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5月4日 · 採訪整理. 吳雨潔. 天下雜誌697期. 發布時間:2020-05-04. 瀏覽數:32253. 以我這年紀的人來說,並不習慣用Instagram(簡稱IG)。 有人說,我們用臉書、 30歲以下用IG 。 每次在捷運看到年輕人以極快速度上下左右滑動,實在不曉得他們在搞什麼?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決定開始研究玩一玩。 我發現IG其實有很多優點。 第一,帶起運動、旅遊風潮。 從來不運動的人,會不辭艱辛到達某個熱門打卡景點,像礁溪抹茶山、宜蘭草嶺古道大草原,山上都會出現很多穿運動內衣、緊身褲的女生。 這些年輕人只拿一瓶礦泉水跟手機就上山,讓我佩服得不得了,因為我們爬山都是背背包、帶著水、口糧補給跟登山杖。 IG有讓年輕人運動、探索新地方的魅力。 (延伸閱讀: 陽明山祕徑景點全攻略 )

  2. 2019年7月29日 · 由於Instagram具備高度匿名性很容易設定幽靈帳號且在學生族群間的滲透性強大常成為校園流言與霸凌的集散地。 霸凌者會針對特定對象,開設假帳號,不斷張貼惡毒圖文,包括對方的醜照、小團體的毒舌私訊、謠言中傷。

  3. 2018年2月4日 · INSTAGRAM上經營品牌一定有機會!. 13-24歲的Instagram用戶中:68%的人表明他們會定期和品牌互動,無論是看照片、為文章按讚、追蹤用戶,還是發現個別內容後去瀏覽網頁。. 這說明年輕人對於在Instagram上新的說故事的形式和參與者是採取開放態度的,尤其當品牌 ...

  4. 2011年4月28日 · 今天看到在Fox News有一篇文章其實是警告家長們不要讓孩子接近以下五個網站因為它們都有匿名的效果超好玩也讓孩子曝露在危險之中或者讓孩子陷入被匿名欺負的危機之前多次曾有美國孩子因為在網路上被匿名欺負而自殺),不過 ...

  5. 2019年4月23日 · 如何辨別假新聞臉書官方提出10個方法: 1.對標題持懷疑態度 :如果標題內容震撼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很有可能是不實報導。 2.仔細留意連結 :許多不實報導都會偽裝成真實的新聞來源,可以前往這些網站,與知名新聞來源的連結做比較。 3.調查新聞來源 :如果報導來自不熟悉的組織,請查看該組織的簡介,進一步了解並判斷。 4.注意不尋常的格式 :許多不實報導的網站都會出現錯字或奇怪的排版。 5.檢查照片 :不實報導經常使用經過篡改的圖像或影片,有時候也會盜用真實的照片來斷章取義、混淆視聽;可以搜尋這些照片或圖像,來確認原始出處。 6.檢查日期 :不實報導可能會出現不合理的時間順序,或是篡改事件的發生日期。 7.查核證據 :檢查作者的資料來源,確認報導內容的正確性。

  6. 2023年7月7日 · 隱私疑慮:一直以來,Meta都因隱私問題受人詬病,它的臉書和IG都渴望用戶的個資。Threads和它們一樣,可能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搜集你的數據,包括健康和財務資料、精確位置、瀏覽歷史記錄、聯絡人、搜索歷史記錄和其他敏感資訊。 這使得目前Threads無法在歐洲使用,因為歐盟數據保護委員會最近 ...

  7. 2019年7月9日 · 你的手機真的沒在偷聽你講話 事實真相更詭異. 常用智慧手機的你,可能不只一次感覺自己被竊聽。. 跟朋友面對面聊天之後,手機廣告出現你們剛剛談到的商品,讓你覺得毛骨悚然,懷疑手機或是app有在竊聽你說了什麼。. 《Quartz》指出,這並不是真的。. 如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