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6月22日 · 其實憂鬱症並非無法預防在平時為自己建立良好的生活模式練習關注身心與情緒狀態並且找到自己的紓壓方式讓負面情緒沒有過載的機會也就能夠大幅降低憂鬱症發生的可能性喔

    • 抑鬱,不是一種選擇。抑鬱是一個人最無助又最挫折的經驗。有時候會感到傷心、有時候會覺得空虛、有時候又毫無感覺。偶爾,抑鬱會使人身體與心智都癱瘓,無法從事以前熱愛的事情,甚至他們自己知道該做的事情。
    • 陪伴就夠了。「事情會變得更好」、「你只需要出門散散心」、「一切都會沒事的」,這些話說起來簡單,你覺得你提供他們一種解方,或是能夠讓他們好過一點的方法,還能舒緩他們的痛苦,但這些話對他們來說,既空泛又帶有侮辱,絕對沒意義。
    • 推開你,是接近你的開始。為抑鬱症所苦的人,常常覺得自己是他人的負擔,這會使他們孤立自己,把最需要的人推開,忙著煩惱自己的悲傷是否拖累了他們所愛的人。
    • 別將責任一肩扛起。身邊有個抑鬱症患者,不代表你必須扛起一切或是整天提心吊膽。抑鬱的人需要感到被愛與被支持,但如果這開始對你的生活產生負面影響,你可以開始想些方法,讓你可以在展現關懷之餘又不會過度犧牲自己。
  2. 2015年8月7日 · 你有潛在憂鬱症嗎目前國際上最新的身心靈整合醫學團隊把人體的健康分成身體情緒心智精神等四大層面各層之於人體的影響可從整合醫學金字塔一圖了解要預防憂鬱症或其它頭痛失眠等身心症候群只要能掌握早期徵兆並知道如何

  3. 2016年9月5日 · 生活報橘. 別再「正面思考」了! 精神科醫師罹患憂鬱症的往往都是那些過度正面的人. Vo Style 2016-09-05.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有不少人在低潮時總是喜歡看朵朵小語、心靈雞湯,希望從中獲得正能量,好讓自己快點振作起來。 殊不知,一直逼自己積極思考,反而比經常負面思考的人,容易陷入更深的憂鬱。 希望藉林耕新醫師的文章,讓大家對於「正面思考」不再一昧推崇,遇到挫折時,能找到最適合自己身心靈健康的思考方式。 (責任編輯:李恬芳) 「我知道要積極,家人一再告訴我要正面思考,可是,嗚嗚……我卻做不到! 」小禎邊說邊擦眼淚。 到底要多積極才算積極? 到底要多正面才夠正面? 坊間有太多激勵或心靈課程,教導學員「我最棒! 」「我一定可以成功!

    • 同理自己,陪自己坐一下。生活中有太多追、趕、跑、跳,因為已經努力太久而沒有感覺。這場低潮也許正在提醒我們需要休息,身心狀況已達到臨界值而瀕臨崩潰。在這時候最重要的是陪伴自己待在這個狀態,想哭就哭,想躺就躺,讓自己真正的獲得喘息。
    • 在情緒中挖掘答案。在低潮時出現的任何情緒都很有意義。難過也許是在告訴你生活中感到某些失落﹔憤怒或許是在告訴你想要掌控某些東西卻不可得﹔而悲傷,則正在跟你訴說受傷與被虧待的感覺。
    • 整理目前人生,列出清單。當我們陷入低潮時,很容易出現自我否定。「今年都要過去了,年度計畫都有達成嗎?」,「我的人生活到現在,到底做了哪些事?」,「又過了一年,我有比去年的我更好嗎?」
    • 從小步驟開始慢慢回歸日常生活。在低潮時,還是要維持自己的基本日常活動,但減少不必要的刺激和勞動。然後在低潮過去之時,慢慢地讓自己恢復正常步調,不要太過心急,先給自己一些暖身的時間。
  4. 2020年3月17日 · 腦神經科臨床醫師鄭淳予帶我們了解憂鬱症與不知足並無直接關聯性反而是不優質的睡眠可能引發每一個人的憂鬱」,至於要如何好好睡一覺跟憂鬱説再見就讓我們一起往下看吧! (責任編輯:黃懷容)

  5. 2017年11月17日 · 「情緒勒索」的概念越來越廣為人知,但是當身邊的伴侶或家人對自己情緒勒索時,多數人都不知道怎麼回應,或乾脆妥協去遷就對方。 本書作者蘇珊.佛沃博士於 1997 年領先全球,首度提出「情緒勒索」一詞,在這本暢銷全球 20 年的著作中他教大家如何面對各類型的情緒勒索既能不傷人際關係又能堅定自己的立場。 (責任編輯:蔡芷庭) 一、對方預言你劫數難逃,並加以威脅。 「施暴者」或「自虐者」這兩種類型的人會嘗試藉由一些抨擊手段向你施壓,希望你改變決定。 例如, 恐嚇你一旦按照自己的決定去做,結果將十分糟糕 。 抵抗恐懼是相當不容易的事,尤其當他們砲轟的主力是「你慘了,這都是你的錯」時,你更要堅定立場。 當他們說: •你會毀了這個家。 •我要和你斷絕父子/母子關係。 •我不要你了。 •你會後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