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馬陸蟲,又名千足蟲,是土生節肢動物,身體有多節,頭部有觸角,似是蟲,以百足爬行,遇襲擊即假死片刻,再逃走。 馬陸味臭,令鳥獸都不愛吃它。

  2. 馬陸(英語: Millipede ),又稱千足蟲、千腳蟲、馬蠲、馬䗃、馬蚿、馬𧏿(音同「逐」),為倍足綱(學名: Diplopoda )節肢動物的通稱。 馬陸為陸生節肢動物,通常生活在陰暗 潮濕 的地方,大多以枯枝落葉為食,有時會啃食 植物 幼苗。

  3. 馬陸 (英語: Millipede ),又稱 千足虫 、 千腳虫 、 馬蠲 、 馬䗃 、 馬蚿 、 馬𧏿 (音同“逐”),為 倍足綱 ( 学名 : Diplopoda ) 節肢動物 的通稱。 馬陸為陸生節肢動物,通常生活在陰暗 潮濕 的地方,大多以枯枝落葉為食,有時會啃食 植物 幼苗。 大多數馬陸的活動速度都比 蜈蚣 慢。 現時本綱已描述的 物種 有約8000種,估計只佔 地球 上所有倍足綱物種的十分之一 [3] 。 外型構造. Tachypodoiulus niger.

  4. 馬陸蟲,又名千足蟲,多足綱節肢動物,陸生。 身體有多節,頭部有觸角,生活在潮濕的地方,大多以枯枝落葉為食。 有時會啃食植物幼苗,因此被認為是害蟲。

  5. 分類地位: 馬陸屬於倍足綱 (Diplopoda)多足亞門 (Myriapoda),多數的體節都有兩對足,因而得到「倍足」之名,又稱為「千足蟲」。. 常見種類: 全世界有超過12,000種的馬陸被命名,很多種類目前仍未知,學界估計,台灣馬陸的種類多達400多種,目前則有95種被記錄 ...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12年10月3日 · 馬陸屬於節肢動物,又稱「千足蟲」,通常棲息於腐植土、朽木、石頭縫隙等陰暗隱蔽處,或雜草叢生的潮濕環境,不會攻擊人,常見的馬陸無毒 ...

  8. 綱 : 倍足綱. 種 :馬陸. 分布區域 :世界性分布. 形態特徵 :暗褐色,背面兩側和步肢赤黃色. 英文名 :maln;Prospirobolus. 外形特徵. 特徵為 體節 兩兩癒合(雙體節),除頭節無足,頭節後的3個體節每節有足一對外,其他體節每節有足2對,足的總數可多至200對。 一般雌蟲可以長750隻腳,是世界上腳最多的生物。 除頭4節外,每對雙體節含2對內部器官:2對 神經節 及2對心動脈。 頭節含觸角、 單眼 及大、小齶各一對。 體節數各異,從11節至100多節,體長2~280毫米。 除一個目外,所有馬陸有鈣質背板。 自衛時馬陸並不咬噬,多將身體蜷曲,頭卷在裡面, 外骨骼 在外側。 許多種可具側腺,用分泌一種刺激性的 毒液 或毒氣以防禦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