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3日 · 近日有網民在連登討論區以「我覺得自己有抑鬱症」為題發文,講述自己疑似精神健康出現問題,樓主提及自己最近辭職,離開了工作7年的崗位,然而在一個月內轉工3次,仍感到迷茫,直言「覺得都唔係自己想做既野。

  2. 2024年2月5日 · 港人生活壓力大是常有的問題,大家都應注意自己的精神健康。最近調查發現,港人的抑鬱指數再創新高,當中男性、18至24歲人士的抑鬱、焦慮及失眠程度較其他年齡組別人士高,而18至24歲的青年受訪者中,更有近4成4人受中度至重度抑鬱情緒影響 ...

    • U Magazine
  3. 2024年3月29日 · 精神科專科醫生鄧萬豪表示可留意以下3大抑鬱症核心症狀: 點擊圖片放大. 1. 持續廣泛情緒低落:連續2星期或以上,對生活大部分事情感到哀傷、情緒低落. 2. 生活失去動力:經常感到失去動力,對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提不起勁. 3.

  4. 2020年2月4日 · 解決方法. 如果確診屬於輕度至中度抑鬱症,倚靠心理治療相信就已經足夠;但對於比較嚴重的情況,往往就需要與藥物作搭配。 親友的幫助. 面對抑鬱症患者,親友們切忌講太多安慰的說話,比如「呢啲嘢都係你自己鑽牛角尖諗出嚟」、「同你講唔好唔開心啦」等,對患者而言,這些話語往往適得其反;反之,給予患者多一點陪伴,細心聆聽患者的想法,懂得易地而處,往往是更有效。 失眠. 成因. 在香港,失眠大致有兩大成因,一是壓力,例如工作過度忙碌、長期處於緊張狀態等;另外是進食了含興奮劑的物質,例如香煙、酒、咖啡、茶等,以上均影響我們我睡眠質素。 飲酒不能有助睡眠? 許多人都會誤會酒能幫助入睡,但事實上,縱然酒能使人酒醉,陷入不清醒的狀態,但古語云:酒入愁腸愁更愁。

  5. 2021年2月22日 · 走出抑鬱的迴圈,一點也不簡單,但亦可能只需一刻的轉念,或是一雙跑鞋。. 賴維恩(Ivy)曾是醫院常客,十年間進進出出做過七次手術,又因原生家庭陰影,靈魂變得脆弱敏感,跟家人的溝通失效成為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一度欲了結生命。. 幸而 ...

  6. 2024年4月20日 · 」她表示在生母身上看見自己,包括她的不安全感、焦慮和不確定性,令她非常害怕和困擾,令現時育7歲兒子的她非常反感:「我開始憎恨她,因為她迫使我質疑自己身為一個女人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身為一個母親的能力。

  7. 2024年3月24日 · 點擊圖片放大. 紓緩治療團隊如天使. 她指在內科病房環境十分繁忙,實在難以照料病人所有需要,家屬看到親人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難免心痛,但有賴紓緩治療團隊不時前來探望,為晚期病人提供紓緩性的治療及照顧,例如幫他們整理儀容,或者和醫生商討醫療方案,令病人覺得舒服一點,她形容: 「紓緩治療團隊是天使般的團隊,幫助病人舒服地走完最後一程,而令到家屬可以好安心。 Gigi見狀希望加入成為其中一員,剛好當時又進修機會,於是便向上司申請讀紓緩專科課程,並於6年前轉職到賽馬會善寧之家任護士,負責家居紓緩照護服務。 +3. 點擊圖片放大. 為百歲婆婆圓夢. 她每個月都會接觸5至10個晚期病人,當中過百歲的人瑞,也不乏青壯年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