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016年12月1日 · 「我就是捨不得啊! 」面對取捨的時刻,很多人都會感到猶疑,深怕一個不小心,就丟錯東西。 對於丟棄下不了手的人,讓兩大整理名家 《斷捨離》 的作者山下英子和《太多了》作者彼得‧魏爾許(Peter Walsh)告訴你,面對取捨的選擇,你該怎麼想才對! 迷思1:或許有一天會用到. 魏爾許:留下這些雜物是為了需要,還是為了滿足某個根本不存在的未來? 不丟掉用過一次的調味品,是因為或許會再度下廚;不丟掉太緊的牛仔褲,說不定某天會減肥成功。 以上都對,但前提是你真的能為這些「或許」訂出一個明確實行的日期,否則這些物品永遠都只會是用不到的雜物,而每次看到它們,就會提醒你訂的完成計畫有多失敗,並阻礙你活在當下。 迷思2:丟掉等於浪費. 山下:很多長輩從小對我們耳提面命「要惜物愛物,不可浪費!
2015年7月10日 · 三、很多東西很美好,但已成為過去. 郭書齊說:『放下,就是當你丟掉所擁有的,並且相信往前走,你會得到更多。. 』很多東西很美好,但是你應該往前看了,因為那些已成為過去,你能把握住的只有現在。.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 ...
2016年6月2日 · 《俯瞰力》 中指出,捨不得丟東西的人,大致分為 3 種類型: 1. 執著過去型. 執著過去的人喜歡蒐集物品,藉此彰顯自己的價值。 「我可以」「我擁有」是ㄧ種希望受到肯定的欲望。 山下英子說,「我們無論如何都會忍不住想緊抓著過去的成功體驗不放,也會在不知不覺間被失敗的體驗給絆住。 」所以,個人應變能力、判斷有益資訊的能力,比物品更重要。 2. 逃避現實型. 你我之中一定有很多人,職場上精明有序,家中卻亂七八糟。 這類型的人要改掉雜亂的毛病,首先要認清,整理環境跟你所做的工作一樣重要。 《誰替亞當斯密做晚飯》 一書點出,這世界上有些工作的報酬雖然不是顯而易見,卻對創造生活價值大有貢獻,收拾並不是浪費時間的事,只是我們沒有意識到某些勞動背後的價值。 3. 擔憂未來型.
2015年2月17日 · 其實任何東西只要擺放超過3年沒用過,就可以直接丟棄。 雜物4:待修理的東西. 對於壞掉的東西,有些人是懶得修理或沒空送修,於是姑且收著;也有人是買了新的,但捨不得扔掉壞的,但常見的是故障品不斷增加,但囤積者卻不曾修好過任何東西。 用AI做出一部電影? 影視音市場的發展與機會! 牽猴子、瀚草、微軟、北流、薩泰爾......超過50位產業巨頭齊聚盛會👉. 雜物5:傷感情的東西. 落榜的成績單、未錄取通知函、嚴重影響家庭收支的奢侈品、前情人留下的紀念品等,不管是「傷自己感情」或「傷別人感情」的東西,都不該保留。 這些負面能量的物品,只會讓人情緒下降,阻礙自己迎向新的人生。 雜物6:長期借放的東西.
2016年11月23日 · 整理不是收納整齊,而是學會捨棄. 近藤表示,把東西收起來,乍看會誤以為問題好像解決了,但當收納空間填滿,環境又會亂成一團,就必須想辦法再次進行收納……於是陷入「不斷整理但始終整理不好」的惡性循環中。. 這點,正是許多人對「整理」兩個字的 ...
2017年2月3日 · 1. 認清東西的本質. 一般來說,東西可以歸為三類:有用的、美麗的,和有感情的。 看到「有用」的物品,可以試著想想:「我有多常使用? 」像是櫃子裡數不清的保鮮盒,真正被使用到的根本沒幾個,對吧? 那些其實沒有那麼「有用」的,就列入清理名單中。 碰到「美麗的」、「有感情的」,則可以想想自己為什麼要擁有它們,若是覺得擺起來好看,就大方展示! 不展示出來,再美也是雜物而已。 想重拾簡單生活,第一步就是好好認識每一樣物品。 2. 東西少一點,壓力少一點,自由多一點. 擁有一樣物品,其實是需要耗費不少精力的,必須跑到店裡買、帶回家、找地方放,甚至還得為它添購零件。 說到這,再看看你身邊堆積如山的雜物,你是不是開始佩服自己了?
2019年1月21日 · 把東西一個一個拿在手裡,留下令你心動的東西,丟掉不心動的東西。 這就是判斷時最簡單又正確的方法。 請想像一下只被心動的東西所圍繞的生活,這才是你想擁有的理想人生,不是嗎?
問神明會丟的紅色東西 相關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