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精神科醫師沈政男強調,憂鬱症特點在於,如果患者隱藏內心想法,不願或不敢講出,或表達有困難,那麼進行診斷與治療就會受到阻礙,因此第一 ...

  2. 2014年10月10日 · 憂鬱症診斷的定義須包含:持續2周的睡眠改變(幾乎天天失眠或嗜睡)、食慾的明顯改變(增加或變差)或幾乎每天覺得疲累等身體症狀。 臨床上常見的身體症狀包括胸悶、心悸、腸胃不適、肌肉緊繃或酸痛、骨頭關節酸痛、頭暈、頭痛、背痛、胸痛等。 若有上述不適,建議及早尋求專業協助。 臺灣憂鬱症的人口比率約15%,但就醫率偏低。 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主任許正典說,真正有憂鬱症且會就醫者只占15%到20%。...

  3. 2021年8月8日 · 1.了解自己是否較缺乏自信,是否是個較負面思考的人,這會是非常重要的轉機。 了解才能有因應策略,有時候自己做不好的事情,別人其實也是一樣的. 2.照顧新生兒的事項,一一表列紀錄,可以釐清需要做、待做、已經做的項目並且和伴侶討論及分工。 這會降低因無頭緒所產生的焦慮和不安全感。 3.在忙碌的工作與新生兒照顧中,仍安排15到30分鐘的休閒,可以是讓身體伸展運動、立定跑步、跳繩、或深蹲。...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2年6月7日 · 生病後重新經營一份生活,就像是重新學習走路,調整成自己舒服的姿勢,一步一步站穩。. 二 二一年一月至二月期間,我做了一個「壓力來源處理 ...

  6. 2022年12月3日 · 專家指出,國內憂鬱症有就醫、診療、治療、持續治療、認識不足的問題,許多人認為這是人格脆弱、單純心情不好、愛胡思亂想等,但實際上 ...

  7. 2015年9月15日 · 這時,問問自己你真的認識憂鬱症嗎?許多人對於憂鬱症一知半解,有不少困惑和迷思,現在就來深入認識吧! 1.憂鬱症會不會遺傳?

  8. 2017年12月19日 · 除了工作壓力大、前景茫然而感到苦悶外,你知道其實跟你的「血型」也有很大的關係,可以利用血型的來找出自己最大的憂鬱來源,盡可能的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