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0年11月13日 · 1. 了解自己的症狀. 每個人在經歷SAD時不一定都會表現出相同的症狀,但通常最明顯的兩個特徵是在冬天來臨時, 感到悲傷 以及 失去動力 ,當你發現自己有這些症狀時,千萬不要忽視。 2. 規律運動. 在陰冷的冬天裡,運動是個緩解憂鬱情緒的好方法,不需要太過激烈,任何的身體活動都可以增加腦內的多巴胺和血清素濃度,像是散步或騎腳踏車這種輕度運動也不錯。 3. 與親友保持聯繫. 與身邊親近的朋友、家人或伴侶保持聯繫是很重要的一環,這些人就是你最大的「支持網」(但要分辨出誰是能帶給你正能量的人),多多與他們對話,或者一起做些有趣的事情,可以減緩 SAD 的症狀。 4. 充足的日照.

  3. 2022年1月21日 · 發生在我病患身上的憂鬱症症狀,或許讓人覺得有些矛盾。即使從歷史的觀點來看也很奇怪。照理說明明已經因為不安的作用而存活了下來,憂鬱的人卻變得躲避人群、食欲減退、繭居、沒性欲,不論哪一種行為,都是在削減自己存活並留下遺傳基因的機率。

  4. 2020年11月16日 · 若你曾經懷疑過自己有可能是憂鬱症的隱性族群,詹佳真提供以下 4 要素,讓你初步判斷,自己是否屬於潛在憂鬱症患者的族群: 1. 主管是權威式領導者

  5. 2019年12月20日 · 所以,如果 HSP 不需要被治療,那麼他們要如何管理自己的身心,讓自己不要常常手足無措呢? 澤夫博士說:「大部分的 HSP 年紀漸長變得更成熟後,都會發展出一套對應的機制。

    • 因人而異提供不同幫助。憂鬱的人需要的幫助因人而異,並不是相同話語或行為就能安撫所有人。在伸出援手前,務必先跟部屬好好聊聊,確認一下對方現在急需哪方面的支持。
    • 替對方製造歸屬感。有憂鬱傾向的人很常忘記別人其實很重視、關心他們,職場上更容易感到孤獨和厭世。久而久之,他們幾乎不參加同事聚會,也不跟同事在社群平台上有往來。
    • 幫助他們減輕壓力。有時候職場憂鬱的起因來自於壓力,成千上萬的待辦事項、不斷累加的工作目標、績效考核等都可能造成人對工作提不起勁,甚至懷疑自我價值。身為一名主管,表達對同事的關懷時不妨改變呈現方式,嘗試不要一次丟出許多議題,一步一步來,讓容易因壓力沮喪的同事先專注於眼前目標,快完成手邊的事了,再討論下個計畫。
    • 向公司提倡心理健康。良好的職場環境應該重視員工的心理健康,如果整體公司文化都不重視員工心靈發展,絕對會出大問題。有些公司可以允許員工因心理不適放假,有的則會提供完善的心理諮商服務。
  6. 2021年2月26日 · 我後來了解到,憂鬱症可能是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衡所致,特別是血清素(serotonin)、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與多巴胺(dopamine)三種神經傳導物質的失衡,所以憂鬱症是生理的問題,不是什麼個性心理因素。 但,我們雖然無法改變基因或生理機制的運作,卻可以決定怎麼跟憂鬱共處。 吳導或是我的同學,他們都是最能帶給大家歡樂的人,但相對於歡樂背後的痛苦深淵究竟是什麼呢? 我真的無法想像,在詫異之餘,我更希望能為他們灑進一點陽光。 「你會隨時有那個傷害自己的念頭嗎? 」我問吳導。 「對! 這種東西隨時會出現,它就是一個病症。 」吳念真進一步描述:「 要死的人,他前面五分鐘還好好的,但可能十分鐘裡面,他就下決定去做這件事! 最低潮時,整個人就像是遊魂. 「那個當下是個什麼狀態?

  7. 2020年10月28日 · 當你發現自己受到憂鬱或是焦慮等症狀所苦,可以先向人資部門或主管尋求協助,要開口跟上司談精神壓力這種很私人的問題並非易事,你可以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