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www.womenclinic.com.tw › paper › 03/01/1婦科腫瘤癌症新知

    卵巢在正常月經週期接近排卵日時原本就會出現卵泡一般在大到兩公分以上才排卵偶爾也有長到三公分大的看來就像個囊腫。 即使排卵之後,也會形成一個黃體,照樣可大到三、四公分,甚至也有五公分以上的。 這些卵泡或是所謂功能性的囊腫,即濾泡瘤或黃體瘤,往往不但是良性,而且多在下次月經來過即消失,所以再照超音波,可能就變成沒有「水瘤」了。 另外,一些真正的卵巢贅生瘤,例如卵巢上皮細胞生出的囊狀腺瘤,以及單純囊腫,則與惡性腫瘤一般,真正形成原因未明。 需要開刀嗎? 卵巢長瘤對多數婦女而言,都是一個驚嚇,幾乎都立刻會問:是不是惡性的? 需不需要開刀?

  2. www.womenclinic.com.tw › paper › 03/12/04婦科腫瘤癌症新知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婦癌科主任 鄭丞傑. 停經後的卵巢. 過去在提到卵巢囊瘤時,我們已了解在生殖年齡層的婦女,也就是青春期以後,停經之前的婦女,卵巢長「水瘤」是十分常見的,其中多數為濾泡囊腫(Follicular cyst)或黃體囊腫 (Corpus luteum cyst),這些功能性囊腫(Functional cyst)通常在月經過後,就自動消失了,因此也不必開刀。

  3. www.womenclinic.com.tw › news › news-76婦科腫瘤癌症新知

    1少女太大 常尿濕褲子. (原載民生報)記者黃靜宜/報導. 16歲還尿濕褲子竟是小陰唇太大惹的禍一名少女因為小陰唇面積太大幾乎將整個尿道口包住排尿時她以為已經解乾淨沒料到尿液還積存在裡面當她從馬桶上站起來時尿液也傾瀉而下」,尿濕了褲子讓她尷尬不已。 很多女性不見得瞭解自己陰部的構造,也不清楚陰唇的「長相」,台北國泰醫院婦產科醫師 鄭丞傑 說,小陰唇不一定是大小對稱的,有些女性兩邊陰唇一大一小,有些則太過突出,或是面積太大,走路、坐下來時,會因擠壓、摩擦而疼痛。 一大一小不見得需要治療,但若會疼痛,或影響排尿,就可能需要手術整型。 他曾接獲一名16歲年輕少女,兩片小陰唇大到影響排尿,被媽媽帶來就醫。

  4. www.womenclinic.com.tw › news › news-374婦科腫瘤癌症新知

    至於在溫泉中,會不會被傳染性病? 這個機率更低,因為病菌的濃度低,被大量稀釋會造成沒有傳染力,且流動的水會不停地沖掉病毒;品質良好的溫泉業者每天都刷洗溫泉池。 也因此日本舉國上下泡溫泉人口眾多但並沒有聽說他們性傳染患者特別多。 至於馬桶,相信不會有婦女故意用外陰部去摩擦馬桶,所以傳染機率很低,當然最保險是使用馬桶的覆蓋紙,倒是男生的生殖器「吊兒郎當的」,如不小心碰到馬桶的機率較高,真的要小心! 也有人擔心廁所的門把傳染HPV,理論上是不錯,廁所門把可以傳染HPV,不過問題是出在有不少男人上了廁所不洗手,會把自己陰莖上的HPV傳到廁所內面的門把上,因而傳到下一個人的手上,可是一般人通常不會出了廁所,又立刻用手去摸生殖器。 不過,最保險的自保之道是用擦手紙開門,再離開廁所。

  5. 還是癌症? 大部分的已婚婦女可能都聽過婦產科醫師告訴妳,子宮頸有點糜爛,或說有點破皮,然後妳就很緊張地詢問:是不是惡性的? 其實子宮頸糜爛是一種相當常見的良性狀況,指的是原本粉紅帶白色的子宮頸,一部分或全部變成鮮紅而且粗糙的表面,好像脫了一層皮般,所以有些醫師稱之為破皮。 造成子宮頸糜爛的原因,迄今仍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最常見的是生產時,子宮頸裂傷,再進一步受細菌感染所致;而人工流產也同樣被認為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一些細菌、滴蟲、病毒的感染,也是致病因。 但是有些婦女光是血中動情激素較高,即可能造成子宮頸糜爛,所以孕婦和正服用避孕藥者,不少人此狀況。 明白這些,妳就不必太緊張了,因為實在和癌症扯不上關係。 只是由於外觀不平滑,需與子宮頸癌區別,所以醫師通常會建議做抹片檢查,以策安全。

  6. www.womenclinic.com.tw › news › news-268婦科腫瘤癌症新知

    簡單篩檢 可以早期發現慢性病 國健局成人保健組科長陳姿伶則指出,許多人認為成人預防保健項目太過陽春,接受篩檢的意願不高,利用率僅三成五。 但根據實證醫學,透過簡單的篩檢,確實可以早期發現尚未出現症狀的慢性病患,呼籲民眾多多使用。 至於女性該不該進行CA-125檢驗,台灣婦癌醫學會理事鄭丞傑指出,CA125可以用來檢卵巢癌、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 此外,骨盆腔發炎、月經期內都可能導致CA125指數上升。 台灣每年只有1000個卵巢癌病患,卻50萬個子宮內膜異位病患,鄭丞傑說,若拿CA125當作卵巢癌的普遍篩檢工具,特異性不夠高,檢驗反應為陽性,可能嚇壞婦女,以為自己罹患卵巢癌,其實可能只是簡單的子宮內膜異位症。 他建議,停經後的婦女,才需要例行進行CA125檢驗。

  7. 大到3.5公分以上則稱之為濾泡囊腫 (Follicular cyst),不過這樣的分類在臨床上沒有多大的意義因為濾泡囊腫有時甚至可以大到10公分而由於都是良性處理方法都是觀察一陣子再看看。 如果有排卵,則正常本來就會形成一個黃體,但有時不知何故,黃體內部出血並形成囊腫異常長大,變成黃體囊腫 (Corpus luteum cyst),常常大到四、五公分左右,有時也可以大到七、八公分以上。 針對濾泡囊腫和黃體囊腫的處理,觀察是最好的辦法,通常過幾天到兩週左右,大部分會自動消失,因此婦產科醫師都會告訴患者,月經一結束就再來照一次超音波,如果一點都沒縮小,才考慮是非功能性囊腫。 一般而言,如果是會消失的,在兩個月經週期,亦即八週之內都會消失,不必打針吃藥,月經過後再看一次超音波就對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