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17日 · 勞動部安心即時上工計畫申請登記管道。. (圖由勞動部提供). 〔記者李雅雯台北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本土疫情衝擊就業市場勞動部拋出安心即時上工計畫2.0版維持原有釋出公部門工時工作機會外將上工期限從6個月拉高 ...

  2. 2022年12月23日 ·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維琛解釋,關於勞工未修完的特休假,處理方式有3大重點,第1是勞工的特休假在年度終結時,雇主一定要進行「結算」,計算還剩下多少天,這些剩下的特休假,雇主不可以結算,甚至自行規定「未休完就沒了」,一定要依照未休天數發給工資。 第2,勞工對於結算後剩下的天數,可以向雇主提出「保留至明年休」的要求,但是否同意遞延至隔年休,是雇主的權利。 黃維琛解釋,該法條的重點在於,雖然勞工可以提出「明年再休」的要求,但在企業的營運上,必須讓雇主保留充足的人力,假設市場預期明年景氣不好,但該公司的訂單卻多完,雇主同意勞工特休假遞延至隔年,屆時卻可能找不到足夠的人力來因應訂單需求。 因此,立法上雖給予勞工提出「延後休」的權力,但特休能否延後,仍讓雇主保有同意權。

  3. 2022年6月17日 · 勞動部勞動保險司司長陳美女指出勞動保險司歸納眾多失業民眾的疑問發現除了不清楚失業給付的申請資格誤以為參加勞工保險就可以領失業給付」,因此提醒雇主無論僱用人數多寡都應依就業保險法規定為僱勞工參加就業保險以確保勞工請領給付權益。 除了申請資格外,也有不少勞工不清楚「失業給付」的請領時機。 勞動部表示,失業給付並無規定應於離職後須馬上提出申請,只要在非自願離職退保後 2 年內申請即可。 此外,考量就業保險目的是為了促進就業,失業給付並非1次可申請領6個月,而是必須在領完第 1 個月的給付後、隔日起 2 年內,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失業再認定,給付才會繼續發給。 第3,不少民眾也詢問在請領失業給付時「可否兼職打工?

  4. 2023年7月1日 · 柯秀燕鼓勵青年要拿出勇氣面對職場的挑戰在職場上也要具備好的品格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學習的習慣全力以赴這4個特質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職涯裡的貴人,「跟著蒼蠅會找到廁所跟著蜜蜂會找到花朵」,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職涯裡的蜜蜂。 企業代表、華泰電子副總賴貞伶表示,人生就是一連串的選擇,進入場前如何做選擇很重要,除了可借助青年職涯發展中心,也要保有知識、態度、學習、創新4個要點。 甫進入職場的應屆畢業生劉于亘則分享,當初不知道如何寫履歷,所以從網路中找到的模板來套寫,後來經過YS諮詢師幫忙做「履歷健檢」和一對一指導,提醒要條列化、數值化,也因此訓練出邏輯能力,對工作上也有幫助。

  5. 6 天前 · 求職者要在履歷中向雇主證明,你有能力在這項工作中取得成功。招募活動示意圖。(路透) 林浥樺/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曾在輝達(Nvidia)、Google擔任過招聘工作的人資顧問法克雷爾(Stefanie Fackrell)查看了上千份履歷,她建議求職者別在履歷上做3件事,因為這會讓你看起來沒付出 ...

  6. 2016年11月21日 · 德晃公司董事長許恩德說人才斷層是台灣中小企業面臨最嚴重的問題必須全面檢討現有教育及人才培育制度讓台灣脫離年輕人找不到工作企業卻找不到人的惡性循環許恩德指出盲目升大學已讓台灣人才培養嚴重傾斜部分年輕世代因為手上的大學文憑不願從事比較辛苦的基層工作或是第一線製造工作但又無法學得扎實且能具體實踐理論不足以應付職場需求更難著眼於創新研發不僅讓台灣競爭力流失也讓年輕世代無法在職場競爭。 許恩德建議新政府加強技職教育與大學教育分流,技職教育歸於專業技術的訓練與培訓,而非淪為大學學生來源另一路徑,造成人才培育混亂,犧牲年輕世代的競爭力。 許恩德建議新政府在勞工政策上,必須拿出魄力與遠見,最忌諱舉棋不定,政策若是朝令夕改,讓勞工與企業主都無所適從。

  7. 2021年12月28日 · 勞動部指出根據勞工請假規則勞工因為普通傷害疾病或生理原因必須治療或休養未住院的傷病假在1年內合計不得超過30天若是超過確實可構成雇主資遣受僱勞工理由1名受僱勞工表示在今年10月底報到新工作結果2週後卻出車禍必須開刀住院因此請假1個禮拜。 回到工作上後接種疫苗,對於疫苗反應大,再請了疫苗接種假;後續又因為自身疾病發作,零星請了幾天假。 卻在12月中被單位主管約談,直指因為「請假太多」沒能跟上工作進度,所以必須資遣。 該名勞工認為,身體上的病痛和傷害絕對不是勞工所想要的結果,這也不是自身可以控制的範圍,公司卻不能體諒勞工。 尋尋覓覓好不容易獲得這份工作,彼此面談也是互相有所期待,現在卻被雇主說不要聘僱就不要,勞工好像是「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物品,沒有獲得尊重和善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