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Heho健康. 更新於 2023年03月20日08:08 • 發布於 2023年03月20日09:00 • 王芊淩. 外界對痔瘡總是帶著迷思許多患者除了難以啟齒就診之外也很怕痔瘡手術疼痛事實上在醫療科技進步之下痔瘡手術也能有微創的選擇亞東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官泰全指出:「傳統痔瘡切除手術如同將痔瘡挖除因此有人形容如同生產一般疼痛微創痔瘡切除手術可將傷口縮小有效將低疼痛感近年來也有雷射痔瘡消融手術可供選擇。 內痔和外痔從「齒狀線」做區分. 別以為痔瘡只會發生在男性身上,其實不論男性、女性同樣受其困擾,只是過往怎麼似乎男性出現痔瘡的機會較多,主要可能與工作型態有關係,男性從事較多體力勞動工作、導致增加腹壓,此外中年、老年身上也較常發現。

  2. 優活健康網. 發布於 2023年03月16日09:30 • 馮逸華. 想解決痔瘡宿疾手術該怎麼選醫師表示常見痔瘡手術有傳統微創雷射等3類依預後程度有不同特色以往傳統痔瘡切除手術原理是將痔瘡挖除」,不僅疼痛感較強烈恢復期也較長目前已有微創切除手術及雷射消融手術可選擇更提供痔瘡手術1圖表比較。 30歲的王先生從小有便秘困擾,又因工作長時間久坐,在一次麻辣鍋聚會後,排便時發現肛門口出現1顆小肉球,需要用手推回去,非常不舒服,到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檢查發現是痔瘡,且已是第3級內痔。 延伸閱讀: 大便有血,是痔瘡還是腸癌? 外科醫師教你:看糞便「這顏色」判斷. 痔瘡分級、內外痔症狀特徵. 亞東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官泰全指出,痔瘡在肛門口以齒狀線為界,可以分成內痔與外痔:

  3. Heho健康. 更新於 2023年10月20日09:54 • 發布於 2023年10月20日12:00 • 謝承恩. 痔瘡是一種常見的肛門疾病常造成患者肛門不適出血等症狀傳統手術的切口大又容易影響日常生活然而透過新型的微創雷射消融手術可以迅速讓痔瘡萎縮術後恢復期大幅縮短根據健保統計每年有數十萬名台灣居民因痔瘡而尋求治療。 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凱祥指出,微創雷射消融手術(LHP)合併高位血管綁紮在痔瘡治療上的應用,在治療痔瘡治療是一大突破。 傳統痔瘡手術強忍不適. 傳統手術治療往往有較大的切口,術後伴隨明顯的疼痛和較長的復原時間,為了避免在術後康復期間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許多民眾選擇強忍症狀不願接受手術治療,又導致症狀持續惡化,治療困難程度增加。

  4. 其他人也問了

  5. 痔瘡全切除手術各家手術方式略有不同手術切除是目前最快速且有效降低復發率的作法缺點是術後會疼痛至少一週以上新型能量刀痔瘡全切除手術與傳統手術手法類似唯一不同在於自費使用利嘉修爾刀或協波刀取代傳統電燒刀

    • Serena Hu
  6. 治療痔瘡的方法很多種輕微痔瘡可以通過改變飲食習慣保持規律的排便習慣以及使用局部止痛藥或溫水坐浴來緩解症狀而急性腫脹的痔瘡可藉由藥物Diosmin有效達成症狀緩解然而要根除痔瘡還是得依靠手術治療痔瘡手術是一種在嚴重或無法通過保守治療方法緩解症狀造成生活品質下降的治療方式手術的目的是減輕或消除痔瘡引起的不適疼痛和其他症狀以下是幾種常見的痔瘡手術方法: 1. 傳統的開放性手術: 在麻醉下,醫生會切除或縫合痔瘡組織,通過切割或縫合來修復損壞的組織,面對不同程度的痔瘡,還可以搭配上進階器械例如超音波刀或著是組織凝集刀達成減少出血量。 然而相對傷口較大,術後疼痛感相對明顯. 2.

  7. 此手術最大的好處是傷口極小疼痛感只有1~2分只會在手術後感到肛門脹脹的且一星期後就幾乎恢復大幅降低了手術後的不適尤其對內痔為主的病人效益極高。 若病人有部分外痔,可以合併在同次手術一同切除,相較其他手術方式,疼痛感還是大幅減少。 依照每位病情差異痔瘡長得狀況差異需與醫師做完整討論才能選擇合適的手術。 此外,儘管做完手術後痔瘡復發率低,但還是要維持好的生活習慣,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且多運動,養成良好排便習慣,才是維持健康肛門的不二法門。 諮詢專家: 亞東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官泰全主治醫師. 文、王芊淩/圖、巫郡俊. >>追蹤最新疫情!馬上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8. 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2023年11月02日02:00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手術只是治療痔瘡的方法之一並不能保證永遠不復發因此預防痔瘡產生尤其痔瘡治療後),主要還是要從排便習慣飲食和生活方式上做調整更應改變原有的不良生活習慣避免痔瘡再復發。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我有痔瘡怎麼辦?是正常的嗎? 「痔瘡其實人人都會有當你使用肛門15~18年就會產生它是我們身體上的一個正常組織肛門軟墊 (anal cushions)」,能幫助括約肌在收縮的時候,能協助緊閉肛門,不會有糞便滲漏。 罹患痔瘡的高危險群有哪些人呢? 長期的排便習慣不好 (如:便秘、長時間坐在馬桶上滑手機、看書) 作息不正常(如熬夜) 愛吃辛辣或油炸等刺激性的食物,或是纖維攝取不足. 懷孕的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