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嘴饞,是出發旅行的藉口。 「西瓜要採收了,快來吃。 」接到小農的通知, 我們一家三口,彷彿家庭公路電影,老爺車引擎轟轟,與此刻的好心情一樣,興奮作響,縱身前往三芝。 踏上北臺灣古老的淡金公路,中東海棗高聳挺拔, 滿溢度假之情。 淺水灣過路拍照的潮婆娑,旅人夾腳拖、墨鏡整裝出行。 我特別喜歡坐在上漫遊同時觀察其他,公車火車休旅車,每每想到這,就覺得不會騎腳踏車實在可惜。 車子駛離主要幹道, 沿著八連溪往田邊小徑,抵達目的地。 午後的香草溫室,陽光穿透棚架依舊炙熱得毫不留情,但在青草花香的包圍下,心靜自然涼。 小農熱情搭聲招呼,滿地鮮採西瓜封存了三芝限定的夏季風土。

  2. 農委會林務局與旅遊業者合作,開發森林遊樂區生態旅遊,推廣搭巴士到森林裡走走,減少森林遊樂區交通負擔的同時,也讓沒開車的民眾可以省錢又方便地親近山林。 初期鎖定內洞、八仙山、大雪山、奧萬大,以及太平山等5個森林遊樂區,推出20個遊程,而且一人即可成行,不用揪朋友。 林務局18個森林遊樂區都有很美的風景,但有些森林遊樂區不易抵達,除非自行開車或包車上山,林務局認為應該提供民眾更多親近自然的機會,因此去年與旅遊業者洽談合作,趁著疫情解封,8月起推出「幸福.森在其中」遊程,主打內洞、八仙山、大雪山、奧萬大、太平山等5個森林遊樂區的生態旅遊,有當天來回的行程,也有2天、3天的遊程,不過,出發地點侷限在臺北,雄獅旅遊董事長王文傑說,未來應該會推廣到全臺,大眾交通工具可以從各城市開到18個森林遊樂區。

  3. 漁光島位於臺南府城安平港的南側,憑藉漁光橋與府城相連,是個鬧中取靜的小漁村,從前當地的約會勝地「秋茂園」即落於此。秋茂園始於1976年,日華僑黃秋茂先生獨自出資開闢了兩遊樂園,一位於苗栗通霄,另一就是臺南的海濱秋茂園。

  4. 其他人也問了

  5. 邊境解封國內疫情趨緩國人出遊意願也跟著復甦全臺最大2022臺北國際旅展4日開幕農委會林務局籌設國家森林館」,將國家森林遊樂區連結周邊部落推出以森林療癒生態探索永續旅遊人文對話四大理念訴求的38條優惠行程包括 ...

    • 田園風光+農特產+休閒活動 休閒農業在全球發酵
    • 臺灣休閒農業的規模
    • 休閒農業與環境密不可分 業者應扮演傳遞理念的角色

    放眼國際,與臺灣同屬海島且風俗民情相近的日本是休閒農業發展相當成熟的典範,日本農林水產省於1994年發布《促進農山漁村休閒活動基礎設施建設法》(原文:農山漁村滞在型余暇活動のための基盤整備の促進に関する法律),長時間下來由政府明確定義出休閒農業的架構及規範,讓民間單位有所依循,同時鼓勵農家檢視並運用自身的創意與特色導入六級產業化,推出優質又吸睛的農特產品,搭配以客為尊的服務態度,給予遊客極佳的旅遊體驗,多項策略整合併行下,使得日本成為旅遊清單上最容易被列出的國家。直至今日,2021年度日本政府編列了9,805萬日圓(約新臺幣2,450萬元)的補助金提供農山漁村振興發展,特別是著眼於地區性特色「農泊」的推動,處處都可看出日本對於發展休閒農業的重視。 而不同於臺灣及日本的小巧精緻,有著宏偉風光與...

    與日本休閒農業發展的時間軸相似,臺灣在1992年依據《農業發展條例》訂定「休閒農業區設置管理辦法」(2000年修名為《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當中休閒農業區依法可規畫設置農特產品零售設施;而休閒農場則是除了農特產品零售設施外,還可視經營需要設置農產品加工(釀造)廠及農特產品調理設施,等同直接將農產加工與直銷概念整合納入休閒農業體系之中,打造一條從農產生產、加工、銷售到消費者體驗皆包含在內的完整產業鏈。 根據2015年農林漁牧業普查結果,臺灣整體休閒農牧業者家數來到1,876家,前三大經營類型:農村民宿占25%、觀光果園占24%、休閒農場占21%。而農牧業多元化經營者(其為除了農牧業生產外,另有經營加工或休閒產業,包含轉型休閒產業者)平均每家全年農牧業收入達新臺幣288萬元,是傳統經營者銷售...

    雖說這些原本就表現不俗的多元化農業經營業者,在COVID-19意外激起的國內旅遊及電商熱度提升下,衝出亮眼的成績,但若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機制下長久經營,勢必需要持續提升產品的品質與特異性,才能在勾動消費慾望的同時成為特定農產品的代名詞,讓消費者在遊憩之餘理所當然地選購自家農產品,建立起不可取代的地位。 另一個角度來看,乘著海洋與山林解放的時代趨勢,攀登百岳、自由潛水、立槳、露營等活動接連發燒,也提供給休閒農業絕佳的發想素材。對此,休閒農業既是受益者,也是最直接受到影響的一端,未來應當在享有自然資源帶來的獲利之時,扮演好教育者角色,帶領民眾認識如何在資源管理與產業發展中取得妥善平衡。簡而言之,在休閒農業的發展路上還存有許多難題,需要集結眾人之力一同做出改變,因為生活在這座美麗的島嶼,不管是體系...

  6. 農傳媒. 20170821. 花蓮六十石山的金針花海,每年總吸引大量遊客朝聖,十多年前,他們曾面臨中國低價劣質金針威脅,以及二氧化硫超標打擊,痛定思痛發展無硫金針,之後為了因應加入WTO農產品開放衝擊,推廣花季觀光,如今六十石山金針供不應求,暑假房間連平日都客滿。 然而遊客對六十石山印象都停留在金針花海,淡旺季落差大,「兩個月收入要撐10個月」。 今年每戶民宿業者自掏腰包上觀星課,發展社區觀星之,花蓮富里鄉農會也推出多項農村旅遊行程,串連六十石山和周邊農村景點,持續展現出如金針花般強韌的生命力。 危機中重生的金針產業.

  7. 宜蘭縣員山鄉內城社區利用耕耘機與人力手拉車組裝成的鐵牛力阿卡」,將早期農民不可或缺的農事幫手轉變成載著遊客走訪社區最接地氣的交通工具鐵牛車隊所帶起的休閒農業更讓老化的農村找回發展生機。. 內城還以水源出自雪山的純淨水質聞名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