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1月5日 · 孕婦運動的好處. 1.減少孕期併發症風險. 運動有助於減少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和前置胎盤等孕期併發症的風險。 2.控制體重增加. 透過運動,孕婦可以更好地控制體重增加,這對於預防體重過度增加和相關健康問題非常重要。 3.增強心肺功能和體力. 定期運動有助於提高心肺耐力和整體體力,這對於應對分娩時的體力需求非常有幫助。 4.改善心理健康. 運動可以減少孕期焦慮和憂鬱的情緒,有助於提升整體心理健康。 5.促進產後恢復. 懷孕期間的運動可能有助於減少產後恢復時間,讓身體更快地回到孕前狀態。 6.提高胎兒健康.

  3. 2020年12月12日 · 孕期當然可以運動但要記得自己不能做什麼. 黃冠穎提醒設計孕期及產褥期運動課程時必須針對個別孕婦調整內容考慮核心肌群是否會出力骨盆是否有前傾或歪斜及脊椎是否有腰椎前凸之情況運動強度也必須考慮到孕婦原本是否有運動習慣工作型態工作時所耗費的體力最重要的是婦產科醫師應告知孕婦本身是否有相關禁忌症並熟知相關孕期運動指引所建議與不建議的運動類型及提醒孕婦哪些情況是警訊必須停止運動若有運動傷害或相關不適症狀發生時必須回診讓婦產科醫師判斷狀況以利提供相關檢查與建議。 期盼透過孕婦全孕期、產褥期運動照顧,讓孕產婦更健康,有更良好的生活品質。 文/林以璿 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 烏烏醫師破解懷孕迷思:孕婦「可以」也「應該」運動. 懷孕時怎麼吃?

  4. 運動可以協助孕婦保持身體健康減輕孕期的不適感也有以下好處: 緩解身體不適: 改善背痛、消除疲勞. 舒緩心情: 改善心情,有助於應對懷孕期間的情緒波動. 控制體重: 讓體重不大幅飆升,可降低懷孕期糖尿病和其他妊娠併發症風險. 有助生產: 讓生產過程變得更為順利,也能加速恢復產後體能. 如果懷孕前沒有運動習慣,或者懷孕期間有特殊的健康狀況,請務必先向醫師諮詢。 大多數人應該 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 ,如快走或游泳,並結合阻力訓練與伸展運動。 如果之前沒有運動習慣,可以從每週進行30分鐘開始,逐漸增加時間和強度。 當然, 瞭解運動風險也很重要:舉例來說,散步、游泳、瑜伽和慢跑風險相對低於滑雪、攀岩和潛水。

  5. 2020年7月9日 · 到底懷孕期間可不可以運動呢答案是可以的振興醫院糖尿病衛教師林靜莉表示運動對孕期血糖控制有明顯的幫助可以改善葡萄糖的耐受性15到20分鐘的運動可以降20到40mg/dl的血糖還能控制體重維持或提高體能紓壓助眠減少背痛便祕和

  6. 2019年12月19日 · 懷孕能不能運動對大部分的孕婦來說懷孕中運動都是安全且有好處的絕大多數的流產或早產和運動無關。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統計上有20的受精卵因染色體異常在懷孕前12週也就是前3個月會自然淘汰而這些佔所有流產的80%,因此早期流產和孕婦實際上做了什麼並沒有太大的關係當然不能歸因於運動或搬重等因素。 (推薦閱讀: 高齡懷孕也可以運動? 醫師破解5大孕婦運動迷思 ) 但還是有少數例外,例如著床位置過低、子宮頸閉鎖不全、多胞胎或嚴重心肺疾病的孕婦,即便是完全不動都有可能異常出血或是流產,如果運動更有機會造成胚胎不穩,是少數懷孕中需要減少活動的族群。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懷孕帶來的生理變化. 懷孕中如何安全地運動,要先知道懷孕會讓身體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7. 2022年10月21日 · 不能做運動的孕婦. 罹患妊娠毒血症的孕婦. 妊娠毒血症會因非正常的血壓上升而出現全身血管內壁細胞的異常反應。 運動會加重心血管的負荷,因此,當罹患妊娠毒血症時,不運動反而對胎兒與孕婦較好。 多胞胎孕婦. 比起懷一胞胎,懷多胞胎的孕婦需要提供更多的血量給胎盤與胎兒,因此孕婦的心血管負荷相當大。 但有氧運動只會加重孕婦的心血管負荷。 若是多胞胎孕婦,在運動前必須與婦產科主治醫師商量後,再選擇適合自己狀況的運動。 爬樓梯的真相. 為了順利在預產期內生產,有些孕婦會選擇爬樓梯,但這只會加重腳踝的負荷,搞不好,還有可. 能導致腳踝、膝蓋、腰部等的受傷。 慢慢爬一兩樓倒是沒關係,但爬四樓以上,就有可能造成負. 荷。 下樓時更需小心,因下樓梯比爬樓梯更辛苦。 有疑似胎兒在子宮內生長遲滯症狀的孕婦.

  8. 2021年10月23日 · 孕前和孕期都應該把運動視為養成健康生活習慣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