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臺灣. 芮氏地震規模. 港澳. 黎克特制地震震級. 芮氏地震規模 (英語: Richter magnitude scale ,中國大陸稱 里氏震級 ,港澳稱 黎克特制地震震級 ),是一種表示 地震 規模大小的標度,由 芮克特 在1935年發明。. 他後來改進出了 近震規模 。. 它是由觀測點處 ...

  2. 芮氏地震規模 (英語: Richter magnitude scale ,中國大陸稱 里氏震級 ,港澳稱 黎克特制地震震級 ),是一種表示 地震 規模大小的標度,由 里克特 在1935年發明。 他後來改進出了 近震震級 。 它是由觀測點處 地震儀 所記錄到的 地震波 最大 振幅 的 常用對數 演算而來。 震級定義在距離震央100公里處之觀測點地震儀記錄到的最大水平位移為1 微米 (這也是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的最高精度)的地震作為里氏0地震,如果距震央100公里處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測得的地震波振幅為10 微米 (0.01毫米)為1,100微米(0.1毫米)為里氏2,1000微米(1毫米)為里氏3,10000微米(1厘米)為里氏4,如此類推。

  3. 2017年6月26日 · By wiki Public Domain. 地震學家芮克特Charles Francis Richter)和古騰堡(Beno Gutenberg)兩位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地震學家,想出了一個方式來解決量測方式的問題。 既然離震源越遠,振幅會越小,那其實只要製定一個標準距離、震幅的「標準地震」,將測量到的震波跟這個標準相比,就可以比較出地震大小了。 至於那個「標準地震」,指的是: 「以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量測距離100公里處發生的地震產生的最大震幅為0.001mm的地震,其規模為0。 看不懂沒關係,反正就是任何方式測量到的最大震幅,只要用數學方法轉換成可以和標準地震相比的數值,就可以計算出規模。 用更簡單一點的話來說,就是只要地震儀能測到某個地震,並且知道震源位置,就可以訂出規模了。

  4. 地震學家芮克特Charles Francis Richter)和古騰堡(Beno Gutenberg)兩位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地震學家,想出了一個方式來解決量測方式的問題。 既然離震源越遠,振幅會越小,那其實只要製定一個標準距離、震幅的 「標準地震」 ,只要將測量到的震波跟這個標準相比,就可以比較出地震大小了。 最好的方式,還是做出一套量度地震大小的物理量,最好是儀器可以直接測得的東西。 所以還是以儀器作為準則是最客觀且可重覆使用驗證的,但是不管怎麼擺放地震儀,都會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每次地震發生的地方與地震儀測的距離都不會一樣,地震是被動的測量,不是主動的觀測啊! 地震學家芮克特。 圖/ en:Caltech photograph, wikimedia commons.

  5. 2022年9月23日 · Photo Credit: Benjamin J. Burger / CC BY-SA 4.0 以地震儀上記錄到的最大地震波振幅是為芮氏規模 附帶一提和台灣一樣地震頻仍的日本並不是用芮氏規模而是用自己的日本氣象廳JMA規模針對週六台灣地震日本用他們的算法推估規模達7.2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17年6月30日 · 這問題芮克特也是有想過的但規模是用來描述地震本身的大小定義上本來也只能有一個值所以求出震源位置計算規模時, 實務上會把各地測站求得的規模值作平均 ,這也是為什麼地震規模只會到小數點後一位,因為精度是有限的。 以現今的地震站密度以及我們對地下構造的了解,大多時候如果增加了數個測站後,還需要修正的地震規模值,大概頂多只差個 0.1、0.2 左右,所以下次你看到事後有修正規模值或是不同單位的結果不同,也不需要太意外了! 從前從前,芮氏規模背後有個偉大的男人. 在之前的文章《 地震大小誰說了算? Part I:課本沒教的芮氏震規模 》中,有提到了最早設計規模的人是芮克特和古騰堡,好像我們都忘了後面那位厲害的科學家,連名字都忘了放上去,但他其實也做了某程度的貢獻。

  8. 芮氏地震規模 (英語: Richter magnitude scale ,中國大陸稱 里氏震級 ,港澳稱 黎克特制地震震級 ),是一種表示 地震 規模大小的標度,由 芮克特 在1935年發明。 他後來改進出了 近震規模 。 它是由觀測點處 地震儀 所記錄到的 地震波 最大 振幅 的 常用對數 演算而來。 規模定義在距離震央100公里處之觀測點地震儀記錄到的最大水平位移為1 微米 (這也是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的最高精度)的地震作為芮氏0地震,如果距震央100公里處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測得的地震波振幅為10 微米 (0.01毫米)為1,100微米(0.1毫米)為芮氏2,1000微米(1毫米)為芮氏3,10000微米(1厘米)為芮氏4,如此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