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25日 · 首先從醫學理論來看,我們常說運動員免疫力較好,但前提是體內要有病毒抗體,而新冠病毒是新興傳染病原,目前連疫苗都沒有,所以除非被感染,否則沒人有抗體,因此他們還是會被傳染,中鏢機率不會比你我低,頂多是比較不容易形成重症。 接下來再從運動員的生活型態來看,大家都知道運動員作息不易固定,很多比賽結束常是半夜,且比賽若消耗大量體能,賽後會有一段時間的免疫力會比平常下降,而激烈的訓練也會波及免疫系統,所以運動員即使平常身體再好、免疫系統再強,也不會是新冠肺炎的絕緣體。 第三點,就像英超切爾西前隊醫所說,其實職業球員頻繁搭機、接觸各國人士,暴露於環境中病毒的機率本來就比一般人高,且機艙又屬密閉空間,更容易造成感染。

  2. 2020年5月16日 · 我想要再次跟大家強調,身體僵硬的主要原因就是運動不足。 長時間維持同樣的姿勢會讓肌肉失去彈性,關節也會變得僵硬緊繃。 而肌肉一旦僵硬就會壓迫到血管,導致血液不容易通過,此時若心臟努力試著要讓血液通過的話,就會造成高血壓。

  3. 2020年6月2日 · 在肩部的常見問題中,肩關節唇撕裂一直是個我個人不特別想要碰觸的主題。 原因很簡單,對於像我這樣以「針灸、注射」等「非手術類侵入性治療」為主的醫師來說,肩關節唇撕裂實在不是個療效特別好的病種。

  4. 2021年8月31日 · 肌肉激烈收縮、拉扯之後需要修補,這時補充高蛋白質食物,肌肉就會長大。運動可以刺激MPS,而蛋白質可以進一步增強MPS,從而促進更大的肌肉增長。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在鍛鍊前後都喝蛋白質補充品的原因

  5. 2020年6月11日 · 1.想要跑更快、跳更高、丟更遠。 2.更有效率的增加力量、耐力和心肺功能。 3.快速但是健康的增重、減重。 4.受傷後在最短時間內復原、回到賽場上,並且維持運動表現。 5.必要時帶傷上場或訓練,但同時希望傷病逐漸復原。 6.女性選手需要控制生理週期、即時緩解經痛,以及其他特殊需求與生理考量。 7.在需要藥物時能避免誤用運動禁藥。 8,飲食、營養輔助來滿足上述夠種需求. 這些項目還可以一直列下去…… 這些問題其實無法由傳統的單一專科醫生來搞定,必須由跨領域的團隊一起努力,包括復健科、骨科、神經內外科、中醫、婦科、內科、物理治療、運動防護、訓練科學、營養、心理等等。 具備上述各領域的足量知識,能串連上述不同專長的人,同時又足夠瞭解各項運動的醫師就是運動醫學醫師。

  6. 2020年3月26日 · 因是先前扭傷未適當治療,未恢復正常運動模式前又扭傷。 隨急性腳踝扭傷,外側韌帶慢性鬆弛會引起腳踝不穩定和重複受傷。 約八成病患為內翻性扭傷,扭傷部位在外側腳踝韌帶。 其次是外翻性扭傷,即踝內側三角韌帶群,再來是前側脛腓固定韌帶。 訓練重點在恢復本體感覺、減少痛覺,利用增生藥物修復局部受傷韌帶。 也需考慮核心肌群訓練與姿勢矯正以調整動力鍊。 這樣做,預防傷害. 骨盆與腰部肌肉是此類運動重要的動力鍊傳遞方向,因此左右兩側與前後肌肉群的平衡穩定度很重要。 過度使用單側會使得兩側不平均,引起轉軸偏移與動力鍊力量傳遞效果變差,因此需要經常訓練核心肌群,尤其是兩邊平衡,及反向牽拉運動。 對於先前受傷產生的緊繃與激痛點,可用網球按摩加自我牽拉將張力增加的疼痛肌肉恢復正常的動力鍊運作。

  7. 2020年5月14日 · 錯誤1: 以自己為中心. 運動員並不是你訓練的工具—他們只是與你一起訓練。 每天開始訓練前提醒自己,用堅定的信念與運動員相處,而不是要全然地掌控他們,特別是在訓練職業、奧運選手或私人課程時。 當運動員行為失當或造成團隊分心時,不要用嚴厲的口吻斥責,如果你太常展現權力,很快就會失效。 保持開懷的心胸,彈性是關鍵因素。 錯誤2:總是想要成為「專家」 做好自己本分和關心你的選手。 「傑出是不證自明的,但胡說八道也是」,這句話頗有哲理,或許說得不夠文雅,但你不能否認它的道理。 早期我喜歡在訓練時使用專有名詞,部分理由是因為我喜歡科學化,但不可否認潛意識中最主要是想展現自己的聰明才智。 我認為使用專有名詞會讓運動員更加信服我,特別是我年輕的時候。 但我錯了,這只有讓我度過不安全感而已。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