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彰化縣議會70週年- 電子書 彰化縣議會70週年-電子書 Search Zoom In Thumbnails Auto Flip Share First Previous Next Last Share by Email Fullscreen Print Search ...

  2. 2020年10月23日 · 基隆市議會今天舉行70週年會慶,議長蔡旺璉及副議長林沛祥分別表揚資深議員及績優議會員工,應邀出席的市長林右昌與全體議員一同切下生日大 ...

    • 省參議員與二二八
    • 1950、60年代「五龍一鳳」
    • 圍剿《風雨之聲》事件
    • 誓詞風波、退席事件與「國語」爭議
    • 與省主席的民主對話
    • 從橋頭事件到美麗島事件
    • 美麗島事件之後
    • 參與自由化與民主化

    1946年5月1日臺灣省參議會成立,雖然省參議員並非人民直選,其職權亦相當有限,但作為當時臺灣最高的民意機構,總是許多臺灣人民的民主期待。省參議員們也多積極問政,回應人民的期待。 然隔年發生二二八事件,為扮演官民之間溝通的橋梁,先有「緝煙血案調查委員會」的成立,四名溝通代表當中就包括省參議會議長黃朝琴與省參議員王添灯。其後在臺北市中山堂成立「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十七位常務委員當中就有九位省參議員,其他各縣市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的核心領導人當中亦多有省參議員。3月7日該會向行政長官陳儀提出「32/42條處理大綱」,其中就包含許多自由民主的要求,遍及人身自由、言論出版自由、結社自由,以及財產權、參政權的要求。然不久國軍二十一師登陸,開始武力鎮壓,不少省參議員罹難或入獄。

    1957年4月21日舉行的第三屆臨時省議會議員選舉中,李萬居、郭雨新、吳三連、郭國基、李源棧與許世賢等人當選議員。彼等為臺籍在野改革派代表人物,當時在議會常批評統治當局諸多不當作為,也常提出民主人權等改革訴求,而有「五龍一鳳」之稱,在1950、60年代臺灣民主發展過程中有其代表性。 他們在議會常對威權政治提出批判以伸張人權,例如他們曾就涉及人身自由的戒嚴體制、取締流氓辦法、濫捕現象、刑求現象、陪審制度、冤獄賠償,以及赦免制度要求政府反省。也曾針對禁止「詆譭政府」對言論自由的戕害提出批評。 此外,他們也常批判買票、作票、一人競選、選監體制、公務人員違法介入等選舉不公的現象,而且曾以媒體、議會、集會、司法、結社等方式進行抗爭。其中,1960年聯合雷震等外省籍民主菁英發起籌組反對黨「中國民主黨」最...

    1970年代後,臺灣內外政局產生許多重大改變。1971年聯合國代表權被北京取代,衝擊了國民黨統治臺灣的外部正當性,使其轉向臺灣內部尋求統治正當性。1972年蔣經國出任行政院長,開始任用較多臺籍菁英,同年也開始中央民意代表增額選舉。不久,第五屆省議員(1973-1977)選舉,幾位無黨籍人士當選省議員。 在第五屆省議員任期結束前半年,發生一場圍剿省議員許信良《風雨之聲》的事件。《風雨之聲》出版於1977年4月,是許信良在該屆省議員任內質詢與提案所編輯成的問政記錄。其中,他將該屆省議員分為世家、財閥、公教人員與職業政客等四種類型,且有若干評論,卻遭議會同仁圍剿。 然而,圍剿事件經媒體報導,反而使民眾要求改革的呼聲高漲,並大幅提升許信良之社會聲望,為他不久後參選桃園縣長打下基礎。此事件更激勵許多人...

    1977年11月19日舉行包括第六屆省議員(1977-1981)在內的五項地方選舉,當天因選舉舞弊爆發警民衝突事件(中壢事件)。選後非國民黨籍省議員當選二十一名,擁有近30%民意支持,其中多為具備反抗精神與民主意識的黨外勢力。這些黨外省議員就職後,除了對中壢事件進行大會診,也常就敏感的政治議題進行質詢,使省議會生態出現巨大變化。 1977年12月20日省議員宣誓就職,省議會的作業單位誤將官員誓詞給省議員宣誓,黨外議員們卻認為茲事體大而要求補宣誓。對此,何春木、黃玉嬌、邱連輝,以及張俊宏等議員皆提出批評。大多數議員都以補簽一份正確誓詞了結,唯有林義雄、張俊宏、黃玉嬌與張賢東等四人為表示對民意代表一職之忠誠,重新舉行宣誓典禮。 此外,在宣誓就職後舉行之正副議長選舉中,林義雄要求議場內參加就職典禮...

    1978年6月12日林洋港接任省主席,黨外議員張俊宏與林義雄常質詢民主相關議題。例如,他們批評許多達官顯要將子女與資金外移,也批評許多政經特權,他們認為解決之道即是實施民主。又如,針對當時軍隊在省議會附近演習一事,他們以「大軍壓境」為題提出批評。再如,他們也抨擊官僚政治忽視民意、執政黨過度干涉地方選舉、政府佔盡人民便宜,以及忽視農工困境等現象。黨外議員展現的民主訴求與政治批判,確實使省議會出現新的政治氣象。 1979年11月19日至20日,黨外議員聯合進行省政總質詢,旨在探討戰後政府在臺灣的施政,為臺灣議政史上人數最多且時間最長的聯合質詢。質詢聚焦在三民主義,包括讓臺灣重返國際社會以圖生存之民族主義;要求政府堅守民主憲政之民權主義;照顧農工大眾以達成經濟平等之民生主義。質詢議員包括張俊宏、黃...

    1979年1月21日,警備總部以「涉嫌參與匪諜吳泰安叛亂」為由,逮捕余登發和余瑞言父子,兩人分別為省議員余陳月瑛的公公與丈夫。隔日,若干黨外人士為了聲援余氏父子而在高雄橋頭與鳳山等地舉行示威遊行,史稱「橋頭事件」,為戒嚴以來首次反政府示威遊行。其中,時任省議員有何春木、林義雄、邱連輝、張俊宏等人參與示威。 1979年8月《美麗島》雜誌創刊,許多省議員加入《美麗島》雜誌,其中張俊宏為總編輯,林義雄為發行管理人,何春木、余陳月瑛、林樂善、林義雄、邱連輝、陳金德、黃玉嬌、周滄淵、張俊宏、傅文政、蔡介雄、趙綉娃、蘇洪月嬌等人為社務委員,網羅大量黨外位省議員。此外,張俊宏、邱連輝、黃玉嬌也曾於《美麗島》雜誌撰文,彼等之文章頗能反映時弊,有其重要時代價值。 朝野在劍拔弩張之際,雙方也曾展開一連串政治溝通...

    黨外陣營雖受到美麗島事件之打擊,卻也獲得更多支持與同情。1981年底選出第七屆省議會(1981-1985)議員共七十七人,其中無黨籍議員有十八人,被視為黨外陣營者有十四人。在美麗島事件的陰影下,黨外陣營以省議會做為重新出發的重要據點。當時臺灣議會政治之運作已近四十年,然而省級地方自治卻始終未能法制化。因此,這些黨外議員之議政方向聚焦在爭取地方自治法制化,也質疑省政府組織違法與違憲之處。 例如,1984年6月,省議會審查省府預算時,黨外議員蘇貞昌等人主張刪除十二名超額省府委員之預算。他們也附帶決議,請省政府轉請中央政府依據憲法修正省政府組織法進行適法改革。隔年5月,又逢省議會審查省府總預算,省府委員的名額爭議仍然沒有適切處理,在具有人數優勢的國民黨議員強行表決通過後,十四位黨外省議員隨即宣讀辭...

    第八屆(1985-1989)、第九屆(1989-1994),以及第十屆(1994-1998)是最後三屆省議會。臺灣正好在這時期(1985-1998)經歷了風起雲湧的自由化與民主化改革,其中有不少省議員參與。 民進黨組黨 民主進步黨於1986年正式組黨前,幾名黨外人士籌組建黨十人小組,其中游錫堃為現任省議員。9月28日,黨外人士在圓山大飯店宣佈成立民進黨,省議員黃玉嬌主張以「臺灣民主黨」作為黨名,省議員何春木則主張以1960年組黨時採用過的「中國民主黨」,最後以「民主進步黨」作為黨名。之後十八人工作委員會成立,11月10日召開第一次全國黨員代表大會。十八人之中,周滄淵、游錫堃與蘇貞昌為現任省議員。 農民運動 1980年代以降,臺灣與美國間出現巨大貿易逆差。為了平衡逆差,我方擴大開放外國農產品進...

  3. 走過70 見證民主─臺灣省議會七十週年專刊」,以具代表性史料 (照片、檔案)172則,來呈現議會歷史上重要的人、事、物,引領讀者認識臺灣省議會七十年來的發展歷程。 分類. 書籍分類 :文化歷史. 出版品分類:圖書. 主題分類: 內政及國土>民政. 施政分類: 內政及國土安全>民政. 其他詳細資訊. 適用對象:成人 (學術性) 關鍵詞:臺灣省議會,臺灣省參議會,臺灣省臨時省議會,臺灣省諮議會,臺灣,民主,議政. 附件:無附件. 頁/張/片數:260. 授權資訊.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臺灣省諮議會.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研究組 姓名:劉政杰 電話:04-23311323 地址:台中市霧峰區中正路734號.

  4. 2021年2月3日 · 彰化縣議會4日歡度議會成立70週年紀念因應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暫停舉辦各項慶祝活動,卻將議會歷屆沿革概況、各式統計數據以及近十年議會 ...

  5. 其他人也問了

  6. 基隆市議會昨舉行70週年會慶,應邀出席的市長林右昌與全體議員一同切下生日蛋糕,祝議會生日快樂。

  7. 2020年10月23日 · 基隆市議會今天舉行70週年會慶,市長林右昌出席致詞表示,市府和議會就像車子兩邊的輪子缺一不可,府會雙方合作才能讓市政工作走得長遠。 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