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地震度量 是用来表征 地震 强弱的 量度 ,是地震的基本参数之一,也是地震预报和其他有关地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1] 。 地震學家常用兩種形式不同,但重要程度一樣的地震度量來計算地震嚴重程度。 震級度量 是用來計算地震的力量或能量,而 烈度度量 則是用來計算在 地表 上某一點的震動強度。 发展历史. 烈度度量. 自从现代地震学形成以来,地震学家一直沿用地震烈度来度量地震的破坏后果和破坏程度 [2] 。 不过,人类能够利用地震计记录到的地震波形反演地震震源参数只有几十年而已 [3] 。 由于缺乏地震观测仪器,人类早期对地震的考察只能采用宏观调查的方式。

  2.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主要大地震的規模比較. 地震度量 是用來表徵 地震 強弱的 量度 ,是地震的基本參數之一,也是地震預報和其他有關地震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參數 [1] 。 地震學家常用兩種形式不同,但重要程度一樣的地震度量來計算地震嚴重程度。 規模度量 是用來計算地震的力量或能量 震度度量 則是用來計算在 地表 上某一點的震動強度。 發展歷史 [ 編輯] 震度度量 [ 編輯] 自從現代地震學形成以來,地震學家一直沿用地震震度來度量地震的破壞後果和破壞程度 [2] 。 不過,人類能夠利用地震計記錄到的地震波形反演地震震源參數只有幾十年而已 [3] 。 由於缺乏地震觀測儀器,人類早期對地震的考察只能採用宏觀調查的方式。

  3.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主要大地震的震級比較. 地震度量 是用來表徵 地震 強弱的 量度 ,是地震的基本參數之一,也是地震預報和其他有關地震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參數 [1] 。 地震學家常用兩種形式不同,但重要程度一樣的地震度量來計算地震嚴重程度。 震級度量 是用來計算地震的力量或能量,而 烈度度量 則是用來計算在 地表 上某一點的震動強度。 發展歷史 [ 編輯] 烈度度量 [ 編輯] 自從現代地震學形成以來,地震學家一直沿用地震烈度來度量地震的破壞後果和破壞程度 [2] 。 不過,人類能夠利用地震計記錄到的地震波形反演地震震源參數只有幾十年而已 [3] 。 由於缺乏地震觀測儀器,人類早期對地震的考察只能採用宏觀調查的方式。

  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地球 分層示意圖. 地函波規模 ( Mantle Magnitude ),是一種 地震度量 ,是 地震學 中用於表徵 地震 事件的重要基本參數,常用 Mm 表示 [1] 。 地函波規模同其他地震規模一樣,都是用來表徵地震強弱的量度 [2] 。 地函波規模的概念最先由布龍(Brune)等學者於1967年左右引進至 地震學 中 [3] 。 發展歷史 [ 編輯] 地函波規模的概念最先由布龍等學者於1967年左右引進至 地震學 中 [3] 。 隨後,奧卡爾(Okal)等人於1987年、1989年、1990年和1991年先後基於簡正振型理論,發展了一種變周期的地函波規模標度,用GEOSCOPE台網中超長周期地震儀所記錄的地函波資料測定了地函波規模 [4] 。

  5. 參考資料. 地震矩規模 (英語: moment magnitude scale ,縮寫: MMS ;記作 MW 、 Mw ),中國大陸香港澳門稱 矩震級是記錄地震強度的標度。 1977年由 美國 加州理工學院 地震學 家 金森博雄 教授制定。 計算公式為: ,其中 為 地震矩 [1] 。 由公式可以看出,地震矩規模每增加一級需要 倍的 能量 ,也就是31.6倍能量。 公式中使用的常數是為了使此標度與其他地震近震規模(如 芮氏地震規模 )的數值相似。 地震矩規模的優點在於它不會像近震規模那樣容易飽和。 亦即,大於某規模的所有地震之數值都相同的情況不會發生。 另外,此標度與震源的物理特性有較直接的聯繫。 因此,地震矩規模已經取代近震規模成為世界地震學家估算大規模地震時最常用的標度。

  6. 2024年4月26日 · 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多少来划分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 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里克特和宾诺·古登堡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即现在通常所说的里氏地震震级。

  7. hmn.wiki › zh › Richter_magnitude_scale里氏震级

    里氏震级. 在 里氏震级 [1] -也称为 里氏震级 或 里希特的震级 -是的强弱是衡量 地震 ,由开发 查尔斯·弗朗西斯·里克特 和他的划时代的1935年纸,他把它称为“震级”呈现。 [2] 这是后来修订并改名为 本地震级 ,表示为ML或M 大号 。 因为M的各种缺点的 大号 规模,大多数地震当局现在使用其他尺度,如 矩震级规模 (M w ^ ),以报告震级,但很多新闻媒体仍然把这些称为“里氏”大小。 所有的幅度尺度都保留了 原始 的 对数 特征,并被缩放为具有大致可比的数值(通常在尺度的中间)。 在震级尺度发展之前,地震强度或“大小”的唯一衡量标准是对地震 震中 附近观察到的震动强度的主观评估 ,按各种 地震烈度尺度 分类, 如 罗西-福雷尔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