及包裝場農產品農藥監測檢驗結果,以連續採收作物、十字花科作物不合格發生率最高。. 其中,十字花科作物生長型態, 常常臨近採收期才發生嚴重病蟲害,以青花菜為例 ...

  6. 農委會表示可能是清潔雞身上的羽蝨或壁蝨時,不小心誤用或故意使用,一切仍待調查;不過彰化縣衛生局調查懷疑坊間有人買進大包裝的農藥「法台寶」(芬普尼商品名),再分裝賣給雞農稀釋一千倍後噴在蛋雞的羽毛上,以去除雞羽中的跳蚤。 彰化縣衛生局訪查雞蛋驗出芬普尼代謝物的文政畜牧場,針對蛋雞與雞蛋進行管制。 三雞場被驗出芬普尼,流向彰化臺中. 芬普尼是一種殺蟲劑,在臺灣用途有三類,作農藥使用時,可合法防治水稻及玉米害蟲;當環境用藥時,可除環境中的扁虱、跳蚤、蜱蟲,但必須取得使用許可才可施用;當動物用藥時,只可合法用在犬貓除蚤,如知名的犬貓用藥「蚤不到」就含芬普尼成分,但並未核准於食用動物,因此不得在雞蛋檢出。 歐盟雞蛋芬普尼殘留量則以儀器檢出極限值5ppb為標準,日韓訂20ppb、美國30ppb。

  7. 本書以科學方式分析臺灣各區適合栽種的季節、紅藜種植的方式,從如何撒播、育苗、蟲害與病害等培育技巧皆大有玄機,並包括後端紅藜的加工美食和紅藜料理,將臺灣紅藜從裡到外晚整解析,也讓讀者以不同角度再次認識國人與這塊土地、作物的關係。 臺灣紅藜的特色. 臺灣藜也俗稱紅藜、臺灣紅藜或是彩虹藜,已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在2015 年左右,僅剩阿美族、排灣族及魯凱族原住民有小量的栽種。 臺灣紅藜的花穗豔麗,有黃、橙、紅、紫 等色彩,甚至光紅色系的就有從粉紅到正紅等各個色階的顏色。 臺灣紅藜的種子和外面包覆的花,含有很多營養,包括高量的蛋白質、各種人體必需胺基酸、澱粉、膳食纖維、許多種微量元素、天然的甜菜色素以及有機礦物質硒、鋅及鍺等,個頭雖小,營養卻相當豐富。 臺灣紅藜的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