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9日 · Q1:米酵菌酸是什麼? 它如何進入食品? 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是一種罕見毒素,由唐蒼蒲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 pathovar cocovenenans,B ...

  2. 2024年3月29日 · 延伸閱讀. 台灣首度出現米酵菌酸,這毒素是由「唐菖蒲伯克氏菌」所稱成,而繁殖條件相當嚴苛,溫度須在22到38度間,酸鹼值不能小於六,醫師也提到「油」能大大增加米酵菌酸生成數量,而粿條為了防止沾黏,就會加入油,至於...

  3. 2024年3月29日 · 寶林茶室這起食安案件,台灣首度出現的「米酵菌酸」引起關注。 這種毒素要生長,對溫度、酸鹼值都有一定的要求,若是食品妥善冰存好,比較能 ...

  4. 2024年4月2日 ·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米酵菌酸成最大元凶,現在溯源找源頭,終於在廚房生物環境,找到米酵菌酸蹤跡,而根據檢警專案小組調查,寶林茶室除了 ...

  5. 2024年4月3日 · 因「米酵菌酸」的名稱造成民眾對米製品的恐慌,有學者提出應該改稱「椰酵菌酸」,王必勝表示,會議中大家一致決議更改,因為「米酵菌酸」的 ...

  6. 2024年4月1日 · 米酵菌酸」的名稱讓不少民眾擔心,米食是否也會產生此毒,部分餐廳更直接停售米粉等米製品。 王必勝說,米酵菌酸是中國等地使用的名稱,為 ...

  7. 2024年3月29日 · 實驗室內各種檢測儀器陳列,寶林茶室中毒案,目前指向米酵菌酸釀禍,所幸彰化基督教醫院有標準品,緊急供給台大法醫所檢驗,確認兩名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