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 興趣
    • ㄒㄧㄥˋ ㄑㄩˋ
    • 釋義:
    • 1.欣悅而樂於從事。唐.杜甫〈西枝村尋置草堂夜宿贊公土室〉詩二首之二:「從來支許遊,興趣江湖迥。」2.樂於學習、注意的事。如:「他的興趣是蒐集郵票。」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9月5日 · 面試被問「興趣是什麼」,你的回答可能錄取關鍵. 面試時,千萬別小看興趣、嗜好、運動,這類看似和工作無關的問題,當競爭者們的條件差不多時時,這些問題就可能錄取關鍵因素。.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克里斯. 精選書摘 2023.09.05. 摘要. 1 ...

    • 興趣是什麼?
    • 核心興趣列表
    • 興趣、嗜好、愛好的差別是什麼?
    • 找到興趣,然後呢?

    在學術界,「興趣」沒有精確的定義,如果你在維基百科搜尋「興趣」,會看到落落長的興趣愛好列表,洋洋灑灑列出 600 多種興趣。 但我覺得這非常不精準。當我們談論興趣時,在不同的脈絡中,有不同的定義:如果是下班後的興趣,指的是嗜好或休閒;但當我們在討論職涯規劃,指的是偏好的職業或產業。 我認為最精確的興趣,是嗜好和職業選擇上,更底層、更核心的東西。 核心的興趣牽涉生理、社會和個人成長。興趣一開始是我們的出廠設定,也就是基因,刻在 DNA 上的密碼,再經過文化、家庭和個人經歷的加油添醋,發展出「核心興趣」。 這些核心興趣完全稱不上職業,也不是一項活動,它可能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或是某種感覺,是一種偏好和傾向。 在電影《靈魂急轉彎》裡有一位理髮師 Dez,他的夢幻職業是獸醫(可能有天生或後天的影...

    因為興趣是一種偏好和感覺,實在是太廣泛了。我從自己和身邊朋友的例子中,想了一些我目前看到的興趣(隨時更新): 1. 與人連結 2. 同理他人(傾聽、理解) 3. 說服或影響他人 4. 照顧保護他人 5. 讓人快樂 6. 被注目 7. 解決問題 8. 獲得某種結果(成就、金錢、勝利) 9. 整理物品或資訊 10. 操作與控制(機具、程式碼、日程、領導) 11. 接觸新事物(新知識、探店、旅行) 12. 創造新東西 13. 欣賞美的事物 14. 收集(物品、資訊、友誼) 15. 活動肢體 16. 展現自己

    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的解釋,「興趣」常與「動機」、「學習」、「活動」、「傾向」、「偏好」有關;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裡,興趣的解釋為「樂於學習、注意的事」。 嗜好或愛好,單純指一項不會對別人產生價值的休閒活動,只會消耗時間和金錢,例如吃美食、打遊戲、露營,而且嗜好、愛好不會進步,我們不會說一個人「越來越會看劇」,「越來越會吃美食」。 至於職業興趣又是什麼呢?有興趣的工作不是某個特定職務或產業,而是一份工作有多少讓你發揮「核心興趣」的空間。 我是一個熱愛整理資訊、不擅於創造的人,因此我對之前的數位行銷工作又愛又恨。 愛的部分是,我有很多「整理」的機會:整理數據、整理報告、安排活動日程、調配專案預算等等;恨的部分是,這個工作常常需要創意發想、創造文案,而且比例不低,每次動腦都讓我非常頭痛。...

    當你花費一番苦心,終於找到自己做起來開心、能跟別人分享、可以教別人的一項興趣,然後呢? 你可以當作一項調劑身心的活動,在興趣的成長和分享中找到成就感;也可以作為職涯考量,尋找一份會用到興趣的工作; 當你的興趣成長到某個程度,開始有陌生人來問你問題時,就是時候考慮把興趣轉換為收入了。如果你願意,甚至可以把興趣當成正職,開始做你熱愛的工作。 別說不可能!我喜歡寫作,我現在就靠寫部落格幫自己賺外快;插畫家三木森更實踐了「用興趣賺錢」:喜歡畫畫,就靠畫畫維生,甚至在歐美出書。 去公司上班看似是當下最安穩的選擇,長期風險卻是最高的。2020年的疫情,許多傳統的安穩職業受到挑戰,所以個人品牌、斜槓、一人公司才會如此風行。 如果你有一項比別人鑽研更深的興趣,你的收入可以不完全依賴上班。興趣可以不只是興趣,...

  3. 2020年1月8日 · 有些人就真的很誠實地應答「打電動、看 Netflix、看電影」,其實也並不是不能這麼回答,而是你的「興趣」與你「求職的工作」有什麼關係?比如你應徵的企劃,你可以說明「我自己平常有搜集一些古物,所以平時很愛去參加市集找找好物,也會從中觀察這種

    • 你的優點及缺點是什麼?面試官問這個問題的重點不在認識優點,而了解缺點。雖然幾乎每位求職者都會先準備好答案,但只要問得稍微深入些,就很少有人能夠繼續依照原先準備好的標準答案來回答。
    • 你平時的興趣是什麼?提出這個問題,並不是想要了解求職者喜歡些什麼,而是要了解求職者做事能否持久深入。若簡單的只從這些興趣的性質上來分類,大概可分靜態的或是動態的、是可以獨自進行、還是需要團體活動,我們可藉此來對他的個性有個初步的了解。
    • 你對未來的規劃、對自己的期許,或是希望達到什麼成就?這個問題,是想了解求職者的「企圖心」。如果回答「想在目前的工作上穩定的發展」,表示求職者沒有很大的企圖心。
    • 你在工作上最有成就的事(最大貢獻)以及最感挫折的事?這個問題,真正想了解的,是求職者的實力與抗壓性。成就未必說得越多越好,面試官應該觀察求職者在陳述成就時,是否過度吹噓、顯露驕傲或目中無人之意;而陳述挫折時,能否自我檢討,還是都怨天尤人?
  4. 2021年9月9日 · 面試問題「你的興趣是什麼? 」並非單純想要與求職者聊天,而是希望可以透過面試者的答案,瞭解他的性格與價值觀。 而今,愈來愈多公司重視求職者的「性格」與「價值觀」是否符合企業核心價值,面試時能否清晰回答面試 興趣類型的問題,便顯得格外重要。 其中,剛起步、正在建立公司價值與文化的新創公司格外重視這一塊,他們需要一群理念與個性志同道合的夥伴共同建立基礎、打拚天下;而風氣相對開放、高度自由的外商公司也特別重視員工個性與公司文化的吻合程度。 對於這樣常見且關鍵的面試問題,應該如何準備與回覆呢? Glints 於此提出 3 點建議: 目錄. 1. 公司文化與職缺需求調查. 2. 選擇適切的興趣. 3. 建立該興趣與職缺的關聯. [ 你的興趣是什麼? ] 兩個不同職位的參考範例. 結論. 1.

    • Tim Kuo
    • 什麼是興趣?1
    • 什麼是興趣?2
    • 什麼是興趣?3
    • 什麼是興趣?4
    • 什麼是興趣?5
  5. 2019年6月17日 · 你喜歡的事(Things you love): 顧名思義,就是不需額外動機,只要有機會你就自動想做的事,享受其中。 可能是生活日常的吃飯、睡覺、洗澡、按摩,或是興趣導向的旅行、看書、看電影、運動、畫畫、與朋友聊天、逛街等。 就算是聽起來微不足道或是冷門的事,比如陪貓咪玩、聞狗狗腳掌,都可以盡情列入喜歡的事。 2. 你擅長的事(Things you’re good at): 個人做起來得心應手,或是常常被人稱讚的事,比如行銷、會計、設計、簡報、客服等。 亦或是人格特質,例如善於聆聽、抓重點、整理文件、富親切感、很會社交、分析能力強、學習速度快 。 也可能是身體的優勢,像身型修長、體態優美、力氣大、長相有特色等。 任何你做起來容易成功,且也有自信的,就是你擅長的事。 3.

  6. 2024年4月10日 · 興趣一定要以自己開心與喜歡為出發點,當你的興趣與工作不重疊的時候,心情也不會因工作而起起伏伏,因為你知道工作上的不順遂,還有下班後的興趣可以期待! 反之,如果你是把興趣當工作的人,那更好!

  1. 相關搜尋

    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