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9日 · 你知道清明節祭祖掃墓要準備甚麼?又有哪些習俗和禁忌?《網路溫度計DailyView》為您整理了清明節掃墓相關資訊懶人包,一起來看看吧!祭祖掃墓要準

  2. 2021年4月2日 · 清明節│土葬龕位拜祭流程大不同 鮮花水果有禁忌 帶錯或行衰運. 清明節掃墓程序看似簡單,其實要準備不少祭品。. 其中祭拜「土地公」、「祖先」的供品各有不同。. 想免煩惱的話,亦可選擇以生果和鮮花拜祭,但要小心當中忌諱,否則好易對後人有 ...

  3. 2024年4月3日 · 明天4月4日是清明節,命理專家小孟老師就曾在社群平台透露了清明節的10大禁忌,以及避免祭拜的4類供品。 若民眾不小心觸犯禁忌,恐怕會招惹到生靈,

    • 「掃墓時間」不可晚。掃墓時間最好是在早上5點後,下午3點前,便要完成清明拜山活動,因為時間越晚,陰氣越大,別說到「易撞鬼」那麼嚴重,氣場不好都會影響運程。
    • 「勿帶有刺花拜祭」拜山當然要準備先人生前喜歡吃的東西,而鮮花方面,最好挑選白色菊花,勿攜帶刺的花朵拜祭,如先人喜歡玫瑰,宜先去刺後再供上。
    • 「勿穿奪目衣服」拜祭先人講求尊重,勿穿大紅大紫奪目衣服,全身黑色亦不宜,因陰磁場較易附著或接近,樸素衣物最合適。(盧翊銘攝)
    • 「重症、大病初癒者、孕婦忌掃墓」重病患者,大病初癒、孕婦等人,別說有指這類人易招靈界朋友的鬼神之說,單是山路崎嶇難行,易生意外,已經是不應前往墓地的原因了。
    • 寒食節與「割股奉君」
    • 上巳節
    • 清明節的假期變化
    • 清明習俗知幾多?

    清明節在歷史發展中融合了寒食節的禁火、冷食、掃墓等習俗。 寒食節,是較早流傳於中國北方地區中原一帶的節日,寒食節最初的習俗,為禁煙火、只吃冷食,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上墳祭掃、蕩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由於北方寒冷,春三月氣溫上升正值改火的時節,人們在新火未到之時,要禁止生火。 有傳說指,寒食節的由來與春秋時期的晉國功臣介之推的忌日相關。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逃避驪姬之亂而流亡,期間隨臣介之推在重耳飢餓之時,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為重耳煮湯,令重耳感激不盡,後來重耳做上了國君(晉文公)。在介之推死後,晉文公下令將介之推的忌日定為寒食節,不許民眾開火煮飯,只能吃冷食及涼拌食品。 寒食節在漢代被稱為禁煙節,據《後漢書》記載,最初的寒食節時間很長,最長有105天,最短也要近1個月。到了唐代,寒食節...

    此外,清明節還融合了上巳節中郊外遊玩、踏青、戴柳圈等習俗。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此後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郊外遊春等內容。「上巳」一詞最早出現在漢代文獻《周禮》中,到了宋代上巳節逐漸銷聲匿跡,不見於文獻記載。 因寒食節、上巳節、清明節相距較近,三相結合,便成了一個重要的節日。清明節吸納了二節的儀式,由一個單純的農業節氣變成重要的節日。清明節在宋元時期形成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的禁火、冷食風俗與上巳郊遊等習俗活動相融合定型。明清時期基本承接前代舊制。民國時期,清明節除了原有的掃墓、踏青等習俗,植樹也被確定為常規項目。

    事實上,清明節放假的規定並非於現代才有。早於唐代,唐玄宗就頒布政令規定寒食節、清明節共放假四日。到了宋代,寒食節、清明節放假七日,南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十五引宋呂原明《歲時雜記》記載,「清明前二日為寒食節,前後各三日,凡假七日。而民間以一百四日禁火,謂之私寒食,又謂之大寒食。北人皆以此日掃祭先塋,經月不絕,俗有寒食一月節之諺。」 而到了民國時期,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將4月5日訂為「民族掃墓節」。2007年12月7日,國務院第198次常務會議通過了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其中規定「清明節,放假一天(農曆清明當日)」。2008年,清明節正式成為內地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2009年,清明節假期包括調休在內地改為三日。

    踏青。古時稱「探春」、「尋春」等,即為春日郊遊,也稱「踏春」。一般指初春時刻到郊外散步遊玩。清明節是春意盎然的時節,亦是郊遊的好時光,迎春郊遊於野外早就已成為清明風俗。 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據說清明節植樹的習俗發端於清明戴柳插柳的風俗。 插柳。中國民間在清明節有插柳的習俗。有專家認為,插柳的風俗,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還有說法認為是驅鬼辟邪,因為在中國北方一些地方清明節與中元節、寒衣節並稱為「鬼節」。還有說法認為是紀念介之推死於柳樹下。 放風箏。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天後,將牽線剪斷,據說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的寓意。 拔河。拔河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唐玄宗時曾在清明時舉行大規模的拔...

  4. 2023年3月31日 · 1. 準備結婚或剛結完婚: 有喜氣之人不宜掃墓,因為喜氣屬陽,掃墓為陰,容易沖煞,對情感易有傷害。 2. 懷孕中人: 懷孕中的人不可以去掃墓,因為容易招惹不乾淨的氣場,影響胎兒,在科學上來說,也擔心孕婦容易受到風寒,或上山掃墓時不慎跌倒。 3. 喜歡穿紅衣的人: 掃墓不宜穿著太艷麗,若穿著太紅讓祖靈較刺眼,恐無法得到祖靈加持。 4. 0-3歲的小孩:

  5. 2024年4月4日 · 出版: 2024-04-04 07:01 更新:2024-04-04 07:01. 清明節5大傳統食物︰潤餅、草仔粿、紅龜粿、韭菜、雞蛋。. 中國悠來已久的飲食風俗及食物象徵你又知多少?. 寒食節、清明節習俗合併?. 不生火不煮飯. 古時有寒食節(為紀念春秋時期晉國名臣介之推,禁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