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6月15日 · 而他治療溫病用的神方就是酸梅湯! 酸梅湯是我們日常的叫法,其實在中藥裡,它叫「烏梅白糖湯」。 酸梅湯的做法與功效 《烏梅白糖湯》烏梅 5~7 顆,白糖一兩。烏梅煮好後,放入白糖調勻即服。 烏梅在藥店都有賣,也有成袋的小包裝。烏梅的藥用如何呢?

  2. 2019年11月12日 · 在「追究自己」形成的主流文化裡,我們從小就被教導如何單向對外而不是對內,為了對外,甚至不惜消滅自我意識。 連佛教的「向內觀察」修行,也是如此。

  3. 2017年8月28日 · 實際上,主管時常抱怨員工工作能力低落的現象,看在日本行為科學管理大師石田淳眼中,卻 往往不是員工能力不足所致,而是來自於「員工根本不知道怎麼做」,所以才會做不好 。

    • 粗神經型:不顧別人感受
    • 瞧不起人型:貶低他人也無所謂
    • 自私型:吃虧就會過度反應
    • 性格丕變型:視對象產生雙面個性

    這類型的人,總是赤裸裸表達自己意見,別人的話都聽不進去,一旦不順己意,便容易發火、嘟囔,或是秉持「你們都是錯的」態度處事。面對這種同事,要採取的觀念是,必須捨棄「他多少也會考慮周遭的人吧?」的期待,才不會陷入溝通不良的爭執。

    常聽到同事說「你什麼都不懂」這句話嗎?第二類麻煩人物,待人處事以否定他人為出發點,可能當面挖苦、或是從背後中傷你我,因為他們亟需認同,只要有人能力比他們強,就想辦法詆毀,流露出強大惡意。換句話說,這種充滿忌妒心的人,經常瞧不起人,以便「讓自己看起來更有實力」。

    第三種麻煩人物,個性比較敏感,做事只關注自己眼前利益,一有吃虧風險,就會過度反應。比方說,F同事仗著是主管以前的大學學弟,有事情要分擔時,便狐假虎威,把難題丟給他人。或是像G同事,面對能力稍差的工作夥伴,就會給出「沒用的傢伙」的臉色,其實只是擔憂自己受到連累。

    這類型的人,情緒容易大幅轉變,可能在「特定人物」(像是主管、老闆)眼中態度良好,到了其它人面前,又常發洩不滿情緒、或遷怒。相處時,他們也可能散發一種「你對我而言並不重要」的氛圍,突然很冷漠,整體而言,性情變化萬千,讓人摸不著頭緒。

  4. 2015年10月22日 · 頭痛發燒,你會去買退燒或止痛藥來吃吃,就認為病治好了? 還是會去看醫生找出病因,對症下藥? 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是後者;職場上也一樣,[《實踐豐田模式》][1]一書指出,任何狀況的出現,都是一系列問題環環相扣

  5. 2024年2月20日 · 數十年來主導哈佛大學成人發展研究的喬治.範蘭(George Vaillant)教授,在追蹤哈佛大學畢業生時,發現他們在 50 多歲和 60 多歲時的生產效率,比年輕時更高。 那麼,為什麼多數人都對「中年」抱持否定態度呢? 雖然無法仔細探究,但「中年危機」一詞應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有幾位學者針對中年危機進行過研究,正在經歷中年危機的人,大多表示他們對停滯、無力、不幸、無趣、懷疑或自我認同等感到苦惱。 或許這些都算是危機,但也是非常自然的現象,因為它們全都屬於發展的其中一個階段。 心理學家丹尼爾.J.李文森(Daniel J. Levinson),曾在其知名著作 《男人的人生四季》 (The Seasons of a Man's Life,暫譯)裡,針對中年心境做了許多分析。

  6. 2023年6月30日 · 對於正在進行頸椎牽引治療的患者,必須維持在適當的「治療頻率」和「牽引力量」。 當你的脖子已經變得僵硬,要讓它恢復正常曲度、拉開擠在一塊的椎體,得有足夠並持續的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