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2月20日 · Louis Wu. 2021/12/20. 行銷 、 職場 、 競爭力. 透過這 12 道問題,依序幫助你釐清你是誰、你在哪裡? 你要去哪裡? 你要怎麼去? 希望能幫助到想要轉職的求職者把自己準備好並且找到理想的工作每到年末以下想法容易在腦中一一浮現:「好想領完年終就走人」、「總覺得留下來也沒什麼好期待的」、「留下來也沒有不好但也不排斥換工作」、「想要換工作又不知道要做什麼才好」、「不知道自己在市場上還有沒有競爭力」、「不知道能不能拿到自己想要的工作」。 針對大家轉職面臨的種種困擾,本篇會提出 12 道問題,除了幫助你自問自答釐清自己的想法,並且能引導你提前做好轉職準備。 第一層的五道題:釐清你是誰、你在哪裡? 問題一:我是否清楚自己的能力、經歷、還有它們的價值?

  2. 2019年6月3日 · 是否有需要幫忙的地方. 盤點好部門、手上現有的資源. 如果你是業務,去看看有什麼可以曝光的通路,去看之前公司是怎麼做開發的、做宣傳的? 上一個完整且成功的專案資料夾在哪? 有什麼可以去學習的地方,在中間遇到任何 bug 先想過過,再來問問同事。 (有時直接問比想破頭更快,但也少了一個新可能的機會。 「大家都很忙,沒得問誒…」這個我們都知道,大家手上專案一定不少,會熱心主動告訴我們的人可能不多,但中午大家一定會吃飯,就算晚吃還是會吃,你可以嘗試用簡短快速的時間請教前輩、同事們,記得,大力感謝他們。 是每個工作都會有指導的,有時候 Google、朋友、同事給你的指導反而更多。 公司沒人可以討論:沒團隊或是一人負責整個專案.

    • Hi 大家,我是 Denny
    • 為什麼該有「求職天眼通」
    • 評論工作、公司有什麼問題?
    • 職業風險
    • 職涯發展
    • 下一步
    • 小結

    從寫出「求職天眼通」到現在,已經一年了,覺得該跟支持和反對我們的人說聲謝謝,還有身邊的人說聲辛苦了。勞動環境的問題平常在粉專上小編已經講了很多,現在不如讓我講講在「求職天眼通」這個位置上到底看見什麼事情。

    先從自己為什麼要加入這間公司說起,「求職天眼通」一開始是個讓大家能在各個工作頁面底下留下評論的插件,現在,不只針對工作,也是個能對公司留下評論的網站。為什麼這東西需要存在? 從求職者的角度來看,找工作前最需要的就是蒐集情報,來看看有哪些管道:台灣的 Linkedin 大部分都是獵頭在上面找人,在上面找工作並不是常態;也有少數優質的找工作平台如:yourator、mit.job;不過一般大眾找工作幾乎還是依靠人力銀行居多。人力銀行上的資訊都是由公司刊登,雖然已經相當「豐富」,但缺少其他人的評價後,這些「資訊」能對求職者的幫助很有限,在自己成為資方以後,也開始理解為什麼很多老闆會選擇讓「資訊不透明」,這留到後面再說。 (對人力銀行來說縱容這些事情發生也很正常,畢竟他們主要是在服務企業,求職者對於...

    在網站上線時發了一篇 文章, 沒多久後,貼文底下就有張總來回應請我刪除文章,張總其實算是這一整年下來中,最友善、理性的一位老闆,在幾次溝通之後他也能理解我們為什麼這樣做。但隔了一天,這個 po 文被轉上 ptt, 也第一次出現了支持者以外的批評聲;我想這應該是最突破自己同溫層的一次,因為我們開始受到質疑了,最主要的點莫過於這一個:「如何防止不實的評論?」這個質疑很直觀,但稍微想一下就會明白這是一個很顯而易見的藉口,因為每個人對於事物的看法永遠都是主觀的,沒有人有辦法保證任何主觀言論的「真實性」也是不言而喻的,用這個理由來否定掉所有資訊交流的價值,甚至去禁止這件事情發生,無疑是因噎廢食,不如自殺回戒嚴時代。所以思考到這裡,就明白這個問題的意思其實是:「如何防止所有人對我的企業評價?」,只是問的...

    第一,是法律上的風險 任何工作可能都有風險,在求職天眼通工作最大的風險應該就是法律上的了。評論是匿名的,但匿名評論不代表不用負責任,也因此收到許多企業的檢舉,如果是指名道姓的辱罵、或者有具體事實,我們會通知該名用戶並且刪除這種評論(就是不需要我們去驗證,客觀就擺在那裡的事實,e.g: 根本就留錯公司)拜託,如果真的生氣,更應該沉住氣來告訴大家發生什麼事情但我們不會去充當法官來判斷這則評論是否違法,能做到的就是轉告檢舉的內容給這位留下評論的人。如果企業認為這些評論違法,那當然就照法律的程序走,也因此,我們接到了許多存證信函。現在講起來輕描淡寫,但每一次收到都還是害怕,加上一點沮喪,因為信件的內容很多都充滿威脅,大多也是跳針在上述說的:「不實評論」;還有很多會用高高在上的角度請你電話聯絡他,不然...

    本來以為已經很幸運地結束對自己人生迷茫的階段了,現在卻走在更未知的路上;在大三那年開始寫程式,現在才第三年,中間跌跌撞撞寫過幾個專案,如果有人說我是業餘軟體工程師,一點都沒辦法否認,但要成為更專業的軟體工程師的這個目標,已是我確定想達成、且正在努力中的事情。 開始在「求職天眼通」工作後,能花在鑽研技術上的時間相對少了許多,但也逼迫自己更有效率地去掌握技能,以及處理雜事,之前 7/1 掉資料,也讓人一夜之間長大,重要的是我體會到 op 真的是需要環境和經驗。 如果有人想知道的話: 我重新用 serverless framework 做了一個確認備份的小服務,(啊~居然 1.0 了)有時候使用 Database as a service 的服務時,無法直接建立 snapshot 可能近期內會有一...

    待在一間公司工作,如果看不到未來我就會想要趕快走人,所以現在我想來說一下這間公司的未來。對於我們來說的第一步是要建立起大家開始談論工作的風氣,(大家對朋友都很會說,但到了網路上交流反而就有所顧忌)也因此把留言的限制降得比較低一些,不用填完太長的表單就可以完成; 在現在確認評論的風氣開始出現、也漸漸讓眾人知道以後,該追求的就是評論的質了,所以我們近期內就會把新的留言格式給更新上去。 這件事需要的是時間,讓子彈飛一會才能達到它的終極價值。接著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雖然現在很幸運的有了第一批用戶以及不少的關注,我們也明白在成長到一定程度後除了社會價值之外也會出現商業價值,但公司很可能在到那一天前就先死掉了,我們並不是慈善團體,一間公司要活下去要有一個可靠的商業模式,接下來這半年內會推出一些嘗試。近...

    在天眼通的這個位置,能看到許多公司評價,求職者評論以及他們的行為,台灣人才的處境其實比原本想像的更糟,如果剛畢業的時候只是有點失望,那現在應該是接近絕望,不過「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仍然熱愛生活。」,儘管很多事情都讓我們很害怕,或者對於現實的醜陋感到無奈,我仍然覺得這份工作真的是蠻有意思的,推薦給大家。 如果你想要參與的話,可以: 在網站上寫下評論:https://www.qollie.com 支持 qollie: https://www.qollie.com/simpleDonate follow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qollie.tw

  3. 2015年7月19日 · 我做過設計做過業務做過產品管理但都沒有多少經驗找不到一個好工作我甚至從來沒有找過工作。 我的生活有一段真空,我不知道該怎麼去填補 LaunchGram 的失敗帶來的這段真空,但也不可能直接就下定論說,我再也不要創業了。

  4. 2022年4月19日 · 選擇性週休三日制,最早是在 2022 年 1 月, Panasonic 集團執行長楠見雄規所發表。. 作為實現 Work Life Balance 的制度改革,當中也同步提出 home office 制度的概念。. 台灣許多企業已明顯感受到缺工時代來臨因應後疫情時代的人力需求及勞工對不同工作型 ...

  5. 2023年1月11日 · 找不到人該怎麼辦李叔霞表示公司招募人力的角度窮則變變則通」,可以先從非本科但相關的理工人才將他們訓練成公司所需要的工程師

  6. 2014年12月5日 · 10 大衰退 VS. 10 大成長職業. 科技在改變人類生活型態的同時,也牽連了產業的消長、牽動了職務的更替。. 當職場不斷翻轉,哪些是未來職場含金量高的職業?. 哪些人可能無頭路?. 未來職場人必須具備的能力又為何?. 104資訊科技用過去的數據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