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定非真慧有戒無定慧墮在欲天有戒定無慧墮在. 色無色天有定無戒慧墮在土木金石或空散銷沉. 有定慧無戒墮在邪魔神鬼有慧無戒定不免三惡. 道苦或曰若是則古人寧取乘急戒緩其義何居答. 曰戒緩云者直曰緩之云耳非全無也且豪傑之士. 與其急乘緩戒墮惡道而方昇 ...

  2. 博濟方卷五 宋 王衮 編. 瘡. 癰疽者五臓六腑不和所生也五臓主裏氣行經絡而. 沉六腑主外氣行經絡而浮若喜怒不常飲食不節隂. 陽不調冷熱相干則臓腑氣虛氣虛則腠理開踈寒邪. 客於經絡之間爲寒所折則榮衛稽留於脉榮者血也. 衛者氣也血榮得寒則澁而不行衛氣 ...

  3. 醫説卷三. 宋 張杲 撰. 神方. 夢獲神方. 虞雍公并甫紹興二十八年自渠州守召至行在憩北. 郭外接待院因道中冒暑得泄痢疾連月重九日夢至. 一處類神仙居一人被服如仙官延之坐視壁間有韻. [003-1b] 語藥方紙讀之數遍其詞曰暑毒在脾濕氣連腳不.

  4. 【此。一時佛在舍衛國。與千二百五十人。入舍衛 [003-0677b] 大城乞食。故云。乞食為先矣。】 「次第乞巳。本處安然結跏趺坐。終日默無言。」 【此。佛入城中。次第乞食。佛心平等。不揀貧富。令 人均種福田也。本處安然者。此還至本處。飯食

  5. [009-001b] 則寒中腸鳴腹痛隂陽俱有餘若俱不足則. 有寒有熱皆調於三里邪在腎則病骨痛隂. 痹隂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脹腰痛大便難肩. 背頸項痛時眩取之涌泉崐崘視有血者盡. 取之邪在心則病心痛喜悲時眩仆視有餘. 不足而調之其輸也音釋顴音權. 寒熱病第二十一. 皮寒熱者不可附席毛髮焦鼻槁臘不得汗. 取三陽之絡以補手太隂肌寒熱者肌痛毛. 髮焦而唇槁臘不得汗取三陽於下以去其. [009-002a] 血者補足太隂以出其汗骨寒熱者病無所. 安汗注不休齒未槁取其少隂於隂股之絡. 齒已槁死不治骨厥亦然骨痹舉節不用而. 痛汗注煩心取三隂本作/三陽之經補之身有. 所傷血出多及中風寒若有所墮墜四支懈. 惰不收名曰體惰取其小腹臍下三結交三. 結交者陽明太隂也臍下三寸關元也厥痹.

  6. [000-1a] 欽定四庫全書 子部五 蘭臺軌範總目 醫家類 卷一 通治方 卷二 風 痺歴節 痿 厥 虚勞 消症 附強/中 [000-1b] 卷三 傷寒 百合 感冒 寒熱 霍亂 附轉/筋 痓 癃閉利淋 卷四 濕 暍 痎瘧 痢 [000-2a] 癲狂癎 痰飲 咳𠻳 附肺/脹 疝 卷五 喘 臌脹水腫 肺痿 附肺/癰 諸血 噎膈嘔吐 附關/格 泄瀉 卷六 積聚癥痞 蟲 ...

  7. 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以胡麻滓及水揩身學處第一百六十八. 緣處同前,如是應知,以胡麻滓及使他以水. 揩身,二戒准前問答,結罪無異。 先未容許輒問學處第一百六十九. 緣處同前。 時有苾芻,持四阿笈摩詣尼寺中, 諸尼設座,苾芻便坐。 吐羅難陀作如是念:「此. 解四阿笈摩,我今試問。 」即便詰問。 苾芻不. 解尼所問義,深懷羞恥。 尼即報言:「虛道持. 經如鳥亂響,無所詮表徒費心力。 」尼聞是語. 合眾皆嫌,共白苾芻,苾芻白佛。 佛問吐羅難. 陀:「汝實如此不求容許輒問苾芻? 」答言:「實爾。 世尊呵責,廣說乃至「制其學處,應如是說: 「若復苾芻尼,不求容許輒詰問者,波逸底迦。 尼謂吐羅難陀等。 不求容許輒為詰問者,謂. 先未諮請輒為申問難。 問者,謂問佛所說義、 聲聞說義。

  1. 其他人也搜尋了