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2年5月17日 · 按照PC上的输入方式,最常用标点——逗号,是在键盘右下角位置。 因此当我们在手机敲打这个符号时,应该下意识地向下方窥去——当然,大多数全键盘输入法都是这么做

  2. 2017年12月18日 · ①输入框内文字占位符提示. ②格式拆分编辑. 举个栗子,要求填手机号码时很多人往往会忽略区号输入,因此很多输入框在设计时,会将区号单独提出来,避免此类错误发生。 字数限制提醒. 一般以文案形式提醒。 比如:在输入框后显示不得超过X字。 规则补充说明. 一般在输入框下方以文案形式提醒,重要提示可以标亮提醒。 输入时. 1、当前输入位置提示. 光标提示. 外框标亮提示. 2、限制条件提示.

    • 鍵盤上的小凸點叫什麼1
    • 鍵盤上的小凸點叫什麼2
    • 鍵盤上的小凸點叫什麼3
    • 鍵盤上的小凸點叫什麼4
    • 鍵盤上的小凸點叫什麼5
    • 01 操作时间有差异吗?
    • 02 错误率有差异吗?
    • 03 错误率真的看不出问题吗?
    • 04 看不见的用户心理
    • 05 一开始就问错了问题
    • 06 所以,确定按钮到底要放哪?

    早在 2004 年,就有叫做 Walker 和 Stanley 的两人针对这个问题做了研究实验。他们用 Windows 98 做了一个类似弹窗游戏的程序,让用户点击 Yes 或 No 来选择是否购买股票。规则是当价格低于一定值的时候买,高于一定值的时候卖。 结果显示,操作按钮在左侧时,用户的反应速度要快一些。快多少呢,100 毫秒而已。我觉得这个差距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忽视了吧… 再说这种不断点弹窗的游戏,已经完全脱离了真实的使用场景,即便测出了什么,也不具备足够的体验设计借鉴价值。看来操作时间这个指标,不太好用。

    我发现错误率还没人研究,于是就自己做了一个实验。我手动码了下面这两个网站(为了优化文章阅读体验,下图为示意,与真实的网站不完全一致),用户被要求填写一些基本信息,然后从九张图片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 这两个网站几乎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在于选图页面确定按钮与取消按钮的位置。 为了让实验更加真实,我会“诱骗”参与者,不告诉他们测试的真实目的。总共 30 人从我手中接过 iPad 参加这个实验,也就是说每组15人。 P.S. 很多心理学/行为学实验都是这个样本量,不是大数据那套玩法。 结果,现实狠狠地给我一个教训,两组的错误率像差无几!确定在左边时错误率高一些,但也没有达到统计学上的“有感”。

    虽然第一次实验失败了,但是我总觉得有哪里不对。作为一名用户,我并不认为确定按钮的位置是无所谓的,但为什么表现在操作时间和错误率上的差异会如此无感? 思考了很久之后,我对原有的实验做了优化。两个网站几乎与之前一模一样,唯一的差别是,在选了最喜欢的图片后,用户会被要求选择最不喜欢的图片,而此时两个按钮的位置会偷偷交换。 结果却出现了神奇的反转:第一个页面的错误率与上次没有差别(肯定的),第二个页面的错误率不但大大增加,而且两组之间出现三倍的差异!

    无论是哪一组,用户在第一次点击确定按钮时,错误率都不高。而为什么在第二页交换按钮位置后,为什么只有从右变到左的B组,错误率从 0 逆转至 66.66% 呢?而从左变到右的A组,错误率从 13.33%到23.08% 也不过翻了一倍而已(虽然这也很夸张了)。 想一想按钮位置是不是和开门很像呢?虽然通常室内设计都是“推门而入”,但有时候我们也不知道而该推门还是拉门。 有天小蓝来到一栋陌生大楼,因为第一次来,所以他推门稍稍前留了一个心眼。他在门上看到了一个“拉”字,于是立即反应过来,停止推门的动作,改为拉门而入。进去后,走着走着,又遇到一个门。他记着刚才的教训,这次动手前仔细看了一眼,结果发现门上写的是“推”字。 小红也同样来到一个陌生的大楼,她在推门前也稍稍留了个心眼。幸运的是大门和她的习惯一样,...

    确定按钮无论在左边在右边,单次操作时间和错误率都没有多大的差别,哪怕真的有影响,那点微乎其微的差异真的没有纠结的必要,简直浪费时间。 而且无论做什么实验,都会收到设备和系统的影响。我的实验使用的是 iPad 网页浏览器,说实话也不一定具备完全的代表性。 我认为这个实验真正教会我们的是,不要轻易违背用户习惯! 为了提高效率,我们的很多行为,不是靠大脑思考的,而是靠身体记忆的。人们通常只会在第一次接触新事物时,启用大脑,之后大部分情况都处于“无意识状态”。也就是说,除了第一次,以后都不要指望用户再动脑筋! 有本书叫做 Don’t Make Me Think ,其实我觉得可以加一句 NEVER Make Me Think Again。

    确定按钮无论在左边还是在右边,遵循系统规范才是最稳妥的。倒不是说他们设计得一定多好,而是因为操作系统就好比一栋大楼,用户在进入你的房间之前,必定经过了这栋的大门,所以十有八九已经“被养成”一定的操作习惯了。 现在除了 Windows 之外,其它大部分操作系统,不论是PC还是移动,都普遍把确定按钮放在右边。所以再决定按钮之前,想一想你的用户是从哪个系统来的就好。 除了按钮之外,统一规则还可以延展至其它的控件、布局和概念。让用户养成习惯,直至不带脑子就可以使用你的产品,这样就不会踩坑了。 甚至你把用户培养好后,他们会产生依赖,即便遇到设计得更有理有据的产品,也都懒得切换了。因为任何人都会对陌生事物产生顾虑,哪怕新路更省时省力省钱,也更愿意走自己熟悉的老路。 作者:Z Yuhan,一名前华为腾讯交...

  3. 2023年10月26日 · 1. 按钮尺寸. 一个好按钮设计遵循 3 个原则。 它必须是可识别、可找到和清晰。 对于这 3 个原则来说按钮尺寸似乎占据相当重要位置,那么触摸 UI 上的触摸目标应该设置多大呢? 根据麻省理工学院触摸实验室研究“人类指尖调查触觉力学”发现,人类指垫平均为 10-14 毫米,指尖平均为 8-10 毫米,这意味着神奇数字是 10 毫米。 大多数用户可以舒适可靠地击中 10 毫米 x 10 毫米触摸目标。 然而,不同移动平台以不同方式表达此尺寸仅供建议。 例如,年龄较大用户可能无法轻松点击 UI 中较小按钮。 目标很难准确点击,当我们针对这些老龄化用户设计时应当占放大按钮在屏幕占比,按钮将能够更频繁地成功完成操作。

  4. 2024年1月9日 · 1. F模式布局 —— 雅各布尼尔森. Jacob Nielsen根据眼动追踪研究结果提出了这种F模式。 眼睛浏览顺序一般是从左往右,然后从往下. 2. Z模式布局 —— 古腾堡. Gutenberg diagramm认为人阅读方式应该是遵循某种习惯进行,从左到右,从往下。 从左上角开始,经过一系列来回移动,最终扫描至右下角终点区。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界面把最终【结算】、【确认】、【提交】按钮放在最右边。

    • 鍵盤上的小凸點叫什麼1
    • 鍵盤上的小凸點叫什麼2
    • 鍵盤上的小凸點叫什麼3
    • 鍵盤上的小凸點叫什麼4
    • 鍵盤上的小凸點叫什麼5
  5. 2024年3月7日 · 作为产品经理,免不了日常需要和原型打交道。. 那么,原型究竟要画到什么程度才算够用呢?. 作者从两个方面探讨了这个问题,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在产品经理日常工作中,原型可以说是十分特殊存在,甚至在很多产品新人眼里,产品经理和 ...

  6. 2017年3月23日 · 弹出式半屏页面其实并不是一种官方既有交互形式,而是本文对iOS和Android平台中相似交互形式统称。 顾名思义,它通过弹出半屏覆盖层来反馈用户操作,弹出式半屏页面优势在于它既能承载较多内容,又能保持上下文关系。 1.1 ActionSheets. ActionSheets是iOS平台上的交互形式,在使用场景与提示型对话框相似(提示型对话框相关介绍见覆盖层设计上篇),它可以用于二次确认或呈现与当前操作相关多个选择等。 触发时,ActionSheets从下往弹出;操作完成后从往下收起。 需要注意是虽然点击空白处也能够退出ActionSheets,但iOS规范仍然建议始终为ActionSheet提供取消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