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19日 · 被Deepfake變臉成不雅片主角,碰到這種狀況怎麼辦? 網路內容防護機構建議要先截圖存證,報警求助,最重要是找官方機構協助影像移除。 ABOUT US

  2. 2023年6月12日 · 步驟一:當下拒絕: 一個人獨自忍耐,問題不會解決,性騷擾的狀況也不會改善,必須要明確向對方表示自己所嫌惡的事,勇敢制止;若擔心「權勢」性騷,當下可保持距離、藉口離開,或透過他人表達並轉告,隱忍姑息無法解決問題。 步驟二:記錄存證: 明確記錄事件經過、發生的時間、地點、對象等重要資訊,同步也可找信賴的對象諮詢。 步驟三:申訴告發: 不要擔心被貼上是麻煩製造者的標籤,或覺得丟臉,勇敢向工作單位、或者警察局婦幼隊等機構申訴。 104人力銀行調查,對於「女性在職場上容易遭遇哪些瓶頸? 」有31.2%的女性受訪者勾選「職場性騷擾」。 圖/ pixabay. 衛福部指出,如果發生性騷擾,建議你(妳)這麼做:

    • Q1:被冒用名義創立投資詐騙,該怎麼辦?
    • Q2:如果不小心在陌生網站上匯款給對方,還有機會拿回錢嗎?
    • Q3:收到不明的廣告詐騙訊息,等於個資被外流?
    • 防範網路詐騙的關鍵:保持「多懷疑、多警覺」的習慣

    台北市刑事警察大隊經濟組組長陳志峯受訪時建議,如果自己的個人身分被冒用成投資詐騙廣告,首先請截圖備存,並進一步去派出所報案登記。這樣作法的主要用意是,當其他民眾因受害損失而提告,至少還有能力證明「這些假粉專廣告,不是本人設立」。

    陳志峯說,如果民眾稍微不察,不小心在不明的網站輸入資料,甚至匯款給對方,首先也是趕緊報案,盡量讓警方在第一時間內趕緊圈存、凍結對方的帳戶,然而必須要提醒的是,現在詐騙集團的金流技術已經很便利,一旦匯款後,款項幾乎很快就被轉走,再也追不回來。 因此,他強調,不論是現實生活、或在哪個網路平台上,對於這類需提供帳戶或匯款的要求,「能不信,就不信,匯款前一定要提高警覺!」

    另一方面,多數民眾也好奇,當收到不明的廣告詐騙訊息時,是不是就代表個資已經外流了呢? 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人才培力中心主任鄭瑋接受《數位時代》採訪表示,這些詐騙訊息、電話有可能是隨機產生的號碼,並剛好與民眾的手機號碼相同,「收到不明的訊息不一定代表個資被盜用,但民眾若有進一步接觸,個資就可能落入詐騙者之手!」 也就是說,即使詐騙者這個時候還不知道接收者的真實身分,民眾仍需保持警惕,且避免點選「不明連結」,並絕對不要回覆這些訊息。 鄭瑋指出,如果民眾點選了簡訊連結或回覆訊息,很有可能連結至「偽裝網頁」,一旦民眾在這些假冒的網站中輸入如身分證字號、信用卡等個人資訊,相關個資或信用卡號就會提供給詐騙者。以下是鄭瑋提供的3大判斷祕訣:

    鄭瑋強調,民眾應養成多懷疑、多警覺的習慣,勤於查證資訊,即使稍帶疑慮,多一份確認,就可以避免自己或親友的個資被盜,或蒙受財務損失。 總結而言,民眾如果發現有可疑訊息,應直接忽略、不理會;但如果在罕見情境下需要提供資訊前,建議先透過其他聯絡方式確認,例如,收到某市政部門的簡訊,可直接使用「另一種方式」,如親臨現場確認、或打1999確認。 此外,她也提醒,民眾可安裝用來「過濾惡意網站」及「陌生來電」的工具,幫助自己提高警覺。 責任編輯:陳君毅、林美欣

  3. 2023年5月27日 · 陳全正. 詐騙事件頻傳,個資風暴愈演愈烈,立院也在上周三讀通過「打詐五法」之一的《個人資料保護法》(下稱《個資法》修正案);但,這對企業會造成什麼影響,又該如何因應呢? 《個資法》這次修正主要有2點: 《個資法》有中央專責主管機關了:「個人資料保護委員會」 這次新增了《個資法》§1-1,政府將設置「個人資料保護委員會」,作為《個資法》的主管機關,這是一個獨立機關,有獨立預算、人事編制,專門綜理個資事務。 事實上,論者對此呼籲已久:以獨立監督機關來管理個資事務是國際趨勢,歐盟、日本及韓國等70多個國家皆有此類設計,藉以因應瞬息萬變的個資潮流。 韓國個資法的裁罰規定是企業營業額3%或固定額裁罰。 《非常律師禹英禑》其中一集即播出「電商個資裁罰」相關內容。 圖/ 《非常律師禹英禑》劇照.

  4. 2023年5月31日 · 具體措施如在網路及電信上,包括加速下架社群平台的詐騙貼文、攔阻詐騙簡訊、阻斷詐騙假網站連結等;而在金流方面,也執行異常交易預警、網路銀行約定轉帳生效日延至次2日、《洗錢防制法》增訂人頭帳戶罪等作為。 至於針對冒用名人引誘加入「LINE投資群組」的具體措施,吳慧蘭指出,目前檢方與2大網路平台Meta、Google及通訊平台LINE都有官方窗口,旨在建立「綠色通道」,也就是「免驗通道」讓行政步驟大幅減少,要求平台快速把涉詐帳號全面下架。 檢察官:認識詐騙是台灣社會最急迫的事情. 假如民眾點選投資詐騙廣告後,不小心匯款,導致錢財損失,該怎麼辦呢? 對此,吳慧蘭強調,「 請儘速前往就近的警察機關報案,不要再聽從歹徒的謊言一再將錢投入,避免損失擴大!

  5. 2022年11月28日 · 5種詐騙手法大公開. Google的資安事件頻傳,明明設了一堆密碼,卻又被盜用,Google到底怎麼防護的? Google台灣回應3大網路資安疑慮。 #Google #資訊安全 #零信任架構. 林芷圓. Google的資安事件頻傳,身為網路搜尋引擎龍頭的Google,資安防護真有到位嗎? 今年3月,實況網紅「黑羽」在YouTube上傳影片表示自己的Google帳戶遭到盜用;擁有344萬點閱的黃明志YouTube頻道影片也曾經全部消失,頻道名稱被改為俄文髒話,疑似遭俄駭客入侵。 10月中旬,駭客濫用Google表單竊取小型企業個資,跳過各種Email系統的有害內容過濾機制、防毒軟體檢測,鎖定企業員工發動網釣攻擊。

  6. 2014年1月25日 · 隨身攜帶的智慧型手機很方便,但也因為容易被親友或同事「借用」,很多個人的隱私訊息或照片都會有外洩的可能。. 為了避免這個問題,國內的開發團隊特別絞盡腦汁,開發了一款可以防偷窺的行動軟體。. 「再看看看」是奧立資訊(Olis Innovation)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