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9日 · 如何判斷車商有沒有調表究竟要怎麼做才能避免買到調表車有人說靠經驗法則來判斷以國內的用車習慣來說1 年開 10,000 公里算是正常並進一步對照出廠年份就能略知表上數字的真實性另外也有人說回原廠接電腦透過前一次的保養紀錄推估表 ...

  2. 2020年12月9日 · 筆者特別整理出一份簡易流程。. 魔鬼藏在細節哩,不要輕忽其中的步驟,多想想幾分鐘再簽約,保障自己不會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鑑於太多買中古車新手搞不清楚流程,不知道哪個階段要給甚麼證件是合理的。. 筆者特別整理出一份簡易流程。. 1. 決定預算 ...

    • 全球疫情衝擊汽車產業,臺灣市場難以置身事外
    • 時間就是金錢,購車前先確認交車等待期多久?
    • 確認新車標配與選配項目,是否有受到晶片供應干擾?
    • 關注各廠售價調漲資訊,2021 年式現車或 2022 正年式新車有差異
    • 運用網路平臺快速掌握購車資訊,善用付款折讓服務能省則省

    臺灣當然也無法置身事外,好不容易大家撐過 2021 年中疫情的衝擊,疫情獲得控制也同步提升新車買氣。但是,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大家想好好買輛新車,也得看全球各車廠新車或零組件供應的臉色。 這就造成了今年底詭譎且尷尬的情況,消費者想買車,車廠也想賣車,但事與願違,新車供應量非但不夠,各車廠與代理商卯足全力爭取配額,但仍不足以充足供應市場需求,甚至部分配備受限於晶片短缺而無法於產線安裝搭載,供需失衡與成本增加的現象,都進一步加劇這波車價調漲、交車期延長與配備短缺異動的現象。 不只想買車的消費者感到徬徨,原本對年底衝刺寄與厚望的第一線經銷體系更顯無奈,這態勢買賣雙方沒有人是贏家。 當然,若你短期不急著買車,或許,就先讓這波缺車漲價的子彈們,先飛一陣子再說,等個幾個月再觀察看看。 不過,對許多人而言,...

    首先,先確認自己能忍受多長的待交車期?1 個月、1 季、半年或者可以更久? 除非你非那款車不買,也願意接受漫長的等待,那另當別論。 不過,時間也有相對應的成本,特別是出乎預期的等待,可能干擾你原先的用車規劃。長期關注 U-CAR 報導的讀者,應該會留意到自 2021 年中開始,部分進口車交車期已經明顯拉長。所以請在購車之前,先行瞭解不同品牌供應車輛的狀況,若是在庫現車可以直接領牌,當然是最妥當的。 若不是的話,先確認下訂後,車輛規劃的生產期與到港船期,建議可以與汽車業務協商將相關資訊寫於訂單內,並確認新車訂單編號與排序,讓自己對交車等待期有所依據。簡單來說,各家車廠在於訂單與交車規定不盡相同,重點是買賣雙方先行釐清權益與義務,才不會有過大落差,壞了買車與交車的好心情。

    來自晶片短缺的影響,不只影響新車產能,也造成部分新車標配或選配的變動。國內已有許多消費者接獲通知,新車因晶片短缺而無法供應部分配備。而到了今年底,國內許多進口車的總代理也陸續公告部分產期的新車將缺少如主動安全防護、電調座椅或無線充電等配備,也停止部分選配備提供。 當然,各家車廠與甚至個別車系車型的狀況都不一樣,也要看自己對短缺的配備是否能接受?在這段時期選購車需要特別留意。

    此外船期的不穩定以及物流成本上升,也影響車輛的售價持續上揚。一般進口品牌如 Toyota、Hyundai 與 Volkswagen 都相繼宣布旗下進口車款幾乎全面調漲,包含熱門車款如 Toyota Camry、Volkswagen Tiguan 與 Golf,即使配備沒有更動,但新年式車型也多所漲價。至於豪華品牌 Mercedes-Benz、BMW 與 Lexus 等,同樣也陸續宣布車系售價調漲或配備異動訊息。 因此,消費者要格外留意各品牌車系調漲時間點,以及車型年式的差異,例如,若調漲車型是由 2022 年 1 月開始生產的正 2022 年式起算的話,代表若現有經銷據點仍有 2021 年式車款,仍可維持調漲前的售價,也相對有機會取得較佳的議價空間。部分車廠則以接單的時間點來劃分的話,那消費...

    當然,新車市場銷售資訊與條件混亂多變的時期,想要年底以划算價格購車、以及能穩定交車的消費者,所需要做的「功課」絕對是要更多的。建議網友也可以運用「U-CAR 汽車好業代」、「U-CAR 購車頻道」與每月整理的汽車促銷情報等,更有效率地掌握資訊與購車條件。 近期,更有品牌如 Toyota 推出數位服務,推出包含「和泰 Pay」、「和泰 Points」,以及「中國信託和泰聯名卡」等內容。除了一般購物消費累積的專屬紅利點數外,最重要的是,在促銷寒冬之際,仍提供購車時支付車款 1%無上限回饋的優惠幅度。 以新車價 90.9 萬元的車款為例,若與業代爭取到 0.9 萬元的折讓,而後用和泰 Pay 綁定聯名卡購車,可獲得 1%、即 0.9 萬點的回饋,並可用 1 點 1 元折抵回廠維修保養、精品等費用。...

  3. 2020年12月9日 · 車況的確認除了靜態的檢查外,動態的路試也是不可少的程序,如何在短短幾分鐘的試車時間裡,將一輛二手車的車況測試出來,就是本單元想要與大家分享的重點。可別在傻傻像開自家車一樣開二手車,這樣是無法將車況測試出來的。

  4. 2022年7月8日 · 先是在奧地利找不到站點,在義大利終於找到站點,4 支樁卻 1 支是故障的,整個充電的體驗讓他整個抓狂。 由包含 Volkswagen 在內的主要歐洲車廠所聯合投資設立的 Ionity 充電站服務商,在 Herbert Diess 興沖沖地駕駛 ID.3 時,Ionity 所提供的充電服務遭到 Herbert Diess 無情地抱怨。 小亮認為,這個就是現今傳統車廠發展電動車所面對的最大問題:高層都沒有確實使用電動車。 我敢打賭:汽車公司高層從來沒有自己去充電過! 就汽車產品力的評價能力,各汽車公司的高層絕對都是箇中高手,設計美不美、操控好不好、乘適性好不好、隔音好不好、配備好不好,這些高層都是一試便知,這些從職場中激烈鬥爭脫穎而出的高階經理人,各個都是汽車產品評價的高手。

  5. 2024年5月25日 · 2009年8月,一輛ES350因為腳踏墊干擾油門踏板,導致車輛不正常加速而引起的死亡事故,讓Toyota召回大約420萬Toyota與Lexus品牌產品。接著2010年1月,Toyota再度身陷召回事件陰霾,由於油門踏板復位異常,使得Toyota必須召回230萬輛產品,也讓美國公路安全管理局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NHTSA ...

  6. 2020年12月9日 · 根據 Etu 知意圖公司以 CarInsight 系統進行分析,在 2016 年前 7 個月的時間之中,Lexus 在 U-CAR 總計 113,764 車次參與了車種比較,其中 15,691 次,是由 Lexus ES 車系所貢獻的。 在 15,691 次之中,最受消費者青睞的是建議售價 169 萬元的 ES 200 豪華版,共有 6,286 次之多,在車系之中佔 40.1%,其次則是建議售價 179 萬元的 ES 200 頂級版,共有 2,500 次,佔 15.9%;ES 300h 豪華版、ES 300h 旗艦版以及 ES 200 旗艦版都在伯仲之間,在 10.4%至 11.3%。 而 2 種動力的頂級 Navi 車型則是消費者比較次數最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