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facebook. line. twitter. 第三階段農機補助申請將從8月20日起跑,電動農機補助2分之1外,淘汰同機種老舊燃油農機,農糧署另提供汰舊補助。 如圖的農地搬運車,汰舊補助額度9,000元。 (圖片提供/農糧署) 農委會農糧署「112年省工高效及碳匯農機補助實施計畫」第三階段農機補助申請將從8月20日起跑,10月10日截止。 為推動農業淨零碳排,除了電動農機補助比例以2分之1為原則,考量老舊燃油農機排碳量高,農糧署另提供燃油農機汰舊補助,農友申請電動農機補助時,同時報廢107年(含)以前購置同機種燃油農機,可額外獲得最高3萬元補助。

  2. 入春以來氣候愈來愈暖熱,國內也開始邁入西瓜產季,由農友種苗公司費時6年育成,單果重量僅約1臺斤的迷你西瓜「Miniball」今年首度進駐全家便利商店,要瞄準日常無暇備料的雙薪家庭、小家庭和單身族,即日鋪貨全臺「全家」FamiSuper超市店等300多家門市,農友種苗行銷長徐志表示,預計產季供 ...

  3. 20170818. 文/何嘉浩 攝影/黃世澤. 對農產品自產自銷的印象,如果還停留在農民開小發財車在路邊叫賣的景象,可就大錯特錯了。 農產品整體供應鏈從生產、分級、運輸到販售,每個環節都各有專業,其模式也會隨 著經濟發展、交通運輸、生活型態及人口結構而產生變化。 隨著工商業發展,農產運銷環節出現了販運商、集貨商、批發商、零售商等,再加上傳統批發市場、物流中心、超級市場、量販店與便利商店等通路,構成了今日複雜的供銷體系。 但網路普及,再加上低溫物流、電子商務、社群媒體與行動通訊興起,對有意擺脫盤商或通路制約,而嘗試自產自銷的農民來說,不但有新選擇,也帶來新契機。

    • 新加坡市場進口甘藷概況
    • 新加坡市場甘藷進口國家生產概況
    • 甘藷市場競爭力分析,越、日、澳值得關注
    • 新加坡市場雖小,卻因仰賴進口而極富潛力

    甘藷為糧食作物,一直以來其生產主要以供應各國內需市場,2016年甘藷全球總出口為51萬6千公噸,雖僅占全球產量不到1%,但近年貿易量逐漸增加。分析亞洲甘藷貿易情況,此區的貿易量從2005年3萬7千公噸增加至2016年7萬8千公噸,亞洲主要進口市場包括泰國、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其中以泰國進口量成長最大,從2005年368噸增加至2016年17,070公噸,而新加坡對甘藷需求也逐年成長,進口量從2005年7,306公噸增加至2016年9,341公噸。 分析泰國、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的進口依存度,發現泰國、馬來西亞與日本因其國內生產甘藷故進口依存度低,日本對甘藷的進口依存度僅2%,而新加坡不僅甘藷皆為進口,物流便利有利於運輸,另分析甘藷進口新加坡歷年單價,從每公斤0.507美元上升至1....

    外銷甘藷至新加坡的國家包括越南、印尼、日本、馬來西亞與澳洲等國,其中越南為主要外銷國家,占新加坡甘藷進口總價值51.6%,其次為印尼12.4%、日本11.7%、澳洲7.4%、馬來西亞6.8%,甘藷最大生產國中國大陸佔新加坡市場1%。 針對新加坡市場,分析各國出口甘藷單價,近5年越南出口單價平均約1.1美元/公斤,印尼為0.65美元/公斤,馬來西亞為0.35美元/公斤,越南出口單價逐年提高。日本占有率雖低僅11.7%,但其出口單價平均為3.82美元/公斤較其他國家高,且日本甘藷出口至新加坡的總量與價值皆具上升趨勢,顯示新加坡市場對日本甘藷有需求。台灣甘藷外銷至新加坡量雖少,但出口單價逐年提高,2015年出口單價為1.16美元/公斤。 越南栽培管理技術提升,全國平均單位面積產量提升至10公噸/公...

    從市占率、顯示性比較利益指數、出口單價分析各國競爭力,結果顯示,在新加坡甘藷市場中,越南市占率最高,其出口單價為1.34美元/公斤且價格穩定波動小,此外越南甘藷之顯示性比較利益指數為2.83高於其他競爭國,由此可知,越南為臺灣外銷生鮮甘藷至新加坡之主要競爭國家之一。 澳洲甘藷占新加坡市場7.9%,但顯示性比較利益指數高,較其他國家具出口競爭優勢,且出口價格1.39美元/公斤,與越南差異不大; 而日本占新加坡甘藷市場12.2%,歷年顯示性比較利益指數呈持續上升趨勢,雖其出口單價為3.68美元/公斤,屬於高價產品,但新加坡進口日本甘藷量仍逐年增加。綜合而言,澳洲與日本可視為台灣外銷生鮮甘藷至新加坡之潛在競爭者。

    新加坡甘藷市場規模雖不及其他東南亞國家,但其無生產甘藷皆須仰賴進口,此外其經濟發展進步,居民所得高消費力佳,對於臺灣而言,新加坡為可外銷品質佳之農產品目標市場之一。從市占率、顯示性比較利益指數、出口單價分析各國競爭力,結果顯示越南為主要競爭者,而澳洲與日本則為應持續關注發展對象。另新加坡市場對高品質的日本生鮮甘藷需求逐年增加,此市場需求提供臺灣出口高品質甘藷機會。 本文摘錄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技術服務季刊》6月號,原文標題為〈新加坡甘藷市場競爭情勢探討〉 1. 標籤 2. 外銷 3. 新加坡 4. 出口市場 5. 甘藷 6. 地瓜 1. facebook 2. line 3. twitter

  4. 現在,機會來了! 台灣缺乏農業工人的現象非常嚴重,大型機械終於受到青睞。 大型農場、代耕業者對於機械的需求暢旺,東南亞國家則是尚未進步到廣泛使用農機作業的階段,連農業最發達的泰國採收甘蔗到現在都還是使用人力,背著竹簍一根一根切斷、運送。 因此,林瑞峰在東南亞看到龐大的潛在商機。 10月初,農委會主委曹啟鴻由高雄農改場場長林景和陪同,專程前往谷林科技參觀不同階段與用途的農業機械。 根據林瑞峰轉述,曹啟鴻主委非常重視農業機械發展的未來性,農委會一方面計畫性的提高有機作物種植面積,同時因應台灣農村人口急遽減少的現象,同步推動農業機械化。 廠區堆滿各式農業機械。 台大機械碩士的林耀馨是林瑞峰的得力助手,林瑞峰飛到國外參展期間,廠裡大小事務就由林耀馨負責。

  5. 亞蔬中心副主任林彥蓉是國內知名的遺傳育種專家,她說,這些遺傳多樣化蔬菜老品種暗藏重要基因,可以應用於育種做品種改良,蒐集自30年前的蔬菜種原,與目前盛行的商業品種、改良品種相比,可能具有更多的抗性基因,也許更耐旱或更耐濕,把這些抗性基因利用雜交方式導入優良的商業品種,可以選育出更能適應氣候變遷的蔬菜品種。 今年是TAsVI計畫的第1年,今年9月亞蔬先進行這些古老蔬菜品種的種原繁殖與更新,未來才能提供有活力的種子以支持這項蔬菜種原倡議計畫,今日舉辦TAsVI啟動儀式,在亞蔬的菜田區,佇立泰國、印尼、菲律賓、越南、印度等14個亞洲國家國旗,各國國旗的後面就種植著這些國家古老的蔬菜品種,都是30年前亞蔬專家在當地蒐集並妥善保存於種原庫的特有或已經消失的蔬菜品種。

  6. 20180110. 企劃製作/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 傳統農用機械以柴油引擎為主,近年為解決空氣汙染問題而開始發展電動農機,但目前電動農機扭力不足,以至於無法滿足田間實際作業,也會因為負重過重而影響到車速,無法達到使用者對搬運速度的需求。 由國立嘉義大學(簡稱嘉大)艾群副校長帶領的嘉大團隊、國立成功大學團隊及南臺科技大學團隊以西螺果菜市場作為計畫發想地,思考如何讓農業機械可以田間運用又能在果菜市場運行卻不造成空氣汙染,團隊發現汽車採用的油電混合混合系統技術尚未被應用到農業機械上,從車輛發展的觀點來判斷,油電混合系統是農業機械未來發展趨勢。 以西螺果菜市場作為計畫發想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