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目前世界所通用的地震規模為芮氏規模 (M L),乃美國地震學家芮氏(Richter)於1935年所創。 其定義為:一標準扭力式伍德-安德森地震儀 (Wood-Anderson torsion seismometer)(自由週期0.8秒,倍率2800倍,阻尼常數0.8)在距震央100公里處記錄的最大振幅以微米 (10 -6 m)計的對數值。
  1. 其他人也問了

  2. 芮氏地震規模 (英語: Richter magnitude scale ,中國大陸稱 里氏震級 ,港澳稱 黎克特制地震震級 ),是一種表示 地震 規模大小的標度,由 芮克特 在1935年發明。 他後來改進出了 近震規模 。 它是由觀測點處 地震儀 所記錄到的 地震波 最大 振幅 的 常用對數 演算而來。 規模定義在距離震央100公里處之觀測點地震儀記錄到的最大水平位移為1 微米 (這也是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的最高精度)的地震作為芮氏0地震,如果距震央100公里處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測得的地震波振幅為10 微米 (0.01毫米)為1,100微米(0.1毫米)為芮氏2,1000微米(1毫米)為芮氏3,10000微米(1厘米)為芮氏4,如此類推。

  3. 里氏震级 (英語: Richter magnitude scale ,港澳称 黎克特制地震震級 ,台湾称 芮氏地震規模 ),是一種表示 地震 規模大小的標度,由 里克特 在1935年发明。 他后来改进出了 近震震級 。 它是由觀測点处 地震儀 所記錄到的 地震波 最大 振幅 的 常用對數 演算而來。 震級定義在距離震央100公里處之觀測點地震儀記錄到的最大水平位移為1 微米 (這也是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的最高精度)的地震作為里氏0地震,如果距震央100公里處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測得的地震波振幅為10 微米 (0.01毫米)為1,100微米(0.1毫米)為里氏2,1000微米(1毫米)為里氏3,10000微米(1厘米)為里氏4,如此類推。

    • 里氏震级/近震震级/地方性震级
    • 芮氏地震規模
    • 黎克特制地震震級
  4. 在地震報告中所指的地震規模是用來描述地震大小的尺度我國使用芮氏地震規模 (Richter magnitude scale),亦稱為近震規模 (local magnitude, M L ),是在1935年為了研究美國加州地區發生的地震而制定,使用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 (Wood-Anderson torsion seismometer)來測量,由觀測點處地震儀所記錄到的地震波最大振幅的常用對數演算而來。 以沒有單位的實數(例如6.5)表示。 由於當初設計芮氏地震規模時所使用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的限制,當芮氏地震規模大於某數值(約7.5)以上時會有「飽和」現象,也就是計算出來的所有地震規模值都趨近相同。

  5. 当初設計里氏地震规模時所使用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的限制近震規模ML若大於約6.8或觀測點的震中距超過約600公里便不適用里氏震级现在已被各国地震局抛弃改用改进的方法如矩震级MW))测量

  6. 基本介紹. 中文名 :里氏. 外文名 :Richter. 別稱 :芮. 提出者 :里克特. 提出時間 :1935年. 套用學科 :地質學. 基本信息. 計算. 直接同 震源 中心釋放的能量(熱能和動能)大小有關,震源放出的能量越大, 震級 就越大。 里克特 級數每增加一級,即表示所釋放的熱能量大了√1000(約31.62)倍。 假定第1級地震所釋放的能量為1,第2級應為31.62,第3級應為1000,依此類推,第7級為10億,第8級為316.2億,第9級則為10000億。 由於 地震儀 的位置並不在 震中 ,考慮到 地震波 在傳播過程中的衰減以及其它干擾因素,計算時需減去觀測點所在地規模0地震所應有的 振幅 之 對數 。 里克特製的單位是「級」。 震級能量.

  7. 2017年6月26日 ·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知道地震的大小,除了可以用來比較、讓大家知道地震大小的概念之外,將地震的大小某程度的科學量化與統計,也是讓我們了解地震行為的最基本方式。 文:阿樹. 「這次地震是幾級? 有比九二一大嗎? 如果有人這樣問我,我得要先揣測他到底是在問我震度還是規模? 當然如果對方有提到九二一集集地震是7.3級」,或許可以猜想他說的是規模」。 但這背後卻還有另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到底分得出震度和規模嗎? 我要怎麼樣才能精準的回答他的問題? 花點時間,聽聽「地震規模是怎麼來的故事」,或許我們可以更清楚明白,它是什麼? 以及正確運用的方式。 「規模」和「震度」常搞混,但真的差很多. 不是科學家龜毛執著,而是它背後的意義實在大不相同。

  8. 芮氏地震規模 (英語: Richter magnitude scale ,中國大陸稱 里氏震級 ,港澳稱 黎克特制地震震級 ),是一種表示 地震 規模大小的標度,由 里克特 在1935年發明。 他後來改進出了 近震震級 。 它是由觀測點處 地震儀 所記錄到的 地震波 最大 振幅 的 常用對數 演算而來。 震級定義在距離震央100公里處之觀測點地震儀記錄到的最大水平位移為1 微米 (這也是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的最高精度)的地震作為里氏0地震,如果距震央100公里處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測得的地震波振幅為10 微米 (0.01毫米)為1,100微米(0.1毫米)為里氏2,1000微米(1毫米)為里氏3,10000微米(1厘米)為里氏4,如此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