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7月15日 · 除了醫療與哲學的持續辯證憂鬱症患者病人罪人天才的角色亦在不同時代交織延續成為至今仍潛藏在社會中對憂鬱污名貴族病印象的暗流而精神分析與心理生物學兩派觀點仍爭執不休。. 歷史讓我們看見世界如今樣貌的根源 ...

  2. 2018年10月25日 · 你也可能很難集中精神或是專注,也難以釐清思緒。 你腦筋會一團混亂,經常問著相同的問題,並且忘了之前已被告知的答案。 你可能走進房間裡找東西,但後來卻忘了自己為什麼在那裡。 既然悲傷會削弱思考能力,自然也會影響工作或課業。 就兒童和青少年而言,悲傷在認知表徵上可能會被誤認為是學習障礙;在年長者身上,它們則可能看起來像罹患失智症。...

  3. 2020年5月5日 · 病識感基本上分成四個階段患者知道自己生病也願意配合就醫。 患者知道自己生病,但不覺得需要就醫。 患者知道自己有點不太對勁,但歸咎於太累或其他因素,不認為是生病,更不認為應該就醫。 患者完全不認為自己有問題。 通常而言憂鬱症患者多少存有一定程度的病識感基本上都知道自己有些什麼問題。...

  4. 2021年8月17日 · 沒有一個重大精神疾病有針對特定疾病病理學的醫學檢驗你無法知道精神上的苦痛是否確實存在著疾病」。沒有辦法一勞永逸地斷定一個人是否患有憂鬱症也沒有理由假設我們很快就會有辦法這樣做儘管偶爾會有相反的說法)。

  5. 2020年12月7日 · 2018年台灣的自殺通報人次超過3萬3千人創下12年以來新高服用抗憂鬱劑的人數則高達133萬人。. 示意圖。. 圖/歐新社. 焦慮、憂鬱和自殺,長期以來都是重要的議題,但在社會上卻一直缺乏足夠的關注。. 隨著經濟、科技的發展,自殺和被身心症所 ...

  6. 2021年3月7日 · 我的阿嬤三年前罹患阿茲海默症也就是俗稱的失智症而我因為個人因素陷入了憂鬱症。《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中數度呼籲失去連結對身心靈的傷害,《社交天性也提及失去連結所導致的心理痛苦遠比生理痛苦影響更大

  7. 2015年9月15日 · 別管養生了,先想想送死吧——讀《失控的照護》. 陳又津 15 Sep, 2015. 圖/ Chris Marchant (CC BY 2.0) 2010年台灣總生育率跌破1%。. 2016年台灣老人數達311萬將第一次超越小孩數。. 家庭照護者當中每五個就有一個罹患憂鬱症65%有憂鬱傾向。. 文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