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淨灘、蔬食、各類環境生態影片展覽

      【世界地球日51周年】51件地球人應該做的事
      • 今年美國總統拜登Biden邀請全球40位領導者參加4月22日和23日舉行的線上高峰會,以強調採取更有效氣候行動的緊迫性。 台灣在2000年起開始參與地球日行動,並提出至今耳熟能詳的警語:「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每年台灣政府與民間團體企業單位會以淨灘、蔬食、各類環境生態影片展覽等活動來響應,最為我們熟知的是同時關燈一小時,提醒生活中節約能源。
      toaf.org.tw/activity/collection/1120-51-51
  1. 其他人也問了

  2. 今年是台灣地球日第四度於華人世界發起百萬綠行動大募集,始於地球日總部於2017年起,為了迎接Earth Day 50週年,在全球募集「 3 Billion Acts of Green」。 「 百萬綠行動」以整合線上與線下的方式,串聯個人、團體、企業及政府部門共同實踐綠色生活提案,並將實踐成果登錄於台灣地球日網站上。 這項活動引起了位在美國華盛頓DC.的地球日總部 (Earth Day Netword)的關注,並對於台灣在環境保護上付出的努力表達肯定。 活動至今已累積超過338萬次綠行動,共獲得超過101家合作夥伴/企業及響應人數超過70萬人次。 百萬綠行動的核心理念是「說到做到愛地球」,用行動取代空談,號召所有地球人實踐友善環境的生活。

  3.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自2002年開始翻譯地球日網站資訊,並於自2009與地球日網絡(Earth Day Network)正式簽訂合作備忘錄,擔任台灣地球日窗口,舉辦各式活動與倡議,鼓勵民眾從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育樂來實踐綠色生活,2024 地球日年度主題:「Planet vs. Plastics | 多一 ...

    • 世界地球日的由來
    • 世界地球日的關鍵改變
    • 2024世界地球日主題:多一塑不如少一塑(Planet vs. Plastics)
    • 歷年世界地球日主題
    • 守護地球,從日常生活中做起
    • 綠色和平在臺超過十年的環境里程碑
    • 《綠色生活行動指南》,環保其實很簡單!

    世界地球日起源自 1969 年 1 月,加州聖塔芭芭拉鄰近外海的一座聯合國油井發生爆炸,超過 300 萬加侖(約 1135.59 萬公升)的油外洩,導致 1 萬多隻的海鳥、海豚和海獅等生物喪生,長達 56 公里海灘受到嚴重污染,引發全球對環境問題的關注。 ▲1969年加州聖塔芭芭拉原油外洩與污染的新聞畫面。 當時,來自威斯康辛州的參議員蓋洛德·尼爾森(Gaylord Nelson),因為長期關注環境惡化議題加上受到學生反戰運動的啟發,決定透過巡迴演講,將「空氣與水污染」的概念注入學生反戰抗議的能量。 尼爾森和和當時的青年激進主義者丹尼斯•海斯(Denis Hayes)組織校園活動,並選定 1970 年 4 月 22 日為第一屆世界地球日(Earth Day),引起全國媒體與大眾對環保的關注。

    422 世界地球日啟發了 2,000 萬個美國人橫跨東西兩岸示威遊行,相當於每 10 位就有 1 位美國人參與這場世界上最早的大規模環境保護運動。在這一天,眾人跨越職業、政治、黨派和社經地位,罕見達成共識,呼籲保護乾淨的空氣與水源,籲請人類愛護地球、停止破壞。 這場運動推動了「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的成立,促進了多項環境保護法案的通過,更直接催生 1972 年聯合國第一次的人類環境會議。  ▲第一屆世界地...

    塑膠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家具材料、免洗餐具、飲品容器、食品包裝,乃至我們穿的人造纖維,甚至透過水循環和食物鏈回到我們的身體。 2024 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多一塑不如少一塑」(Planet vs. Plastics),呼籲全地球人團結一心,終結塑膠污染對地球與所有生物的危害。這次活動積極倡導 2040 年全球塑膠產量減少 60%,為下一代打造一個零塑膠的未來。 或許您會想知道,為什麼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減塑?因為2024 年是解決塑膠問題的關鍵一年,只剩下 4 月和 12 月的最後兩輪《全球塑膠公約》談判機會。 減塑目標必須強而有力,才能有效減緩塑膠污染危機,綠色和平主張《全球塑膠公約》須設定「2040 年前減產 75% 塑膠量」,才能加快推動減塑步伐、並守住 1.5 度升溫...

    世界地球日2023:投資我們的星球(Invest in Our Planet)

    每一年,世界地球日都訂定一個主要的行動主題,但 2023 年特別的是,主題繼續延用 2022 年「投資我們的星球(Invest in Our Planet)」。這個主題著重在政府、機構、企業,以及超過 10 億公眾的參與,以行動為氣候危機盡一分心力,人人有責、人人負責。 全球政府在 2022年頒布了許多關鍵的綠色政策,然而,幾乎每個國家都尚未符合 2050 年達到淨零碳排的標準。將全球升溫控制在攝氏 1.5 度以下是有可能的,但需要立即且大幅度地為氣候行動,而投資我們地球的未來就是必經之路。 我們必須共同拒絕骯髒的化石燃料經濟和老舊科技,並將關注轉向創造一個能夠恢復地球健康、保護地球物種、並提供無數機會的綠色經濟模式,通往健康、繁榮、公平的未來。

    世界地球日2022:投資我們的星球(Invest in Our Planet)

    2022 年的世界地球日主題是「投資我們的星球(Invest in Our Planet)」,以大膽的行動、創新與實行,藉由綠色經濟、落實永續商業模式,來建立健康的城市、國家及經濟,打造一個豐饒且公平的未來。 響應 2022 年的主題,綠色和平發布「地球投資者」心理測驗網頁,並邀請知名作家謝哲青擔任「氣候大使」,分享六種投資地球的方式,期待邀集更多人,與您我一起守護唯一的地球家園。

    世界地球日2021:修復地球(Restore Our Earth)

    回顧 2021 年的世界地球日主題,則是「修復地球(Restore Our Earth)」,藉此呼籲人們付出實際行動表達對地球的關懷,思考如何減少對地球的影響、改善恢復我們的地球環境,共同防止環境破壞所引發的災害。

    關心地球、參與行動,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就能做的小事開始!關注環保議題與新聞,平時不浪費食物、自備環保餐具、選擇環境友善產品、確實做好垃圾分類等,從日常習慣開始付出一點對環境對地球的關懷,都能讓我們的環境獲得改善。

    綠色和平與世界地球日一樣致力於全球性的環保議題,回顧綠色和平在臺超過十年,展開了許多精彩的環保旅程,著重於保護海洋永續生態、監督能源轉型、減緩氣候變遷、守護食品安全、源頭減塑與污染防治等。2011年至今,臺灣有更多民眾關心氣候變遷議題,也有愈來愈多人願意為環境的永續發聲,社會正在覺醒。

    雖然現今許多人的生活方式為環境帶來極大負擔,但好消息是,每一個面向都有您我可以為環境盡心力的地方。 綠色和平為您整理了食、衣、住、行、育、樂,生活各個層面可以實踐的環保小行動,製做成精美的《綠色生活行動指南》,讓您從最有意願的方法開始,每天小小的改變,就能為世界帶來大大的不同。 環保行動其實不是要少數人做到 100 分,而是只要多數人願意做到 60 分,就能為地球帶來巨大影響。也歡迎您與親友分享,為自己設定綠色生活挑戰目標,一起以輕鬆的方式,守護您我的家園。

  4. 在不知不覺中,塑膠似乎已經和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但,你知道嗎 ?根據「地球行動」組織(Earth Action)的研究,在 2023年7月28日這一天,我們的地球家園,已來到了「塑膠超載日」(Plastic Overshoot Day),全球塑膠垃圾數量已超過一整年可處理的廢棄物量。 從7月28日這一天起,我們無力處理的塑膠垃圾將持續污染空氣、水、土地,進而影響我們和所有生物的健康風險。

  5. 2023年4月18日 · 因應世界地球日53週年,「台灣地球日」列出53件日常生活就能做的小事,包含以租代買,使用共享資源、響應低碳旅遊、選擇友善環境與無動物實驗的美妝清潔產品、支持採用綠色能源的企業等,只要日常生活中多付出一點對環境、對地球的關懷,也能達到愛地球的目的喔! 想要以「無肉」方式支持減碳愛地球可以看這裡! 延伸閱讀. 「法菜南霸天」簡天才推出無肉法式料理,響應422世界地球日為理想行動.

    • 台灣世界地球日活動1
    • 台灣世界地球日活動2
    • 台灣世界地球日活動3
    • 台灣世界地球日活動4
    • 台灣世界地球日活動5
  6. 2024年4月19日 · 2024世界地球日來臨!. 今年亮點、如何響應一次看. 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題是「地球與塑膠」。. 取自Facebook@EarthDay.org. 世界地球日 (Earth Day)即將在4月22日登場,為何有這個節日?. 今年的重點為何?. 過去累積了哪些成果?. 以下,《遠見》帶您一次看 ...

  7. 每年的 4 22 日是「世界地球日」,全球許多關心環境的團體或個人藉由這一天,強力呼籲公眾、政府與企業重視地球面臨的環境問題。 在 2022 年,綠色和平志工團隊將整個 4 月定調為「地球月」,規劃一系列的環保行動,號召北中南志工一同為臺灣土地付出心力。 文章目錄. 臺中筏子溪:親身體驗淨溪,就是最直接的教育. 讀書會結合手作坊:珍惜物資,選擇天然. 臺北棲地維護:涉水清除外來種. 高雄環境走讀:工業區的歷史,前人爭取乾淨家園. 您也可以成為綠色和平志工! 延伸閱讀: 臺中筏子溪:親身體驗淨溪,就是最直接的教育. 位於臺中市烏日高鐵站附近的「迎賓水岸廊道」,筏子溪兼顧防洪、生態、文化與景觀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